分享

玩玉成精!不懂“老熟”就太差劲了

 天宇楼33 2017-05-02







石之美者谓之玉,而在和田玉中,人们偏爱籽料,而对于籽料的特点,有句话能很好地概括:“籽玉之白谓之贵,籽玉之熟谓之尊”。籽料的白度比较容易掌握,而“熟”该当何解,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熟”即老熟,成熟度,人们以深秋熟透的果实,沉甸甸带着内光深成而不浮透,形容这种“成熟度”给人的感觉。


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我们来熟悉这种“熟”。









皮色之熟

籽料成形时间的长短直接决定了籽料的老熟度,老熟的玉石会让人感觉其表面有一层淡黄色的玉层,温润柔和。


活皮色,即薄薄的色生长在薄薄的表面玉层之下,自然流畅;僵皮色,则是色生在籽料的玉与石混和的外表之处,成熟度与玉肉一样的差了些。



黑皮


一般来说,红皮、黑皮、秋梨皮、洒金活皮或油皮之类的皮色,形成时间较长,相对老熟一些。


红皮


秋梨皮



玉色之熟

老熟的玉石为脂白,或有油脂光泽的暖白色,不是纯白也非极白,而是略微泛黄。一些闪青的料子中,也有料质老熟的。









玉质之熟

老熟的另一面就是生嫩,像青海料就是典型的嫩料。老熟度与的几个标准有关,一块老熟的料子,会有好的细度、密度和混厚度,而一块生嫩的料子,它也许细度好、密度够,但是混厚度会有所欠缺。




结构之熟

无结构是在自然和人造光源条件下,肉眼直视观察,几乎看不到其内部的结构。


无结构就意味着玉质极致密,因此无结构的“熟”玉密度、硬度会比一般的玉石略高,而玉薄之处有时会显透,与青海料的“嫩透”不同,有刚柔并济的通透感



毛孔之熟

玉皮上的毛孔是长期经过河水、泥沙冲刷、撞击而形成的。老熟籽料的毛孔,相对均匀平整细小,表面不会有较深的坑洼,其表面光滑给人感觉却并非平整,反而更立体丰富。


用肉眼观察,“熟”玉表面毛孔折光柔和流畅,不会有粗滞感。


真毛孔


注意区分喷砂毛孔的机械平均感。喷砂的最大特征密密麻麻连成一片,没有层次和变化



喷砂毛孔







手感之熟

老熟的玉石,其手感如婴儿之肌肤,抚之娇嫩流畅,温润细腻。



形状之熟

老熟的籽料,形状自然,没有明显的棱角,在岁月的磨砺下,变得柔润光滑。




圆润的籽料

对籽料而言,“老熟度高”算得上是最高评价了。集齐了上述要素,这块和田玉一定不会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