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路姿势不对,小心骨科疾病在作怪

 琴大 2017-05-02


  不同的人走路姿势也有着极大的区别,可是你知道吗,走路这一再普通不过的动作,却透露着健康大秘密。仔细观察,有的人走路姿势很有“特色”,如“内八字”、“外八字”、弯腰驼背、一瘸一拐等。专家提醒您,这些走路姿势或许是一些骨科疾病的信号。当走路的姿势突然改变,就要警惕可能是骨科疾病“找上门”了。


一、走路姿势:间歇性跛行


  

  特点刚开始走路时并无异常,一段时间后,脚部渐生沉重感、麻木感,就像被灌了铅一样,没有力气。有的人在蹲下来或坐下来后沉重感渐渐消失,休息一会儿后顿感轻松。早期间歇性跛行的症状较轻,老年患者每次能走500米以上,只需要停下来休息2~3分钟就可以继续前行;而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就连10米的路程也是举步维艰,需要休息7~8分钟才能勉强再走一小段路。


  病因:60岁以上的老年人走路出现间歇性跛行,比较常见的原因是腰椎管狭窄症。造成腰椎管狭窄的原因又有很多种,包括先天性和退化性,如骨质增生、韧带的肥大增厚,甚至椎间盘突出的病人长时间没有治疗也会导致椎管狭窄。因此,老年人走路出现间歇性跛行要引起重视。


  治疗:症状比较轻的患者通过保守治疗、适当休息、理疗、药物等手法可以减轻病情;但当走路较艰难时就要手术干预了。一般来说是在患病的腰椎节处开一个小刀口,对相应的腰椎管进行减压,切除增厚的韧带、骨赘,必要时可能还要通过钉子对手术部位的腰椎节进行固定。


  预防间歇性跛行,腰部的保护很重要。中老年人平时不要做弯腰搬重物的动作,适当增加挺腰运动,可佩戴护腰带保护腰部。


二、走路姿势:长短腿


  特点:走路一瘸一拐的,看上去是一只腿长一只腿短。


  病因:长短腿的走路姿势并不是腿真的短了,而是髋关节脱位所导致的。很多患者的髋关节在出生时已经是发育不良,但因早期没有症状而不自知。日后可随着使用髋关节时间长了,导致髋关节进一步变形并脱位,不但会出现髋关节疼痛、也可以导致走路一瘸一拐等症状。


  治疗:如果长短腿的主要原因是髋关节脱位导致的,那么成年以后进行置换人工关节的手术能有效改善症状。


  专家提醒,当中老年从原来的步态突然转变为以上“特色”姿势时,最好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排除骨科疾病的影响。


  平时我们走路也要注意正确的姿势:双目平视前方,头微昂,颈正直,胸部自然前上挺,腰部挺直,收小腹,臀部略向后突,步行后蹬着力点侧重在跖趾关节内侧。弯腰搬重物的动作,适当增加挺腰运动,可佩戴护腰带保护腰部。


三、走路姿势:O型腿、X型腿


  特点:走起路来两腿向外翻或者向内翻,并且走一段时间会感觉双腿无力,甚至不由自主跪倒,俗称“打软腿”。


  早期表现可能走路没有问题,但坐下来休息时间长了就觉得膝关节难受,要甩甩腿才感觉舒适。中期表现为走路时会有疼痛感,特别是在上下楼梯时和蹲下时肿痛感明显。到了后期,就出现膝功能障碍,膝关节不能伸直,弯曲不能超过90度(屈曲挛缩),站起来就可以明显看到腿部变形,呈O型腿或X型腿,走起路来更明显了。


  病因走路呈O型或X型样子,可能患有骨关节炎,这是一种退行性病变,是由增龄、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若走路是迈着外八字脚步,则可能是髋关节疾病的问题,如之前髋关节周围骨折没有得到正确治疗、畸形愈合所导致的。


  治疗:早期可通过吃药、理疗等保守治疗方式来减轻症状,若关节已经变形了,并且出现关节活动障碍就需要手术治疗了。



专家介绍

谢红兵 主任医师  副院长兼住院部主任

专家介绍:1984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在益阳市人民医院工作20余年,是湖南省脊柱外科、显微外科、修复重建外科委员会委员,并担任湖南省医师晋升职业技能考核教官。2008年任广州市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并出任广药兼职教授,是创伤骨科、脊柱外科方面的专家。擅长脊柱外伤骨折的内固定,脊柱结核、肿瘤的手术治疗;颈椎脱位、复位植骨融合术;小切口椎间盘摘除;四肢骨折各种内固定手术,关节置换手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