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11年,隋朝在征服吐谷浑后,又将帝国的兵锋指向桀骜不驯的高句丽,发诏从全国征召兵士入伍参战。窦建德因平时急公好义,再加之勇敢尚武,被郡里推荐作了二百夫长。隋朝不断对外用兵,战争不仅仅消耗掉原来还积攒下来的帝国财富,同时使得原来还能有点温饱的民众又陷入痛苦之中。加之当时灾害频仍,很多地方闹饥荒。像他手下的孙安祖,本是山东人,却遭受水灾家在人亡,官府不体恤民力,强征其入伍。孙安祖不堪忍受县令的毒打,将县令杀死逃亡后投入窦建德的队伍中。 窦建德对这次大隋与高句丽的战争结局不看好,于是和孙安祖商议后,率其部下逃到山东的高鸡泊,此处水阔草密,特别适合隐匿。他们开始只是想逃避战争,然而很快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有一支造反起事的队伍在头领高士达的带领下,经常活跃于清河郡一带,烧杀劫掠。他们应该是听闻窦建德的贤侠之名,所以从不到窦建德的家乡为祸。这却让当地的郡首及县令怀疑他们是与窦建德有勾结,于是将其家中老小全部杀死。窦建德在得知此惨剧后,率其部下投入高士达的麾下。 高士达很欣赏窦建德的才智与谋略,将军权将与他。窦建德于公元616年,用假投降的计策,将隋朝派来征讨的一万多人消灭,战马就缴获达上千匹之多。统兵的将领逃跑,也被他派人追杀将首级斩下。初期的胜利,便得高士达有点飘飘然了。在迎战隋朝另一大将杨义臣的征讨时,轻敌致使大败,高士达也被斩于阵中。窦建德在混乱中收集部分逃散的士卒,攻下了饶阳县,自称将军,很快就聚集起三千人。对俘获的隋朝官员及当地士绅也不杀,而是以礼相待,向他们中有才能的人请教,商议自己队伍今后的大政方针。 如此以来,窦建德的贤名远播,很多隋朝的守城官吏开城投靠于他,队伍也很快发展到十万余人的精兵强将。公元617年正月,窦建德自称“长乐王”,在其实际统治区委任官吏,实行统治。这更令隋炀帝恼怒,隋朝又派薛世难领兵三万讨伐。窦建德将他们引入沼泽地,然后聚而歼之。隋军死伤超万人,剩下的或逃或散。隋炀帝被宇文化及弑杀后,对投降他的原来的河间郡丞王琮,实行宽大并任命他为刺史。将乐寿改名为金城宫,作为都城。 公元618年冬月,窦建德在金城宫把国号改为夏国。当时盘踞在深泽县的魏刀儿有十万人马,窦建德一面与之订立盟约,使得其放权戒备,出其不意,一个突袭将他击败,乘机收降其队伍及地盘。公元619年,宇文化及在魏县称帝。这让窦建德很愤怒,他决定攻打这个弑君的小人。几仗下来宇文化及都接连战败,只得退守至聊城。窦建德将之围困,四面攻打,终于破城。入城后,将参与弑杀隋炀帝的相关人等全部诛杀,为首的宇文化及和他的二个儿子也一并押到大陆县斩杀。 窦建德生活简朴,衣食简陋。妻子曹氏也不着华美服饰,身边只有十几侍女。攻进聊城后,隋朝皇室上千名宫女,姿色娇艳美貌的众多,也都不喜欢,全部都予以遣散。但是当他见到杨广的萧皇后就把持不住了。气质典雅、娇媚迷人的萧皇后令他为之倾倒,很快将她收为妾室,终日纵情于和萧皇后声色之娱,错失了逐鹿中原的大好良机。当时北方突厥势力很强大,隋朝义城公主先前嫁到突厥,她派遣使者接萧后,窦建德只能忍痛将萧皇后送走。 人总会有缺点的,窦建德的缺点是优柔寡断,耳根子软。其麾下大将王伏宝智勇双全,立下不少汗马功劳,但妒忌他的人也相当多。有谣言说王伏宝要反叛,窦建德听闻后就信了,派人将他抓赶来,也不听他的辩解之言,仍然杀了他。这纯属自折臂膀的行为,导致后来与各地军阀位打仗时经常难以取胜。在李唐与王世充争中原之战时,谋士凌敬的献计,希望能用“围魏救赵”的计策,向黄河以北发展,乘着北方空虚的机会,占据怀州河阳,越过太行山,占据上党,控制壶口,夺取河东之地。 窦建德未能采纳凌敬的上上之策,而是直接派大军与李唐军队决战,结果被秦王李世民大败。自己也成了俘虏,被押到长安处斩。窦建德前期无论在行军打仗,还是治理辖区臣发方面还都称得上是贤明。然而却在后来迷恋女色错失争天下的良机,听信谗言擅杀大将,关键时刻听不进谋士的良策,终至惨败。不免令人感慨,其若能成功一统天下,也许窦建德是有机会成为千古圣君的。 |
|
来自: 昵称18990882 > 《中国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