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唐帝国的覆灭:摧毁精英的权力基础

 cat1208 2017-05-02

文|谭凯(Nicolas Tackett)

节选自|《中古中国世家门阀大族的消亡》(有删节)

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甲骨文 授权发布

安史之乱直接打断了唐朝的辉煌盛世,但直至870年代,唐王朝依然强大。民间叛乱如火如荼,但朝廷军队逐渐占了上风。王仙芝于878年初被杀,同伙黄巢被迫带领其人马一直往南。  

然而,对唐朝统治来说不幸的是,王仙芝之死并不标志着这场叛乱的终结。879年十月,在一部分部众遭受热带疾病困扰之后,黄巢回应了他们的诉求,挥师北上。  

黄巢所部行军路线图

在江北,唐军主力已经被甩在后面,叛乱者在华北平原不再有对手。十一月初,占领洛阳之南的汝州。此后不久,东都不战而降。虽然朝廷军队在两京途中的潼关试图抵抗,却只能简单地拖延叛军。三天后的傍晚,黄巢的先锋部队进入了长安。皇帝此前已经向西逃窜,仅带了少量护卫。  

占领长安初期的短暂平稳

对于一度强大的唐王朝来说,黄巢对长安的占领,是标志着其崩溃的关键节点,唐王朝此后仅存在了四分之一世纪。  

黄巢对长安的占领,相对平静。他首次表达其称帝野心,是在占领唐帝国西京之前的数月。在880年九月渡过淮河后,他训诫部下,停止掠夺乡村。此后,在一路北上的剩余时间内,他不再劫掠,而是招募新的军队。毫无疑问,黄巢在寻求改变自身的形象,试图从桀骜不驯的强盗,转变为合理合法的中国统治者。占领洛阳后,他开始模仿作为皇帝的角色,为民众谋利,以安抚地方民众。  

黄巢的一位高级将领尚让曾安抚城中居民,据《资治通鉴》记载,他宣扬道:“黄王起兵,本为百姓,非如李氏不爱汝曹,汝曹但安居无恐。”秩序的相对稳定,持续了数日。  

在军队进入长安八天之后,黄巢通过击数百次战鼓,在一场仪式中称帝。他宣称建立了一个新王朝——齐;启用了一个新的年号——金统;升其妻为皇后。虽然唐廷三品以上官员全被撤下,但低品官得以继任其职。

随后,黄巢任命了许多他的亲密部将为高级官员。将领尚让和赵璋升任宰相,盖洪为尚书仆射。同时,黄巢也留任了许多前唐廷官员,占据新政府的重要职位。他任命的另外两位宰相崔璆和杨希古,都是自先唐以来的旧时家族子孙;曾率领唐朝武将向黄巢献城的将军张直方,也得到了一个高品级职官作为回报。甚至一位唐皇室的外戚也加入了新朝廷。  

用屠刀回应反抗

表面上看,改朝换代似乎平稳,但黄巢的雄心壮志最终还是失败了。  

首先,他从未得到足够的人民来接受他的新朝廷。正统性一直受到质疑,尤其是长安以外,他曾经推翻了唐朝在这些地方的统治,但未能建立新的政府架构。  

黄巢灭亡后数年,一方葬于长安以北邠州的墓志,描绘了时人维护唐朝的激情:“洎灾生江表,祸及关防,戈甲长驱,烽烟竞起,害延京国,衅积公卿。宫殿为寇所居,窃称伪主。……致銮辖播迁,人神怨哭。”  

此外,虽然很多长安的唐廷官员加入了新朝廷,但也有许多人拒绝了。几位唐朝最重要的大臣,如豆卢瑑、崔沆、于琮和刘邺,四位现任或前任宰相,因拒绝加入黄巢政权都被逮捕并加害。甚至是黄巢占领长安前夜自杀的卢携,也被拖出尸体游市。在这次大屠杀中,数百位高级官员的族人死去。  

当黄巢以暴力回应这些排斥其新政权合法性的人时,军队也开始失控。虽然他禁止属下“妄杀人”,但他的命令似乎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关于内部权威的崩溃,传统观点认为,黄巢“其下本盗贼”。但我们必须意识到,在供馈制度尚未建立的情况下,黄巢很难控制如此庞大的军队。  

据司马光记载:“居数日,各出大掠,焚市肆,杀人满街,巢不能禁。尤憎官吏,得者皆杀之。”接踵而至的是一场近代以前的城市大屠杀之一,在目击者韦庄经常被引用的《秦妇吟》一诗中有详细描述:“家家流血如泉沸,处处冤声声动地。”  

宋拓本《神策军碑》:记录唐武宗巡视左神策军事

黄巢军队进行的最后一次屠杀发生于881年初。支持唐朝的军队勇敢地将叛军成功驱逐出了长安。然而,勤王之师又陷入了俘掠百姓的混乱状态。黄巢抓住这一机会,反攻回长安。因迁怒于在他看来支持王师的百姓,黄巢放任军士屠杀了成千上万的居民。这次屠杀,被称之为“洗城”。  

彻底荒芜的长安

不幸的是,战争期间,并非所有死亡皆出自刀剑。有史料表明,在当时的长安,至少有一次瘟疫流行。韦庄在长安身陷“贼中”时曾写过一首诗,大约在881年,哀叹两位因病去世的朋友:“与君同卧疾,独我渐弥留。弟妹不知处,兵戈殊未休。”  

比疫病更为严重的是战争对农业生产的摧毁。长安郊外的幸存者在城南山谷间堡寨而居。连续数年,无人耕种渭河平原肥沃的土地。人们不得不以树皮充饥,乃至根据一些传言,也有吃人肉的。韦庄写道:“东南断绝无粮道,沟壑渐平人渐少。六军门外以殭尸,七架营中填饿殍。”  

当唐廷重回长安时,那些幸存的官员看到了一幅彻底荒芜的景象:“荆棘满城,狐兔纵横”。幸运的道士贾湘——带着金银帛匹逃出长安的人——“归京承兴里,寻其旧第,已隳拆”。  

▲唐三彩陶制庭院模型

大部分这个城市的上层居民,都与贾湘一样,发现自家宅第片瓦不留。对于那些重建家园的家庭来说,更为不幸的是,在唐朝最后二十年,长安还遭到了数次洗劫。

885年十二月李克用直入长安就朝廷对他的攻击问罪时,他的军队洗劫了这座城池。在黄巢被驱逐后重建的、大约只相当于之前10%至20%的官府建筑与民居,无一幸存。 

次年,当一支忠于朝廷的军队进入长安清除一位篡位者时,却再次洗劫了这座城池,从而导致“士民无衣,冻死者蔽地”。

十年后的895年,皇帝被迫逃入京城南面的山中,这引起了另一场大恐慌。成千上万的居民逃离城市。后一年,轮到凤翔节度使洗劫京城,这次皇帝向东逃亡。880年代以来重建的房屋,再一次遭到涂炭。 

世家大族的消亡

许多学者花费大量精力追溯叛乱根源,然而很少有学者能够突破司马光在十一世纪的基本框架,即制度因素。本文并不试图解释叛乱缘起,而是关注其对中古世家大族消亡的影响。安史之乱后,墓志制作量下降了六成,表明八世纪中期的叛乱,对京城精英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但黄巢之乱后的崩溃,事实上更严重和持久。  

▲民国《崔氏族谱》:崔氏从南北朝时就是世家大族

表面上来看,安史之乱和黄巢之乱有一些相似之处:都是庞大的叛军先占领洛阳,随后占领潼关。而且,由于皇帝都向四川方向逃跑,叛军进入长安均未遭抵抗。  

但其他方面,两场战乱有本质差别。首先最重要的是,两次叛乱的基本目标不同。安禄山曾出仕唐朝许多年,熟谙政治文化,并期待尽快建立起有效的统治。相反,黄巢与唐王朝或京城精英都无联系,而且少有统治经验。安禄山发动叛乱两个月后即称帝,黄巢却在整整四年内都在各个地方大肆破坏,直至其有心问鼎为止。 

安禄山寻求利用唐朝的官僚机构,黄巢则发起了对唐朝文官大规模、有组织的杀戮。  

此外,安禄山在洛阳和河北曾留下大部分军队以避免过分膨胀,并在进军长安前于潼关逗留十天之久。而黄巢把他整个军队都带入关内,使得京城居民很难逃出。而作为主要政治大族之后裔,同时又是国家官僚精英的人,几乎都居住于两京及临近的两京走廊地带。在880年代,这一地区遭到毁灭。  

唐朝统治最后二十五年间经历了前所未见的暴力和动荡,黄巢叛乱所带来的社会动荡席卷整个京城地区,摧毁了旧时精英的权力基础,并导致其突然间几乎全部消亡,唐王朝也因此难以为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