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万伊刀 游戏,不是挺好的么?怡情又益智。为何现在的家长一谈游戏就色变?仿佛游戏猛如虎。 我们小时候,玩过家家、踢毽子、跳绳、跳房子、玩玻璃球、滚铁环、老鹰抓小鸡……都是一些有趣又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戏。如果有时闷在家里无所事事,家长还会赶我们出去找小朋友玩游戏。 今天要说的游戏,显然此游戏非彼游戏,是时下那些连话还说不利落的小毛孩都喜欢玩的电脑游戏或手机游戏。 游戏游戏,适当玩玩可以感到开心,有的还利于智力发育,但若沉迷其中,则后患无穷。说起孩子爱游戏,相信无数家长都为之伤过脑筋,动过肝火,包括我自己。 先来说说沉迷游戏的危害: 有的孩子,因为长时间盯着电脑或手机屏幕,视力下降,影响健康,精神萎靡。 有的孩子,因为深陷网瘾无法自拔而荒废学业,虚度光阴,迷失人生方向。 有新闻报道,有孩子因为过度沉迷游戏,分不清虚幻和现实,从高楼纵身一跃,结束了宝贵的如花生命。 还有新闻报道,有孩子几天几夜连续在网吧玩游戏,突然一动不动,旁边的人毫无察觉,过了好久,才有人发现那个孩子已经浑身冰凉,停止了呼吸…… 各种案例,触目惊心,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孩子若被网瘾毒害,足以毁掉一个幸福的家庭。 和一些妈妈聊起孩子爱玩游戏这个话题,大家不约而同地感慨:在玩游戏方面,孩子个个都是天才,无师自通。如果将这股子劲用在学习上,不得了! 孩子爱玩游戏是天性,拦也拦不住。既然拦不住,还不如让他玩,但又不能放任自流,如何平衡,是个问题。如何正确对待游戏?什么时候玩?玩多久?这些都是关键。 我都不记得儿子是什么时候学会玩游戏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还没反应过来,他已经能将各种小游戏玩得贼溜贼溜了。 那时他还刚上幼儿园,我还没用智能手机,他只能在电脑上玩。因为个子太矮,坐下来根本够不着,他就站着,小小的身子趴在电脑前,一手握着鼠标,一手在键盘上敲敲点点,很是滑稽。 起初,我还觉得挺有趣,这么点小人儿,字都认不了几个,却会玩电脑游戏,挺聪明呀!他那时小,也没什么瘾,我就没在意。 上小学后,尤其近两年,他们同学中玩游戏的多了,他们之间的日常话题十句有八句离不开游戏,儿子对游戏的热情也见涨。一做完作业,就找我要手机玩游戏,不给玩就不高兴,坐立不安,百爪挠心般难受。 为这事,我们闹了很多不愉快。我气,他也气。 有一天,我非常认真地想了想游戏这个问题,堵是堵不住的,只能疏。最好的结果,是他玩得开心而不迷恋,我也少烦心不担心。 想通这点后,我就找儿子讲道理、商量方案。看我如此隆重,他有点意外,很认真地听我说,也积极发表意见。我们就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讨论: 如何正确认识游戏?游戏在生活中到底有多重要? 什么时候玩比较合理? 每次玩多久?时间如何把握? 经过推心置腹的沟通,我们达成了以下共识: 游戏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但若论重要性,有几样东西毋庸置疑地排在它的前面:健康的身体、工作学习、陪伴家人朋友、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应懂得合理分配,将更多的精力花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若还有余力,可以适当娱乐,没问题。 儿子平时要上学,为了他心无旁骛,不因游戏影响做作业和睡眠,周一到周四,不玩游戏,周五晚和周末两天,可以玩。但吃饭前和睡觉前半个小时不玩游戏,不能因玩游戏影响吃饭和睡觉。 每次玩半小时左右,最多不超过一小时。根据每局游戏的时间,决定玩几局。看到时间差不多了,就不要再开始下一局。若时间差不多了,我也会提醒他。 我们将这些共识在纸上一一写下来,然后双方签好字,贴在他的房门上。我们都为这一本正经的样子笑了起来,为成交击掌庆贺。 形成规矩后,儿子执行得还不错,基本能遵守。但有时,也会心痒痒,央求我给他玩一局。 我呢,看他实在无事可做,差点就心软让他玩了,但转念一想,规矩就是规矩,不能破了规矩,否则以后就难遵守了。 于是狠下心来,找一些其他的事来分散他的注意力,比如,去超市购物、去公园锻炼身体、去书店看书。 时间一长,他领教了我的“铁石心肠”,也就不再抱侥幸心理了,不再向我央求,而是主动去找乐子了,比如,画画、做手工、找朋友玩。 有时,为了培养亲密关系,我会陪儿子玩一局游戏。他打打杀杀,我在旁边观战。每当那时,他就特别开心,不停地跟我介绍游戏里的人物,说他扮演的角色,他有什么装备和技能,等等。 有一次,他说自己是“貂蝉”,我大笑,问他为何扮演女的。他反而笑我:“妈妈,你真是OUT了,这只是个游戏而已,不必在意。” “对,只是个游戏,所以,你也不要太在意,要玩得起,也放得下,不要迷恋哦。” “我现在根本就不迷恋,玩时间长了,觉得也就那样了。其实,我最喜欢的还是和朋友们打球,我最近的篮球水平又提高了不少呢。对了妈妈,我们马上就要和别的学校进行篮球比赛了,我被选为首发了,五年级就我一个被选上了,其余几个都是六年级的,我压力很大呀!不行,我得抓紧时间练球去,我走了……” 看着儿子风风火火的背影,我甚感欣慰。孩子的成长,步步都很重要,哪步都不能出错。 游戏,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绕不过的一道坎,如何疏导,尤为重要。 还是那句话,管孩子要趁早,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游戏,也要趁早。 作者简介:万伊刀,专栏作者。愿以倾世温柔和理性视角,呈现悲欢离合及人生百态,关于亲子育儿、情感故事、人生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