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明太后决意放权拓跋宏

 思明居士 2017-05-02

在《皇诰》出台之前,文明太后和拓跋宏之间应该是有矛盾的,而中国历史上,两宫的设置也一般是为了缓和两种对立的矛盾而存在的,本文这里暂时不拔高到那种程度,但矛盾总有。

一个是实际行政中的矛盾;《魏书·杨椿传》说,太和初,吾兄弟三人并居内职,兄在高祖左右,吾与津在文明太后左右。于时口敕,责诸内官,十日仰密得一事,不列便大瞋嫌。诸人多有依敕密列者,亦有太后、高祖中间传言构间者。

这话说明,太和初,拓跋宏和文明太后之间受到政见不同的人挑唆,存在两宫关系紧张,就如文明太后赐死林皇后,拓跋宏性格再废,也会有被小人寻租。

二个是关于制订治国纲领《皇诰》条文的矛盾,这是治国原则的一种商量;在《魏书·高闾传》里面就有看到拓跋宏和高闾如切如磋一幕。

太和初年,高闾请求皇帝下诏实行文明太后的十八令,即《皇诰》;但拓跋宏没有直接允许,而是挑刺,他说,请问高老,曾经冉子当朝时候,说自己所处理的事情是政务,但孔子觉得,他只是个朝廷做事的,不能称之为政务,政务是天子用来规范臣子的规定,臣子只能按照政务的精神执行,您觉得这句话对不对?

高闾想了想,打了秋风,他说,天子对百姓所实行的,合乎法度的事都叫政务,臣子按照天子旨意去执行,就是他自己的事务。但臣也听说,如果天下大同,那就是政务是由天子所出,如果君主没有魄力,那政务就是诸侯做主,如果君主连规矩都没有,那么政务就出自于大夫。

拓跋宏听了这个解释,有点恼火,他又问,那《论语》里面说子夏问政孔子,又是个什么说法?意思就是说,孔子在世,理当天下有序,但他的学生非君非王非大夫,他所做的事情,也能算是政事么?

其实,拓跋宏眼下另外的意思就是说,朕事事自有明断,关于《皇诰》的条款,这些不是你做臣子该问的问题,你也最好不要来问。

高闾无话可说,后面游明根出来圆场,子夏是莒父宰,他可以宰民,所以他有点小国治理经验,也可以叫做小范围的政事

拓跋宏听后,这才没有继续死抠文字,继续刁难高闾。

至于拓跋宏和文明太后意见在什么时候达到统一?本人猜测应该是太和五年的巡幸北方这段时期。

历史记载,太和五年开春时节,文明太后和十六岁的拓跋宏开启了以往帝王的例行公事巡查,尤其是北魏龙兴起来的几个重点地方,这次选择的是中山信都。在巡查中,文明太后和拓跋宏是应该有做深入交流的。

一个是确定帝国之路?

此时的北魏,拓跋弘的死,对朝政形成了一些震荡也已接近完结,而与南方的战事在损兵折将之后,也朝和平的方向在迈进。

但在这次大规模的巡幸过程中,两位统治者看到了更多风雨欲来的各种内部矛盾:地方的豪族势力尾大不掉、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监狱里面冤声入耳、荒凉的土地和不知耕种的农民等等,这些都深深地印进了怀有儒家内涵和恻隐之心的拓跋宏心里。而他又看到,皇亲国戚每天珍馐美馔,进退唯佛,不知世间凉苦,这些现象只有天子下决心,灌猛药,才能得到改变,所以必须抓紧当前难得的和平契机,启动内部改革。

二个是关于两宫分工。

按照北魏传统,皇帝十四岁亲政,但此次因文明太后为拓跋弘事所累,所以对拓跋宏信任度还没提上高度,一定要等到拓跋宏对她特别认可才可以分工划权。怎么样震慑到拓跋宏?一是树威,二是树公,最重要的是达成治国目标一致。

树威容易,就是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让拓跋宏感觉到她这个祖母的坚毅和强悍。在这几年,文明太后很大精力去抚平帝国因拓跋弘影响带来的动荡,彰显了自己执政能力,也为后继者创造了一片可以太平的局面,拓跋宏深有感受。

又如这次在信都,文明太后得知法秀和尚造反,且声势浩大,群臣心悸,她果断从容,按步排兵:一是先稳人心,告知大家已安排苟颓守城,二是令于忠率领羽林前往辅助平乱,三是颁布行脚僧的法令。如此,几日不到,大乱平息,所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不过如此。

年少的拓跋宏惊叹自己祖母行事的雷厉风行、果断决绝,同样也体会到了她为帝国稳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祖母头上斑白的发丝,那是作为操心帝国所给予的无情馈赠。

树公也明显。文明太后的公正在于内外平衡。她对微阉、权臣一视同仁,只要有功勋,就能居高位,享受王侯待遇,这些不多说;这次在信都,文明太后一行还去探望了病痛之中的王叡,王叡也是从前朝弃儿荣登王侯的,有过介绍,文明太后和拓跋宏十分悲痛王叡的病,文明太后更是感觉得到人生际遇无常和寿命之有限,眼前的这个曾经才华与勇力并存的男子也没能躲过生老病死常事,她对王叡家属多有劝勉,这也是她难得的女人柔肠。

在返回平城的途中,文明太后在方山暂裹脚步,此处可远瞻平城的高地,大佛树立,庄严静穆,她见到此景,体弱多日的她,也想通了人生有限的问题,她决定不葬云中,而选中平城北面的方山为自己最终皈依之处。

文明太后觉得,此生必不一定要与夫婿死则同穴,多年以来,自己已愧对情郎拓跋浚,于是决定,将毕生政治献给北魏,死后依然在此俯视整个北魏的兴旺。因此,她命令王遇留在此地,为自己建造陵寝,请高允为自己回忆一生政治事迹大略其上。

文明太后对拓跋宏说,寡人殁后,不似娥皇女英,贵归山丘,而在此地便是,天下未来终归是皇帝你的,从世祖迄今四代,寡人觉得为大魏所做的重复事情太多,你是帝王,终需成长,而寡人也终将命归坟茔。

站在方山之顶,文明太后又说,此地茂林叠翠,又有桑干初阳、纯情积雪,恰是多娇的江山,可为哀家之寿寝。

同时,文明太后又讲到,你现在年轻,尚不懂朝堂众人,宫中现在许多人,都只值我老妇一张脸,为社稷未来大计,寡人当在余生全力正尔天子之位,但,天子你也必须正视帝国所遇之困境,平衡汉人,区分膏腴,富裕百姓,灭人怨气,匡世和平,这些都是你今后致力之方向。现若这些外朝事务,天子你可以便宜行事,而府内之事,寡人将以老迈之躯,为之代劳,省天子之心力。

她徐徐又讲,前代大魏开疆扩土,诸多事情,损害百姓,所以历代以来,每攻一地,便都要抚恤周边要害之地,但这样终究是捉襟见肘,花费民钱,又应付不来,也劳帝王家心劳力。《皇诰》之令,接近完成,此是大儒治世之典,也可作为国之永久制度,这也应该是天子殿下一生去致力所做的事情,寡人现在将它徐徐印刻在此墓志之上,天子今后需对照训示,以为镜戒。

拓跋宏沉吟有思,跪头应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