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的血清学检测是临床实验室的常规检测项目,应用最普遍的就是我们俗称的“两对半”。
人体感染病毒后,血清中抗原、抗体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我们经常见到如“大三阳”,“小三阳”等,而随着乙肝疫苗的普及和抗病毒治疗的广泛使用,一些模式难以得到常规的解释。
通常,HBsAg与Anti-HBs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HBsAg/anti-HBs的不常见模式,有的实验室达到了35.26%。1
综观HBsAg/anti-HBs同时存在的现象,排除试剂的质量、操作误差及样本干扰等因素,可能存在以下的原因 2 : 患者处于HBsAg清除期间,Anti-HBs水平在上升,但不足以清除HBsAg HBV阳性的母亲所生的婴儿在出生时注射了疫苗,并用HBV免疫球蛋白进行了治疗。这些婴儿可因为母胎传播而导致HBsAg阳性,也可因为疫苗和治疗而导致Anti-HBs阳性: 在一项对148位母亲和新生儿的随访研究中,1月和12月的婴儿获得保护的比例分别为93.9%和87.8%。 所有在第一个月获得Anti-HBs抗体阳性的婴儿在第12个月时未发现受感染。 这项研究中,新生儿Anti-HBs阳性的比例在出生和治疗后的第1个月达到顶峰,同时HBsAg阳性的新生儿从0-12个月开始慢慢下降 3。这表明虽然Anti-HBs可能在患者体内存在,HBsAg在体内是被缓慢而非迅速得到清除(图1)3
图1. HBV阳性的母亲所生的婴儿出生后注射免疫球蛋白和疫苗后在0-6个月内HBsA/Anti-HBs同时阳性的比例 HBV两种血清型的双重感染或再感染。两种标志物可能以高浓度延续存在了一段时期 2 感染逃逸突变株的患者可能存在HBsAg阳性 ? ,尤其当他们接种获得了特定亚型的Anti-HBs抗体却感染了截然不同的亚型后 ? 患者是慢性HBV携带者,Anti-HBs抗体的浓度不足以清除病毒 ? 综上,遇到不常见模式,应首先进行复查,及时与临床沟通,结合HBV-DNA、肝功能等检测及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 刘华等. 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测中不常见模式解读. 检验医学网,20160223 Thomas, L. (1998). Clinical Laboratory Diagnostics, page 1267. Chen, T., et al. (2013). Dynamic changes of HBV markers and HBV viral load in infants born to HBsAg(+) mothers: can positivity of HBsAg or HBV DNA at birth be an indicator of HBV infection in infants? BMC Infect Dis 13, 524. Colson, P., et al. (2007). Clinical and vir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o-existence of HBsAg and anti-HBs antibodies in hepatitis B chronic carriers. Virology 367, 30–40. Zhang, J.M., et al. (2007). Coexistence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 and heterologous subtype-specific antibodies to HBsAg among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Clin Infect Dis 44, 1161–1169. Zhang, Z.H., et al. (2011). Elimina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 and appearance of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in chronically infected patients without viral clearance. J Viral Hepat 18, 424–4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