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版《中医内科学》方歌集之6肝胆病证

 老玉米棒 2017-05-02
  本方歌集按照九版中医内科学教材体例编写,所有章节、证型、代表方的选择均严格按照教材体例,为便于记忆和归纳,我们在编写时做如下处理:1.所有“某方加减”均按原方处理,具体加减需结合具体病症进行;2.所有在九版《方剂学》教材中出现的方歌均以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学习参考》(2013年2月修订版)为准,体现编写的一致性;3.所有本方歌集中的内容已安排人员负责校对,方歌与各味药物的对应性明确;

  第四章 肝胆病证

  胁痛

  1、肝郁气滞证 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香附芎,枳壳陈皮芍草从。 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胀痛可收功。

  2、肝胆湿热证 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谐。 木通甘草当归合,肝胆实火湿热排。

  3、瘀血阻络证 血府逐瘀汤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赤芍枳壳草。 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痨。

  复元活血汤

  复元活血有柴胡,娄根归草与甲珠。 桃仁红花大黄配,瘀滞胁下酒煎除。

  4、肝络失养证 一贯煎

  一贯煎中生地黄,沙参归杞麦冬藏。 少佐川楝疏肝气,阴虚胁痛此方良。

  第一节 黄疸 阳黄

  1、热重于湿证 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大黄栀,瘀热阳黄此方施。 便难尿赤腹胀满,清热利湿总相宜。

  2、湿重于热证

  茵陈五苓散

  五苓桂术泽双苓,入茵湿热疸黄清。

  甘露消毒丹

  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 芩翘贝母射干薄,湿热留连正治方。

  3胆腑郁热证 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用大黄,枳芩夏芍枣生姜。 少阳阳明同合病,和解攻里效无双。

  4疫毒炽盛证(急黄) 犀角散

  犀角散内用黄连,升麻茵陈山栀全。 清心泻火解热毒,专治热盛阳黄疸。

  阴黄

  1寒湿阻遏证 茵陈术附汤

  茵陈术附寒湿伤,乃是四逆巧梳妆。 肉桂加之热更壮,此治阴黄是好方。

  2脾虚湿滞证 黄芪建中汤

  黄芪建中芍药多,桂枝甘草枣草和。 更加饴糖补中气,虚劳气损服之瘥。

  黄疸后期

  1、湿热留恋证 茵陈四苓散

  五苓桂术泽双苓,气化水行效有成。 去桂四苓痊便泻,入茵湿热疸黄清。

  2、肝脾不调证

  柴胡疏肝散(见第一节1)

  归芍六君子汤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 益以夏陈及归芍,重在调肝与养脾。

  3、气滞血瘀证 逍遥散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 疏肝养血又理脾,丹栀加入清热着。

  鳖甲煎丸

  鳖甲煎丸疟母方,蛰虫鼠妇及蜣螂。 蜂窠石韦人参射,桂朴紫葳丹芍姜。 瞿麦柴芩胶半夏,积聚瘕症瘀症良。

  第二节 积聚 聚证

  1、肝气郁结证

  逍遥散(见第二节3)

  2、食滞痰阻证 六磨汤

  四磨饮子七情侵,人参乌药及槟沉, 去参加入木香枳,五磨饮子白酒斟。 六磨汤内加大黄,气滞便秘亦能医。

  积证

  1气滞血阻证

  柴胡疏肝散(见第一节1)

  失笑散

  失笑蒲黄及五灵,晕平痛止积无停。 诸般瘀症随消失,一笑置之遂得名。

  2、瘀血内结证 膈下逐瘀汤

  膈下丹附芍归芎,乌草延脂桃枳红。 逐瘀力宏还破结,能消痞块腹腔中。

  3、正虚瘀结证 八珍汤

  双补气血八珍汤,四君四物合成方。 煎加姜枣调营卫,气血亏虚服之康。

  化积丸

  以茱萸制连而治左,以益智制连而治右。

  以山栀治块中之火,其余破气消食散血。

  第三节 鼓胀

  1、气滞湿阻证 柴胡疏肝散(见第一节1)

  胃苓汤

  五苓桂术泽双苓,气化水行效有成。 五苓平胃煎姜枣,祛湿和中号胃苓。

  2、寒水困脾证 实脾饮

  实脾茯苓白术香,腹皮草蔻附干姜。 木瓜厚朴和甘草,消肿功归补脾阳。

  3、水热蕴结证 中满分消丸

  中满分消丸,六君理中连。 四苓朴知芩,姜黄枳砂仁。

  茵陈蒿汤(见第二节1)

  4、瘀结水留证 调营饮

  调营饮用元胡陈,芎芍莪黄当归身,

  瞿葶腹苓槟桑白,辛芷桂草姜枣斟。

  5、阳虚水盛证 附子理苓汤?

  济生肾气丸

  肾气名方金贵中,桂枝六味附相容。 腰酸膝冷阳虚怯,温药入阴力倍雄。 牛膝车前能利水,济生肾气主调通。

  6、阴虚水停证 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益肾肝,山药丹泽萸苓掺。

  一贯煎

  一贯煎中生地黄,沙参归杞麦冬藏。 少佐川楝疏肝气,阴虚胁痛此方良。

  第四节 眩晕

  1、肝阳上亢证 天麻钩藤饮

  天麻钩藤石决明,栀杜寄生膝与芩。 夜藤茯神益母草,主治眩晕与耳鸣。

  2、痰湿中阻证 半夏白术天麻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枣生姜。 眩晕头痛风痰盛,痰化风熄灭复正常。

  3、瘀血阻窍证 通窍活血汤

  通窍全凭好麝香,桃红大枣老葱姜。 川芎赤芍冲黄酒,血活络通窍复常。

  4、气血亏虚证 归脾汤

  归脾汤用参术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怔忡健忘具可却,肠风崩漏总能医。

  5、肾精不足证 左归丸

  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 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

  第六节 头痛

  (一)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 川芎茶调散

  川芎茶调有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 目昏鼻塞风攻上,偏正头痛悉能康。

  2.风热头痛: 芎芷石膏汤

  芎芷石膏金鉴方,川芎白芷石膏羌, 菊花藁本共相配,风热头痛应审详。

  3.风湿头痛: 羌活胜湿汤

  羌活胜湿羌独芎,蔓甘藁本与防风, 湿邪在表头腰痛,微微发汗有异功。

  (二)内伤头痛

  1.肝阳头痛: 天麻钩藤饮

  天麻钩藤石决明,栀杜寄生膝与芩, 夜藤茯神益母草,主治眩晕与耳鸣。

  2.血虚头痛: 加味四物汤

  加味四物金匮翼,养血调血四物力, 芩草菊花蔓荆入,血虚头痛此方医。

  3.气虚头痛: 益气聪明汤

  益气聪明汤蔓荆,参葛升芪黄柏并, 再加芍药炙甘草,耳聋目障服之清。

  4.痰浊头痛: 半夏白术天麻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枣生姜, 眩晕头痛风痰盛,痰化风熄复正常。

  5.肾虚头痛: 大补元煎

  大补元煎景岳方,山药山萸熟地黄, 参草枸杞归杜仲,真阴方耗此方尝。

  6.瘀血头痛: 通窍活血汤

  通窍全凭好麝香,桃红大枣老葱姜, 川芎赤芍冲黄酒,血活络通窍复常。

  第七节 中风

  急性期 中经络

  风痰瘀阻证:半夏白术天麻汤(见第六节)

  桃仁红花煎

  桃仁红花括桃红,丹参赤芍归川芎, 延胡香附青皮地,活血化瘀心络通。

  风阳上扰证:

  镇肝熄风汤

  镇肝熄风芍天冬,玄参龟板赭茵从, 龙牡麦芽膝草楝,肝阳上亢能奏功。

  天麻钩藤汤(见第六节)

  (二) 中脏腑

  1.闭症

  (1)阳闭: 至宝丹

  至宝朱砂麝息香,雄黄犀角与牛黄, 金银二箔兼龙脑,琥珀还同玳瑁良。

  安宫牛黄丸

  安宫牛黄开窍方,芩连栀郁朱雄黄, 犀角真珠冰麝箔,热闭心包功效良。

  羚角钩藤汤

  羚角钩藤茯菊桑,贝草竹茹芍地黄, 阳邪亢盛成痉厥,肝热生风急煎尝。

  (2)阴闭: 苏合香丸

  苏合香丸麝息香,木丁熏陆荜檀襄, 犀冰术沉诃香附,衣用朱砂中恶尝。

  涤痰汤

  涤痰汤有夏橘草,参术竹茹枳姜枣, 胆星菖蒲奇配入,主治风痰迷心窍。

  2.脱证: 参附汤

  参附回阳救急方,肢凉汗出病危亡, 卫阳不固须芪附,温补脾阳术附商。 注:方剂书上:人参、附子、生姜、大枣

  生脉散

  生脉麦味与人参,保肺生津又提神, 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

  恢复期和后遗症期

  1. 痰瘀阻络证: 温胆汤

  温胆汤中苓半草,枳竹陈皮加姜枣, 虚烦不眠证多端,此系胆虚痰上扰。

  四物汤

  四物地芍与归芎,营血虚滞此方宗, 妇女经病凭加减,临证之时可变通。

  2. 气虚血瘀证: 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芪归芎,桃红赤芍加地龙, 半身不遂中风证,益气活血经络通。

  3. 肝肾亏虚证: 左归丸

  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 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

  地黄饮子

  地黄饮子山茱斛,麦味菖蒲远志茯, 苁蓉桂附巴戟天,少入薄荷姜枣服。 喑厥风痱能治之,火归水中水生木。

  第八节 瘿病

  1气郁痰阻证: 四海舒郁丸

  四海舒郁郁平复,蛤粉藻带和昆布。 木香陈皮乌贼骨,喉间气结随喜怒。

  2痰结血瘀证: 海藻玉壶汤

  海藻玉壶贝带昆,翘草半夏与青陈, 川芎独活当归合,化痰散瘿消瘰结。

  3肝火旺盛证: 栀子清肝汤

  栀子清肝耳疮疡,归草丹皮芩连凉。 通窍菖蒲风牛蒡,柴胡引经入耳旁。

  消瘰丸

  消瘰牡蛎贝玄参,消痰散结并养阴, 肝肾阴亏痰火结,临时加减细斟酌。

  4. 心肝阴虚证: 天王补心丹

  补心丹用柏枣仁,二冬生地与归身, 三参桔梗朱砂味,远志茯苓共养神, 或加菖蒲去五味,心气开通肾气升。

  一贯煎

  一贯煎中生地黄,沙参归杞麦冬藏, 少佐川楝疏肝气,阴虚胁痛此方良。

  第九节 疟疾

  1. 正疟: 柴胡截疟饮?

  截疟七宝饮

  截疟七宝常山果,槟榔朴草青陈伙。 水酒合煎露一宵,阳经实疟服之妥。

  2. 温疟:白虎加桂枝汤(即白虎汤加桂枝三两)

  白虎汤清气分热,石膏知母草米协。 热渴汗出兼气虚,白虎加参最相宜。

  白虎加人参汤(即白虎汤加人参三两)

  3. 寒疟: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花粉芩甘牡蛎藏。 邪在三阳阳气结,从枢转出易通阳。

  截疟七宝饮(见正疟)

  4.瘴疟

  (1)热瘴: 清瘴汤?

  (2)冷瘴:加味不换金正气散

  不换金正气散加佩兰、草果、槟榔、菖蒲、荷叶

  平胃散陈草朴苍,健脾燥湿胃和方, 不换金曾香半夏,瘴疫呕疴霍乱匡。

  4. 劳疟: 何人饮

  何人饮用何首乌,扶正祛邪两法出。 参归枣姜广陈皮,久疟使得气血枯。

  注:1. 附子理苓汤、柴胡截疟饮、清瘴汤没找到具体的方歌,其它如有有误的地方,还需进一步校正。

  新编《中医内科学》(9版)方歌集 二临学生会 第 10 页 共 24 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