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纵笔秋山百丈崖 行歌皓月吟松风——当代画家张万一的美术人生

 Zhanggx 2017-05-02

作者:《郑州档案》主编 余波

韬藏才略,访五湖贤哲;士君子处世,当平心以应物,怀一腔春风和气。

俯仰古今,游华夏山川;张夫子作画,禀阴阳而动静,写半纸造化瑰奇。

孤峰兀立,余脉蜿蜒。一道清泉淌过山涧,注入苍莽氤氲的湖面。山下是平直的石岸,远天一群飞鸟掠过汀洲。在更辽远的天际,层叠的山峦明灭,烟霞沕穆其间……恍惚中,天与地泯合为一,宇宙的浩大气象因之豁显。清人沈德潜说:“余于登高之时,每有今古茫茫之感”,是的,审读《我爱家乡钓鱼台》,我也作如是观:尺幅虽小,却囊括万殊,时空的契合于此得到真切的体认,并蕴藉着发自深心的充沛的元气——这就是艺术的感染力所在。此作系张万一先生创制的山水佳构。概言之,万一先生的山水画闲和严静、清通峻拔,在中国式的笔墨线条背后,隐含着西画的严谨造型,每每飞峭合霄、云崖吐水,令人平添一段出尘之想。纵笔秋山百丈崖 行歌皓月吟松风——当代画家张万一的美术人生

张万一《我爱家乡钓鱼台》

万一先生1944年出生,原籍商都安阳,曾祖父、祖父、父母一生皆为人师表,可谓师道传家、书香门第。先生自幼得慈母和长兄亲授,饱读诗书,染翰怡情;后历经工人、教师、领导干部等诸多岗位的角色转换,他对所从事的任何工作,无论喜好与否,皆殚精竭虑、躬身亲为。是故,先生所心仪的丹青绘事,只好挪到晚间和节假日。在这样的画家道路上,每前进一步,较之常人都要付出更为艰辛的劳作。50余年来,万一先生忙里偷闲,广泛涉猎版画、水彩、油画、国画、雕塑、漫画、宣传画、雕塑、环艺设计等美术门类,心摹手追,汲取多画种语言养分,把提高艺术修养视为第二生命。

1965年,万一先生即在《郑州晚报》副刊发表美术作品《学习王杰,一心一意干革命》;1979年,其水粉画《晨》入选中州风貌画展,《捕鼠能手——黄鼬》入选全国科普美术展览;1980年,《苦果》获“河南省电影宣传画展”一等奖。1983至1985年,万一先生脱产赴浙江美院(现中国美院)、西安美院版画系深造,先后受教于赵延年、张奠宇、潘长臻、李习勤、刘永贤诸师,并亲历江南、陕北写生,艺业渐至精进。1986年后,先生的美术创作达到井喷:《黄土地》、《大河》、《甲骨文》、《汝瓷》等版画作品在全国美展及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性美展中展出或获奖。此间,先生加入中国美协、中国版画家协会,其个人辞条入编《中国美术家大辞典》、《当代美术家人名录》、《美术辞林· 版画卷》等专著,并多次举办画展、联展,出版了个人画集。

纵笔秋山百丈崖 行歌皓月吟松风——当代画家张万一的美术人生

张万一《井岗旭日》

由于艺业和工作成就斐然,万一先生先后出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美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顾问,河南省文史馆馆员,河南省书画院顾问,河南省中山书画院副院长,郑州市中山书画院院长,河南省政协常委,民革郑州市委会主委,郑州市政协副主席,郑州市美协副主席、顾问等职,以其宽厚仁爱、处事稳健在政坛和画界广有清誉,可谓立德;以其为中原美术、教育科技和统战工作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可谓立功;以其勤于砚边磨砺、云凝罨画,终至藉笔墨架构畅叙真情,可谓立言。此“三立”者,历来是古今贤德毕生追慕的至高理想,万一先生逐一践行之,人生可谓略无遗憾。

在半个多世纪的绘画生涯中,多少次月下凝思、黄昏远想,万一先生心中始终萦绕着激情与渴念:仰观巍巍群山,那直入云霄的高远使他惊诧;遍历黄土高原,那亘古的苍莽厚重让他折服;踏青水乡,杏花、春雨、江南的烟煴柔婉令他心仪;眺望江河,逝者如斯的生命激流辄令他感喟;俯察花草虫鱼,一番泠然希音的天趣更是在心底潜滋暗长……他时常和风景喁喁私语,他更愿意用画笔演绎物象之本真。

由于公务缠身,万一先生曾经暂搁画笔,但却从未减弱对绘画的憧憬。2003年,河南省书画院为特聘院外画家出版画册,时间仓促,他只得整理出54幅珍藏的旧作应景,心中却不禁怅然。蓦回首,韶华易逝,不觉已年近花甲,还有多少时光可供虚掷?幡然醒悟后,他重新规划人生,定位专攻国画山水,甘愿把情之冷暖、悟之深浅倾注于山水作品,以慰读者诸君。

君子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尘世喧嚣,名利、烦恼往往困扰心灵,惟散怀山水,才能证悟生命的存在和价值。从此,车马行迹半天下,饱游饫看中,万一先生把对“美”的颖悟细细打磨;在独自求索的每一个寂历的夜晚,他用磐石般的坚韧照亮航程。画笔淋漓,素笺上的万毫劲飙,挥洒出灵魂最深处的歌咏。也许,梦渐渐被岁月侵蚀,他仍然坚持用色彩和线条,将一生的沧桑雕琢成满目的山川诗境。

观其国画《狼牙山》,或流泉飞瀑、壁立千仞,或长林深峭、山径诘屈,引人心往不返、驰情入幻;观其《井冈旭日》,则崖谷幽深、风泉相涣,云霞灿烂处,一轮红日喷薄欲出,亦可视通万物、目尽山川;观其《松风泉鸣》,云石太古色,松风听鸣琴,吟赏烟霞者,坐穷林壑,心存万象,其趣之幽深、情之比兴,可以默识,岂可言宣?纵观之,万一先生的山水画师心循迹、旷达深远,臻于意兴盎然之人生秋境。

画界的人们都熟知,万一先生的国画人物取材历史而传神写照,似乎更在山水画之上。先生有一幅《碧血千秋》,是为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而作。画面上,千峰排闼、峭岭稠叠,松柏掩映中,一位持枪的中国军人目光炯炯、气吞山河……值此太平盛世,追抚70年前那场惨烈的抗日战争,军人的血不曾白流,山川可以作证,此画可资为凭。万一先生还曾为孙中山先生画像,国父音容宛在,敬之目前,英威百代冲霄汉,功德千秋照尘寰,此当为画史也。纵笔秋山百丈崖 行歌皓月吟松风——当代画家张万一的美术人生

张万一《碧血千秋》

前文已有所述,万一先生遍涉诸多美术种类,中青年时特于版画、水粉乃至油画用功甚勤;近来,先生忍痛割爱,放下几个曾经酷爱的画种,精研国画山水。忆往昔,在求学的道路上,万一先生追慕萨夫拉索夫、列维坦等俄罗斯风景画家,汲取到历史的厚重和时间的永恒;从印象派莫奈、西斯莱等人的作品中,他参详了色彩的绚烂和情感的至纯;从民间艺术中,他读出了质朴与简约,于此融铸百家,终至形成自家面目。国画山水素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妙论,西画同理,也十分注重写生。为了更好地从广袤的自然中求得源头活水,万一先生曾经走遍陕北高原和江南山水,也曾骑着自行车游走郑州郊县。每到一处,他都乐意和当地群众深入交谈,有时就背着馒头、烧饼独自进山。因此,他的版画、水粉最有生活,充分表现出乡村中渐行渐远、但还保有余温的那些场景。可以说,一窑一门,一灶一火,甚至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磨盘、牲口,都成为他状物抒怀的载体。他用饱蘸浓情的笔触,叙写出自己对高原、对乡村、对百姓最坦诚、炙烈的衷情。

雄浑漠漠的黄土地上,喜庆的唢呐吹奏着古老的民歌,送嫁的人们簇拥着骑驴的新娘,沿着山谷,缓缓走向未来的幸福……万一先生的这幅版画《黄土地》,独具匠心地撷取了温情的生活片段,以纸板拓印、层层敷色,题材虽小,大块色彩的对举却显得朴拙自然,如汉画像石般古老深邃。此作荣膺全国第九届版画展优秀创作奖,载入《中国新兴版画六十年选辑》和《美术辞林· 版画艺术卷》,并应邀赴香港等地巡展。

木版水印《柿乡人家》则是另一种风格:酣畅淋漓的刀法,装饰别致的构图;围绕院舍的柿树夸张变形,似火焰,如流水,又宛若游龙,在静态的纸面上形成强烈的律动。虽然只是展现了秋柿泛红时节农家小院的局部场景,却红红火火、生机勃勃,凸显着大地的成熟与希望。这幅作品被作为郑州市的礼品,由当时的胡树俭市长赠送给了日本浦和市。

关于这两幅画,中央美院教授梁栋称赞道:“这些取材大河村远古文化及黄河岸边民俗风情的作品,具有中原文化的古朴和浑厚”;郑州市《百花园》杂志社原常务副社长王乙丙则感叹:“撷泥土之芳香,凝诗情之纯美,张万一的版画常常使人醉在其中”。

著名书画家陈天然曾馈赠书法给万一先生,文曰“变则通”。这不仅是对其作品的肯定,也是对他今后道路的希冀和勉励。许多年过去了,万一先生仍在大自然中探寻,并努力营构出一个明丽斑斓的风景世界。因为他深知,绘画艺术是一座雄踞千古的高峰,真正的成功,必循由察变、运思无已,以达乎造化同根、阴阳同候方可得之。故而,他还要继续在世间行走。

曾经拜访万一先生,亲耳聆听到他对国画山水的真知灼见,备受教益,兹节录于此,以就教于方家:

一是画家要师古而非泥古,笔墨紧随时代,融汇中西精髓。万一先生认为,古人师造化、师传统,秉承“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以“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造象理念,生发出极具生命意识的山水绘画。山水画是时代脉搏和作者思想感情的集中体现,“古为今用”不可或缺。时至今日,画家要想表现新的时代,惟有汲取古人智慧而又脱却藩篱。再者,就是“洋为中用”。其实,东西方绘画本质上是相通的,如法国画家马蒂斯的作品,既有西方绘画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东方艺术的特质,给人一种全新的视觉享受。作为画家,在覃思国画山水的基础上,尚须借鉴西方美术,使我们的传统山水画兼具现代元素和世界眼光。

二是构图、笔墨、设色不可囿于技艺层面,更需情感抒发。万一先生认为,中国画主张“缘物寄情”,在概括客观物象的同时,更要嵌入画家的主观感受。这种与主客体世界进行心灵对话的记述方式,有时甚至臻于哲学,在那些笔情墨象中,不仅蕴含着情思,也彰显出“道”,诠释着对生命宇宙的体验。

三是无论画面大气恢宏或隽秀灵动,均须体现自身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国画山水是中国人情感中最为厚重的沉积。以山比德、以水为性,一直都是山水画发展的主线。画为心印,发轫于情思,契之于绢楮。历代山水画中的景物,无非是画家感情外溢而臆造的“意象”。故而,从万一先生的山水画中,我们常常可以体察到意境、格调和气韵,乃至力透纸背的情愫。

四是山水画要以实为主、实中见虚,画面才觉丰富。万一先生作画,善于营造虚实关系。虚实对构,则笔墨概括性强,实景清而空景现,所谓“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其用墨注重干湿浓淡,构图计白当黑,虚虚实实,从而益发空灵、深远。

五是经营画面要处理好大小高低、参差错落、疏密聚散、起伏跌宕等矛盾的关系,使画面浑然天成,远看有气势章法,近看则意趣盎然。中国山水画是通过笔墨形式来反映天地造化和画家情怀的。万一先生砥砺笔墨多年,笔随心念,指、腕、肘、臂的配合圆融无碍,驱动毫颖呈现出中、侧、顺、逆、藏、露、聚、散等丰富的图式语言,故而景物大小参差、疏密起伏,如梦幻般变化无常,创造出刚劲与阴柔、繁密与疏松、朴拙与清秀等令人神往的审美境界。

诚哉斯言!

行文至此,笔者不揣浅陋,愿赋小诗遣怀,并为万一先生祈福,诗曰:

兰台飞雪人倚楼,殷商故城月如钩。

张公诗笔关河梦,梦魂万里碧云秋。

千岑隐隐寻蹊径,涧石累累泛清流。

远入空明林逾静,近聆泉声山更幽。

系出名门承庭训,壮志怀才闻中州。

取法中西工书画,点染乾坤成卷轴。

木叶萧萧岁华晚,我心岂为稻粱谋?

寄情尺素归白发,聊作天涯少年游。


张万一艺术档案

1965年——发表第一幅作品

1979年——水粉画《黄鼬》入选《全国科普美术作品展览》

1981年——宣传画《苦果》获《河南省首届电影宣传画作品展览》一等奖

1982年——水粉画《搞好水源卫生》获《河南省卫生美术作品展览》佳作奖

1982年——加入河南省美术家协会

1982年至1985年——中国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进修

1984年——版画《初春》获《全国九城市美术作品联展》纪念奖

1986年——版画《黄土地》获《全国第九届版画作品展览》优秀创作奖

1989年——版画《大河》入选《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1989年——宣传画《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获《河南省第一届宣传画 展览》一等奖

1989年——宣传画《警惕生命会在污染中窒息》获《河南省第一届宣传画作品展览》二等奖

1990年——版画《甲骨文》获《全国美哉中华·爱我中华美术作品展览》三等奖

1990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1990年——加入中国版画家协会

1991年——版画《新绿》获《河南省第四届美术作品展览》二等奖

1991年——版画《新春》入选《中国当代版画精品邀请展览》

1992年——参加中国美术家郑州十人美术作品展

1995年——水彩画《村头》获《河南省第二届水彩画展览》三等奖

1996年——版画《收获季节》获《河南省第四届版画展览》二等奖

2000年——被聘为河南书画院特聘画师

2002年——当选为郑州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2003年——个人水彩、水粉画专辑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