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岁女童的奢华墓葬,出土的文物堪称国宝!

 天宇楼33 2017-05-02


黑舍里氏墓发掘日志

小西天对今天的北京人来说已不是陌生的地方,著名的北京师范大学就坐落于此,而当年北师大为修建房屋的举动,却无意中发现了一处久埋地下的秘密,向人们呈现了清代贵族前世来生的生活画卷。

1962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打算在德胜门外小西天西南角修建房屋,挖掘过程中,发现了5座墓葬,很快北京市文物工作队派专业人员进行发掘清理。在这5座墓葬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其中的1号墓--黑舍里氏墓。引起人们关注的不仅是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随葬品,而更为人惊奇的是该墓的主人仅是一个七岁的小女孩。如此小的墓主人竟然拥有数量众多、制作精美的器物,难免不让人浮想联翩,好奇地想知道这是一位什么样的小姑娘,她究竟有怎样的身世,为什么只有七岁就会夭亡……

在此墓中,出土了一块墓志,通过墓志的记载,让我们对于这位幼小的墓主人有了更多地了解。墓主人为黑舍里氏,法名叫众圣保,生于康熙戊申年(1668年)七月十三日,死于甲寅年(1674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她的祖父为索尼,父亲为索额图,都是清朝初年的权倾一时的朝臣。索尼为满族正黄旗,康熙时为一等公、辅政大臣;索额图是索尼的第二个儿子,曾任国史院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因此黑舍里氏有显赫的家族背景。

墓志中说她从小聪明,三、四岁就像成人一般,性格温厚,做事合乎礼数,孝敬长辈,但是却得了急病,突然死去;死后埋葬在德胜门外的墓地。

    墓室离地面有。建筑材料主要为砖,少部分使用了大理石,墓室平面为正方形,顶部为三层拱券。墓室精致,砖间用石灰勾缝,缝隙极小,几乎看不出石灰的痕迹,平整光滑,是很讲究的磨砖对缝做法。东、西、北三壁有三座壁龛,用仿木建筑结构样式的雕砖砌造,并有朱漆彩画,雕花装饰,雕刻精细,勾画细腻,完全就是现实生活的再现。

    主人虽小,墓室也不大,但随葬物品却很丰富,种类多、数量众,制作精工,且多珍稀之物,计有瓷器15件、玉器30件、水晶等2件、金属器8件、墓志1方,其中以瓷器、玉器最为丰富和精美。

墓志原文:

淑女黑舍里氏法名众圣保,皇清光禄大夫、辅政大臣、一等公文忠索公、一品夫人佟佳氏孙女,光禄大夫、太子太傅、户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愚菴索公、一品 夫人佟氏长女也。生而聪慧,三四岁俨若成人,至性温纯,动与礼合,事祖母、父母孝敬不违。咸谓异日必贵而多福也。岂料[顿嬗],忽遭疹疾,时淑女犹跪祷神前,顾保稚年以慰抚育至意也。虽古之娴习四教者不能及己,何天不佑,[]  尔玉殒。祖母父母俱痛惜悯悼不能自己。因择吉壤以妥之。淑女年仅七龄,生于康熙戊申年(七年,1667)七月十三日,[]于甲寅年(十三年,1674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今乙卯(十四年,1675年)四月廿一日葬于德胜门外之新阡。

墓室陪葬品:

1. 错金银铜壶

2. 五彩花鸟纹洗

3. 青花花卉纹卧足碗

4. 甜白釉暗花云龙纹梨式壶

5. 白玉瑞兽镇

6. 青玉云龙纹笔

7. 斗彩八卦纹炉

8. 白玉盘

9. 青白玉“鹤寿有餘”龙柄壶

10. 青玉卧鹿

11. 羊脂玉凌霄花饰

12. 碧玉螭龙云纹鸡心佩、羊脂玉云纹鸡心佩

13. 斗彩葡萄纹杯

14. 五彩人物故事图盘

15. 青白玉夔凤纹子刚款樽


文创大师:中国古玉设计镶嵌第一品牌

古玉镶嵌、文创设计、数字文物、非遗传承

联系文创大师客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