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雄董氏源流

 荷香月暖 2017-05-02

             南雄董氏源流

转自2017-05-02 广府人联谊会   微信公众网

一、姓氏起源

董公仲舒裔孙,南雄董氏始迁祖一董公玮0014—1067年),今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今称千古第一村)人。

▲董公玮像

据《松溪董氏七修族谱》(以下简称"族谱"〉第二卷记载:南雄始迁祖系今江西乐安流坑合公之六世孙,耒阳知县俦第六子玮,字瑶音,由荐举任南雄州刑曹参军,遂居南雄城东关孝悌街。其“才堪济世,志辄慕古,克绍家学,聿绳祖武”,生宋大中祥符甲寅(1014年)八月初六,卒治平丁未(1067年)九月十三日。原配曾氏,卒葬流坑含刘良眩誌铭其墓,生子三,居流坑。继王氏合葬南雄州巾子山(今珠玑镇君子岭)黄康岭人形子时,王氏生子三:希祖、希先、希贤,居雄城东关孝悌街。玮公三世孙宗成,子二:政聪、政明,生宋庆丁亥(1047年)四月二十七日,配赵氏合葬始兴清化乡龟塘平地天星巳丙向,自南雄城关东孝悌街徒居保昌县(今南雄市)望梅乡(今乌迳镇)松溪,是为松溪(今董氏宗祠水松)初祖。

又据清道光四年(1824年)直隶南雄州志卷三十二记载:“宋、‘耒阳知县俦第六子玮元符三年(1100年),由荐举任南雄州曹参军,遂居城东门孝悌街,其孙宗成迁徙松溪。曾孙政聪都司千兵,一乳生二子双保双生’,勇略过人。”南海寇乱儿子随父征讨有功;政和三年(1113年)敕封宣政武略将军。葬今坪田镇中坪村委会高栋塘村将军山(含九埂十八窝),“将军公”、“将军山”故此得美名而传颂千古。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是南雄董氏纪念“将军公”生日节庆,九月二十一则是纪念其弟生日。每年三月二十日是董氏后裔纪念大宋朝廷追封将军公武略将军公祭日。每年届时都有成百上千海内外的玮公后裔前往"将军公陵墓"参加公祭活动。

二、迁徙分布

水松村始建于宋朝(约1070年),山坑(麦园俚)就是水松村开基建村的祖居之地。明万历乙巳(1605年),第二十一世孙彦环把水松更名为松溪,之后(具体年代待考)又恢复原名水松。董氏一脉在南雄繁衍生息至今约980年,水松开基迄今约944年。

在近千年的发展里,南雄董氏玮公一脉,分支盛广。就其发源地水松而言,就包括了水松山脉的南北两翼,南含大宗祠、山坑、上厅、下厅、水楼下。北有(古时新城坊)老屋下、新屋下、对门、东厅,东有件塘村,北有陈坑尾村、旱坑仔村,西有寺前村(含西排、火烧陂)。宗亲在这里繁衍生息,形成了较具规模的古村落群,水松村有13个村小组,约有590户,2560人,是清一色玮公后裔。

以水松为中心,迁徙至本镇其他地方居住的董氏宗亲有孔江下、鹧鸪水、塘头下、大竹城俚、鹤子坑、老山下、松木塘、河桥坝、寨上、禾稿塘、松山下、乌迳圩的上董屋、下董屋、寨下等村;坪田镇有石陂、白坭井、董屋老坑、老龙、老屋场、新屋场、乌树下、杉树下、社湾、新圩、湖坑、横岭、丰乡等村;界址镇有赵坑(东头、西头)、洋街、麻池坑、水口、泗子脑、界址圩、麦栋、旱公岭等村;南亩镇有转坑;黄坑镇有下坝、坪岗圩等村;邓坊镇有邓坊老圩(田螺街);珠玑镇有珠玑巷、珠玑街,灵谭董屋后围;雄州街道有营子下、赤水塘、水西的上董屋、下董屋、借村;南雄市区有八一街、玄妙观、原秋千街……这些村(街)都是水松分支出来的村庄,所以人们常说:“董就董条埂,赖就赖条坑。”

从水松迁徙珠江三角洲有广州石牌、北村、梅田、增城、荔湾、番禺;佛山市三水、南海、顺德,中山市,粤西地区云浮、雷州、德庆、怀集,连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钟山凤溪,江西省新余、樟树、信丰、大余、南康、万安、崇义,湖南省汝城、常宁、蓝山、嘉禾、江华、耒阳、安仁、炎陵、攸县、衡阳,四川、港、台,以及世界各地都有水松分支的后代。

据族谱第二卷记载:玮公第十九世传有惠谦(长房)、惠梅(二房)、惠崇(三房)、惠敬(四房)、惠全(五房),房房人丁兴旺。从此,董氏后裔开枝散叶,分布南雄市8个镇(街)、59个自然村,珠三角、粤西和楚庭桂北,从这里漂洋过海、赴港澳台走向东南亚甚至全世界。目前已认祖归宗的宗亲约有10万之众……

三、郡名堂号及姓氏祠堂

郡名:陇西郡、弘农郡、河东郡、范阳郡、济阴郡、广州郡。

堂号:豢龙堂、三策堂、正谊堂、江都堂、直笔堂、良史堂、敦本堂、辽东堂等。

董氏在水松有两座较为著名的祠堂,一是大宗祠,二是永兴祠。大宗祠:位于南雄市乌迳镇水松村委会山坑,尊称“大宗祠”。它始建于宋代,复建于清光绪年间,于2006年6月被列为南雄市文物保护单位。

▲大宗祠

永兴祠:位于南雄市乌迳镇水松村委会老屋下。玮公三世孙宗成承继先祖遗风,在山坑麦园俚开基后,就在新城坊建有耕读堂。据族谱《耕读堂记》第十卷记载:“耕读堂原系老居祖祠,其地粮通族均封春秋祭大宗俱,在此祠后,因頹圮辑而新易之,名曰:‘世德堂’”

▲永兴祠

    四、字辈

    据《松溪董氏八修族谱》记载,辈序排列顺序为:

豢永晋仑昌惠百新参旗衮云裕从文正循盈献联

棠富明望宝成丰扬琮昭缙桂西琳犹世宋钧狐勋

静质家景伦审文爵绍朝胄虞严庸翳敬国仲谦彬

化英偃朝永汉琳盈景国承昭颖禄贤全远桂时知

尚文岁德震成治国邵茂基安梦骏崧晋全完逊戬

淮经廷椿晃翬谦清万尚合祯文淳俦玮希宗政敢

应文廷静乔志进伯原华贵必顺惠福彦世汝应可

日正升腾达宗明嗣永芳诗书绳祖志爵禄显荣昌

道谊思前汉功勋绍有唐谟猷昭古代义勇著南邦

学贯添人寿忠传孝友良俊杰和润泽事业耀金章

勤培增才长君荐诚耿善杂强连寰宇奇绩照星光

(注:豢为皇赐董姓始祖,合公为流坑开基祖,玮公为南雄初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