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三国的人物,我们都会想到狡诈多疑的曹操,认为他是最大的野心家,他年轻的时候就能准确的权衡利弊,东汉末年,曹操以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了强大的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强大的割据势力,对外降服了匈奴、乌恒、鲜卑等,统一了中国的北方。 曹操在中国的影视作品形象中多以“奸雄”、“野心政治家”的形象出现,是历史上很有作为的一个帝王,毛主席也曾经说过:“我的心是与曹操相通的”,由此可见对曹操的评价之高。但是要说三国历史上最大的政治家族,曹操还真排不了第一,排第一的还真得是诸葛家族。 提起“诸葛”这一个姓氏,很多人都会自然而然的想到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诸葛亮,没错就是他的家族。看到这里,很多人就该说“小编又胡扯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全心全意的辅佐刘姓王朝,怎么会是野心家,并且将刘备等人耍的团团转呢?”既然有这个疑问,那就继续往下看吧,小编为你解答。 诸葛家族的三把“利剑”,一直隐藏在魏、蜀、吴的军帐之中,并且深的曹、刘、孙的信赖。 诸葛亮,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人称“卧龙先生”,公元207年,在徐庶的推荐之下,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助自己完成统一大业。诸葛亮帮助刘备迅速崛起,成为与魏、吴鼎足相立的霸主。 诸葛瑾,字子瑜,是诸葛亮的胞兄,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东吴的重臣,官至太傅,其子诸葛恪也在东吴任职,官至太傅。诸葛瑾是经鲁肃推荐,为东吴效力的,深的孙权的信赖。 诸葛诞,三国时期魏将,字公休,诸葛丰之后,诸葛亮和诸葛瑾的堂弟。初以尚书郎为荣阳令,累迁御史中丞尚书,是三国时曹魏后期的重要将领,官至征东大将军。与夏侯玄、邓飏、田畴友善,俱有声名,并称为四聪。 为什么诸葛三兄弟分散隐藏在魏、蜀、吴三个互相对立的阵营里面,各为其主呢? 诸葛三兄弟都是聪明绝顶的人物,他们清楚地明白官场的“潜规则”,伴君如伴虎,服侍的好了,君主对你大加赞赏、重用,那要是得罪了某位主子,轻则给你“穿小鞋”,重则满门抄斩,那不就断了诸葛家族的香火么? 另外也有一个很现实的道理,一山不容二虎。诸葛三兄弟都是才智过人的存在,他们深刻的明白这个道理,如果三兄弟同朝为官,皇帝究竟重视哪一个?搞不好为了一个职位,三兄弟反目成仇,所以说为了保存自己的兄弟情义,各为其主,自保前程是最好的选择。 结果显而易见,诸葛三兄弟“龙虎狗”各位其主,一方面是为了自己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不干扰兄弟们的发展,保存兄弟之间的情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