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克名画《呐喊》究竟有何寓意?

 枫雨书轩 2017-05-03

蒙克名画《呐喊》究竟有何寓意?


德华·蒙克(Edvard Munch)这幅关于存在性焦虑(Existential angst)的画作,是美术史上的第二名作。然而这一画作是如何达到这一高度的呢?阿拉斯泰尔·苏克(Alastair Sooke)将为您讲述此画背后的故事。


沸腾的天空,如着了火一般:红、黄、橙三色的烈焰布满了天际。天空下面,站着一个雌雄难辨的人。只见那人身穿一件波浪纹的蓝色外套,蓝色的外套好像要汇成急流,流入他身后深蓝的河流一般。那人光秃秃的脑袋就如一个头骨,一双拉长了的手托在脑袋的两边。

那人的眼睛因恐惧而大开,他爆发出了骇人的尖叫!除了远处的桥上的两个人以及峡湾中的那条船尚属正常外,画面中的所有事物,都弥漫着一股原始的、难以阻挡的恐惧。

这就是出自挪威艺术家爱德华·蒙克之手的名画《呐喊》(The Scream),美术史上的第二名作——仅次于达·芬奇(Leonardo Di Serpiero Da Vinci)的《蒙娜丽莎的微笑》(Mona Lisa)。

准确来说,这只是蒙克在其一生所创作的四个版本的《呐喊》中的其中一个版本。最早的版本是1893年版《呐喊》,现藏于奥斯陆国家美术馆(Oslo’s National Gallery)。而在奥斯陆城另一端的奥斯陆蒙克博物馆(the Munch Museum)中,则藏着1910年的蛋彩木板画版《呐喊》。该画是1893年版本《呐喊》的重制之作。

而我现在将要描述的,则是1895年版本的《呐喊》。该画为彩木板画,是四幅《呐喊》中唯一留有原配画框的一幅。同时,该画也是四幅《呐喊》中唯一一幅仍被私人所拥有的《呐喊》。2012年,该版《呐喊》于纽约苏富比拍卖行(Sotheby’s in New York)进行拍卖。仅仅12分钟的投标过后,该版《呐喊》便拍出了接近一亿二千万美元(即约七千五千万英镑)的高价,一举创下了艺术品拍卖中最贵艺术品的记录。该画的买家为美国资本家里昂·布莱克(Leon Black)。现在该画正被外借,于纽约新美术馆(Neue Galerie in New York)的新展览——“蒙克与表现主义”(Munch and Expressionism)中展出。

2012年,1895粉木板画版《呐喊》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拍出接近一亿二千万美元(约七千五百万英镑)的高价(图源:《呐喊》1895/爱德华·蒙克)

该展览策展人吉尔·劳埃德(Jill Lloyd)表示:“在四个版本的《呐喊》中,最珍贵的是藏于奥斯陆国家美术馆中的油画版《呐喊》。然而,粉彩木板画版的《呐喊》也是传奇之作:该版《呐喊》不仅色彩鲜艳,而且色泽如新,仿佛是在昨天刚完成的一般。在我看来,这个版本也是表现力最强的一个版本:因为粉画自由度极高,我们可以看到蒙克在画中所用的多变线条以及多变轮廓。正是这些多变的轮廓以及线条,使得该版本的《呐喊》拥有一个表现力极强、极为生动的画面,而这是油画版《呐喊》难以媲美的。

存在性焦虑

蒙克来自一个穷困潦倒的军医家庭,是家里五个孩子中的次子。他出生于1863年,于1944年去世。本次在纽约新美术馆举行的展览,旨在探讨蒙克与20世纪初发生在德国与奥地利的先锋派表现主义艺术运动(avant-garde Expressionist art movement)的关系。尽管本次展览主要展示的是蒙克艺术生涯后期的作品,却仍为1895年版《呐喊》留有一席之地。1892年,蒙克首次到达柏林(Berlin),很快就在那里名声大噪。

在德国,蒙克度过了疯狂而又富有创造力的几年。在那几年间,蒙克在一家名为小黑猪(the Black Piglet)的酒吧中,结交了一些志趣相投的艺术家以及作家,其中就有其密友奥古斯特·斯特林堡(August Strindberg)。也是在那段时间,蒙克创作了他生涯中主要的,也是日后最为有名的几幅作品,其中包括《吸血鬼》(The Vampire)以及《麦当娜》(Madonna)。这两幅画日后都成为了《生命的饰带》(The Frieze of Life)这一史诗级半自传式组画的一部分。在《生命的饰带》组画中,蒙克将关于爱、性以及死亡的强烈情绪,化作了世界性的象征。而最初版本的《呐喊》,即1893年版《呐喊》,也是此系列22幅组画中的其中一幅。

在德国的那段时间,蒙克创作了他生涯中主要的,也是日后最为有名的几幅作品,其中包括《吸血鬼》以及《麦当娜》(图源:《吸血鬼》1895/爱德华·蒙克)

1892年,蒙克创作了《呐喊》的前身——《日落下的黯然:绝望》(Scream called Sick Mood at Sunset, Despair)。该画的构成与《呐喊》极为相似:无论是画中血色的天空、蓝绿色的湖泊及风景,还是桥上的三人。尽管该画在那个时代已经算是比较创新,然而相比较而言,该画在画风上还是不如《呐喊》一般颠覆传统。《呐喊》是蒙克的一个突破,表现出强烈的存在性恐惧,完全压倒了前者所流露出的那种温和的忧愁。

在蒙克日记中,1892年1月22日的一篇记录了他创作《呐喊》的灵感来源。日记中写道:“当时正当日落,我和两位朋友走在路上——突然我感到一阵悲伤——眼前的天空也突然变得血红。我停下脚步,身子靠在栏杆上,感觉疲劳得要死——红红的燃烧的天空如同血与刀剑一般,笼罩在蓝黑色峡湾与城市之上——我的朋友们继续向前,而我却站在那里——我因焦虑而颤抖——然后我感到一声巨大无穷的呐喊划破自然。

《呐喊》可能是蒙克的自画像,也有可能是其在1889年巴黎世博会上看到的秘鲁木乃伊(图源:爱德华·蒙克)

蒙克的姐姐索菲(Sophie)在他13岁那年去世。《呐喊》中的人物,可能是蒙克对自己得知姐姐去世时表现的自画像。而一些艺术史学家也表示,《呐喊》中的人物来源可能是蒙克在1889年巴黎世博会上看到的秘鲁木乃伊。

在纽约新美术馆的展览中,《呐喊》被安排作为游客观赏的最后一幅画。策展人劳埃德表示,这样的安排是因为“《呐喊》中的一切都展现了表现主义的精髓”。

人人皆呐喊

的确,从艺术史的观点出发,劳埃德的想法是对的。在众多展品中,一幅出自德国艺术家埃里希·黑克尔(Erich Heckel)之手的黑白木版画,阐明了蒙克对表现主义者的影响。该画创作于1917年,画中是一个男人,他站在一块令人胆寒的荒地上,他手托太阳**,仿佛要化成数道的光束迸发开去。黑克尔的此作,显然是在向蒙克的1895年黑白平版印刷画版《呐喊》致敬。在20世纪早期,该版《呐喊》是四个版本中最广为流传的一个。

然而,黑克尔并不是唯一一位受蒙克影响的表现主义艺术家。正是受到《呐喊》的启发,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创作了《尖叫的教皇》(Howling Pope)系列作品。1984年,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利用丝网印刷技术,以丰富明亮的色彩,重制了一系列的丝网印刷版《呐喊》。

弗朗西斯·培根的《尖叫的教皇》灵感来自于《呐喊》,以及委拉兹开斯的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图源:弗朗西斯·培根)

《呐喊》也恰恰是翠西·艾敏(Tracey Emin)历史上最喜爱的画作。1998年,艾敏还为此制作了一部视频:她亲身到访挪威的一处峡湾,并在那里呐喊了整整一分钟,而在整个过程中,摄像机的镜头始终停留在峡湾的水面上。而富有魅力的塞尔维亚行为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c),则曾呼吁奥斯陆当地的居民去当街呐喊,以表示对蒙克的敬意。在英国艺术家彼得·多伊格(Peter Doig)的另类画作《回声湖》(1998)中,一位幽灵警察用《呐喊》画中人物的动作,紧抓着自己的脑袋。

我们可以认为,《呐喊》的最伟大之处不在于其对后世作品的影响,而是在于其超越艺术和历史的界限,成为了流行文化的试金石。在历史上,《呐喊》不仅被多次借鉴,还被制成漫画以及讽刺作品。正因如此,相比于其作者蒙克,《呐喊》更被世人所知。

无论是动画片《辛普森的一家》(The Simpsons),还是韦斯·克雷文(Wes Craven)的惊悚电影《惊声尖叫》(Scream)系列中杀手所戴的幽灵面具,都受到了《呐喊》的启发。也正是这些数不胜数的对于《呐喊》的借鉴以及参考,让那些从未听闻过蒙克的人们,也能认出《呐喊》一画。而在奥斯陆,不同版本的《呐喊》在不同博物馆中的两次失窃(一次发生在1994年,另一次则发生在2004年),则以另一种方式,让《呐喊》的名声更广泛流传。

《呐喊》在流行文化中随处可见:从《辛普森的一家》,到90年代《惊声尖叫》系列中杀手所戴的幽灵面具都有其身影(图源:帝门影业)

劳埃德表示,《呐喊》之所以能变得如此无所不在,是因为“它很容易就可以改编成漫画,而这是其他画作所不具备的特点。作为一个图像,《呐喊》所表达的含义非常显而易见。正因如此,画中的其他部分常被省去,只留下最精髓的一部分,而这也意味着,你一旦看过这个图像,便将过目难忘。如今,《呐喊》画中的形象被应用在生活中各个方面:从手提包,到海报,再到杯子,总之,从我们所能想到任何东西中,都可以看到《呐喊》的身影。”

同时,我们很难很好地解释《呐喊》所蕴含的那种世界性的吸引力。就劳埃德而言,《呐喊》是极为成功的,因为它标志着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在西方文化领域的重要转变。劳埃德解释道:“《呐喊》是体现历史转折点的画作之一。《呐喊》标志着在19世纪的这个节点上,人类从过往安逸稳定的环境中解脱出来:过往的神以及各种风俗**惯、传统都已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有深陷存在主义危机中的悲惨的人类。他们面前的世界是一个他们难以理解的世界,他们唯一能感受到的只剩下恐惧。”

劳埃德补充道:“这种说法听上去可能充满负能量,然而这确实是眼下我们世界的状态。而正是这种我们失去了所有与这个世界相连的精神支柱的感觉,将现代人从后文艺复兴历史中区分了出来。

原文选自:BBC

作者:Alastair Sooke

译者:刘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