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肖培东《心声》课堂教学艺术中的“浅”与“深”

 怡蘭轩 2017-05-03
成都七中 刘方旭

摘 要:《心声》课例体现了肖培东老师“浅浅地教语文”的教学观,“浅”可以理解为教学切入点、教学方法、过程推进、“双性”处理的“浅”,即不繁杂,不花哨,不偏不倚。“浅”的背后实际是“深”,即课文价值认识、语文能力培养、教学理念扎根、语文味道浓郁之“深”。《心声》课例中的“浅”和“深”不仅不对立,反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谐共生,深浅之中紧扣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的语文教学的精髓、真谛、本源以及肖培东老师高超的语文教学艺术。

关键词:《心声》课例 浅 深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肖培东老师执教的《心声》一课是笔者有幸在“四川省中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成长与核心素养研讨会”活动中聆听到的,听课感受我想可以借用上海师大郑桂华教授的一句话来形容——“一堂舒服的童话课”。“舒服”和“童话”都可以是指向肖培东老师课堂的“语文味”,过程简单流畅,技巧不露痕迹,目标水到渠成,“工具性”和“人文性”拿捏有度,听众如坐春风,就像是在阅读一个美丽的童话。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感受就是“情理之中而又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是因为平中见奇是肖培东老师课堂的贯有风格,看似波澜不惊,却又解读深刻,那最后指向的生命的、人性的、社会的东西在日趋浮躁的社会里如一缕春风,涤荡心扉。

你听:那孤零零的《鸟窝》诉说着亲情的守望和消逝的童年;风雪中《山羊兹拉特》那一声“咩——”叫得无限深情;西南联大的土路上,《金岳霖先生》微仰着脑袋,深一脚浅一脚走过去的孤单背影;《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上蔡元培先生语重心长地道出了“三告”;《皇帝的新装》中那些大人们无比夸张的赞美——“乖乖”……

而《心声》,我也在期待,期待那“情理之中”的感动。感动如约而至,但真没想到是黄蓓佳笔下的那片“小树林”和李京京同学的“躲”。感动之余,唏嘘不已,肖培东老师的课恰似“文似看山不喜平”,而这“不平”又是那样的精彩和发人深省!

肖培东老师曾说:“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而课堂指向又是那样的“深”。

“浅”可以肤浅地理解为教学方法上的“浅”,即不花哨,不繁琐,纯洁干净;“深”实际上又是文本解读、思想内涵、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深”。

钱梦龙老师曾赠与肖培东老师联语,曰:“碧波深处有奇珍”。奇珍的获得来自深海,在语文教学中那便是深读、深思、深悟、深想;在语文教学研究中,那便是深耕细作。只有这样的“深”,方得那样的“浅”。肖培东老师曾经把解读文本比作“匍匐地面行走”,不知是浅是深?浅,浅得不班门弄斧,不故弄玄虚;深,深得虔诚敬畏,字斟酌句。在深深浅浅中,李京京“躲”到了那片小树林,黄蓓佳的“心声”直抵心灵,笔者认为,《心声》课例中,“浅”和“深”的关系不仅不对立,反而是高度的和谐统一,那看似平淡的“浅”实际是相当高明的“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切入点之“浅”,文章价值、编者意图认识之“深”

面对一篇文章,老师们问得最多的便是:讲什么?怎么讲?尤其是公开课,更是不知所措。同样的问题,肖培东老师说得最多的却是:这篇文章写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写?编者为什么把这篇文章编入这个单元?这篇文章、这个单元的教学价值是什么?编者的意图是什么?为什么是“这”,不是“那”?“这”便是不同于其他任何一篇的所在。
生2:为什么京京那么想读万卡的故事?

生3:文章侧面写了什么?

生4:京京为何那么想爷爷?

生5:为什么故事的标题叫“心声”?

生6:为什么万卡不搬去爷爷那里住?

生7:程老师为什么一开始不让京京读?

……

在看似“浅”的教学方法“读”的作用下,学生的思、说、辩开始了,思维像脱缰的野马驰骋在语文的原野。

肖培东老师的这种“浅”的教学方法实际上是扎根于“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课程标准”,扎根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这语文核心素养的两个维度下的。

钱梦龙老师曾评价:“这些生动的教例,似乎仅仅指向一个浅层的教法问题,其实是关系到语文教学的一个根本问题:中小学究竟为什么要开设语文课?培东用他的成功的教例回答我们: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怎样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培东又用他的成功的教例回答我们: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老老实实地把学生引导到读、写、听、说的实践中去。”

即便是关于读,肖培东老师也是大师手笔——开篇默读,而且充分默读,不走过场。

默读?默读不冷场?很多老师在公开课中担心使用默读,且基本放弃较长时间的默读。

台湾教育家李玉贵曾表示在大陆上公开课很紧张,她说:“安静的课堂有它的力量。但是在大陆,我感觉大家更注重热闹的课堂、激烈的课堂、学生外显的课堂。”

默读与朗读各自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哪种文本适合默读?一节课的哪个时段适合默读?哪个年龄段的学生适合默读?肖培东老师自有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不管是朗读,还是默读,在肖培东老师课堂的推进中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叶圣陶讲:“语文教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这也是肖培东老师课那么富有“语文味”,那么过瘾的地方吧。

三、过程推进之“浅”,教学理念之“深”

教学过程推进流畅自然是肖培东老师课的又一大特点。跟时下一些课堂“精心预设”、生硬推进相比,肖培东老师更注重教学过程中修补和调整教学方向。修补和调整其实就是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于是很多老师便精心于设计“过程和方法”,殊不知鲜活的课堂是“共生”的,最高明的方法便是“教无定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课堂生成来修补和调整教学方向尤为重要。

肖培东老师的这堂《心声》课,一来就遇到不小的挑战:开始两个学生来来便概括不好故事的情节,不仅思维能力不好,起码表达能力也不好,一个声音极小,一个不太说得清楚话。这种情况是十分浪费时间的,但肖培东老师却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没有急于抛出自己的答案,生硬地推动教学进程,而是循循善诱,反复引导学生调整语言、思维,给足时间,待学生概括好了再自然地推进。这样的教学过程看似“浅”,不复杂,不繁杂,但却鲜活,有生命力,才是真正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江苏省特级教师李仁甫说:“有了‘双主体’的站立,课堂就不会急于求成、一步到位了,就会迁就学生、宽容学生、激励学生,就会慢慢地欣赏,细腻地探究,从容地合作,就会淋漓尽致地展示着教学的过程。而这样的课堂才不会静悄悄、冷冰冰、硬生生、死沉沉,才会“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就会有双边、多边乃至无边的交流了,就会现场演绎出一个个生动的教学事件。③

看,在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时,在小脸通红、小眼发光中,当有学生念到“我一定要、一定要躲到那个小树林里,给乡下的爷爷写一封信”的时候,肖培东老师顺势激发:京京朗读得那么好,那么成功了,今后程老师一定不会再看不起她了,她一定也会在同学们之中抬起头了,为什么京京还要想着“等放了学,我一定要、一定要躲到那个小树林里,给乡下的爷爷写一封信”呢?

此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师生的充分探究中更深层地揭示了文章要表达的旨意:心灵的愈合是暂时的,京京的孤独是长久的,能让京京躲避的还是那片小树林,可是,如果没有家庭、学校、社会的一片片小树林,京京又能快乐健康地成长吗?“心声”呼唤社会温暖而充满爱的那片大树林!

修补调整、顺势推进,看似不太重要的教学理念,在广大教师的“预设”和“急躁”中渐离渐远。

其实肖培东老师的“修补教学和调整方向”跟黄厚江老师的“语文共生教学”④有着相同的理念,即反对语文教学严重的结论化和过程的缺失,学生的学习过程不能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精心“预设”的结论,教学的过程更不是推导和印证这个既写的结论,而是在修补和调整中,让人“活”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四、“双性”处理之“浅”,语文味道之“深”

肖培东老师的课是极富“语文味”的,这几乎是所有听课者的感受,大家非常陶醉于肖培东老师课堂的“语文味”中,如坐春风,如啜甘醴,然而,什么是“语文味”?不少教师又不太说得清楚。

笔者认为,肖特的“语文味”是处理好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基本特点关系的特殊表现。《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叶圣陶说:“语文是工具,是为其他学科正常需要的听说读写培养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鉴赏和探究等各种语文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往往陷入困境,一种表现为,重视工具性,强调字词章句、语修逻文,而又忽视了人文性,将课文教得碎片化、肢离化,文章美感缺失,意蕴全无;另一种表现为,重视人文性,过分挖掘人文价值,过分往思想感情的“深”里教,“人文主义”像脱了疆的野马在无边际的原野上随意驰骋,让人觉得夸夸其谈,无本之木,又脱离了语文学科起码的“工具性”这一基本特点。这两种走偏的课堂都缺失“语文味”,而肖培东老师的课恰恰是处理好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好课。

教《心声》,肖培东老师非常注意思维的训练、语言的表达、文体的意识。你看,肖培东老师的几个主体环节的问题:

环节一:默读课文,请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一下小说的情节。

环节二:梳理故事的几个片段。

环节三:读李京京朗读成功了的那个片段。

环节四:读了这部分后,你有何问题?

环节五:处理学生问题,重点强调“心理描写”和“双线结构”在这篇小说中所起的作用。

环节六:探究京京为什么课后想要“躲”到那片小树林。

前五个问题,非常注重语文课程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小说文体意识这些“工具性”的一面;第六个探究环节又直指当前社会教育、家庭的深层问题,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的一面。两种特性在肖培东老师的处理中不生搬硬套,不顾作玄虚,不偏不倚,和谐共生。

在听惯了各种貌似“深刻”的课后,这种小清新的“浅”怎不让人如沐春风,如饮甘醇。

喧器过后,华灯初上,寂静来临,肖培东老师轻轻地说: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

这种“浅”,却是那样“深”。深入到了语文教学的精髓、真谛、本源。

愿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少点“编排剧”,多点“情景剧”,就像故事中的程老师一样,再精心的编排,也无法阻挡年幼的李京京那勇敢举起的小手;再故弄玄虚的“高深”,也无法阻挡鲜活课堂中的“共生”。愿我们以《心声》为例,在肖培东老师“浅浅”的教学艺术中,去认真插秧、认真刨地,认真耕耘,在语文课堂的土地上留下自己深深浅浅的脚印,真正收获那片属于自己的语文小树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