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中原腹地的河南省中牟县是闻名全国的大蒜生产基地。年产量在45万吨以上,直接经济效益14亿元以上,产品远销世界16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全国大蒜出口总量的70%以上。大蒜产业真正成为中牟的农业支柱产业,也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一个传统农业产业是如何逆袭成为当地支柱产业的呢? 跳出“蒜周期”怪圈 ·联合菜农成立专业合作社:免费培训,统一用药,免费技术服务,具有团队优势。 ·防止“蒜贱伤农”,通过大蒜冷藏保鲜来短期调节市场供需,实现市场常年供应。 为应对蒜价暴涨暴跌,中牟县建立了中牟大白蒜农情信息发布、咨询服务、农产品销售推广中心、市场信息管理、物流管理等综合信息系统。 2004年,中牟县冷藏保鲜协会成立。如今,冷藏保鲜能力已达到45万吨,基本满足了中牟县大蒜、蔬菜的冷藏保鲜需求,在一定程度增强了蒜农抵御市场价格波动的能力。 2013年,中牟县把大蒜交易市场、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农民联合起来,创新建立了农副产品电子商务服务交易平台,并于2015年,实现了由传统点对点交易转向电子化交易,拓展了销售渠道,促进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让农民获取更多收益。 解决融资“老大难” ·拓展思路,以政府、基金、担保、银行等多方相结合的方式创新担保产品。 中牟县目前有大蒜专业合作社逾500家,由于缺乏项目支撑,银行难以给合作社直接放贷,多是沿用个人名义采取抵押、担保等形式进行。中牟县农委毛艳磊介绍说:“中牟县创新金融支农方式,通过构建政府、银行、保险、担保功能整合及工作联动、效益叠加的行动机制,推进特色农业保险和担保,县政府每年拿出2500万元担保专项资金,坚持农户、农业企业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受益主体,担保与贴息同时进行,以达到互惠共赢的目的。” 严格把控质量关 ·成立大白蒜生产管理技术推广中心 ·定期对广大蒜农进行中牟大白蒜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培训 中牟县制定了相关的规程规范,成立了大白蒜生产管理技术推广中心,定期对广大蒜农进行中牟大白蒜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培训。建立了各类农资管理制度,从源头上杜绝禁用农药、假农资的出现。 不仅如此,中牟县还把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大蒜生产经营场所全部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范围,建成了乡镇速测实验室和70个村级农产品追溯网点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 至2016年,中牟县75个农产品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和产品认证,“三品一标”基地认定面积达到37.3万亩。通过标准化种植,中牟大蒜标准化示范区产量提高5%,优质品率增加17%。结果令人欣喜! 点击阅读近期最受欢迎的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