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助手:经销商农户必备,免费查农药三证、农药报价、作物病虫害防治;最实用的植保文章分享平台!欢迎加主编微信交流:x20180101,投稿:5414402@qq.com 小麦赤霉病别名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由有禾谷镰刀菌引起。小麦赤霉病在全世界普遍发生,主要分布于潮湿和半潮湿区域,尤其气候湿润多雨的温带地区受害严重。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为害最严重的是穗腐,近几年在我地已成为常发性病害。从省植保站获悉,今年我地赤霉病流行风险较高,需要高度重视。
典型症状 枯穗症状由顶部向下发展
赤霉病引起感病品种的秆腐
病菌分离【培养】 稻桩、玉米杆上赤霉病菌子囊壳
春季气温7℃以上,土壤含水量大于50%形成子囊壳,气温高于12℃形成子囊孢子。在降雨或空气潮湿的情况下,子囊孢子成熟并散落在花药上,经花丝侵染小穗发病。迟熟、颖壳较厚、不耐肥品种发病较重;田间病残体菌量大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重。因此,扬花期若遇到降雨、大雾或结露严重的条件下,该病害就发病偏重。一旦染病,一般减产10%以上,严重年份可减产20-30%,而且小麦籽粒中含有的毒素可使人畜中毒或流产,危害极大!
从最新天气预报来看,我地自5月1日开始由晴好天气渐渐变为多云与阴天为主,且5月3日还有一次降雨过程,这段时间的天气正好与我地麦田扬花期相迎合,大大增加小麦赤霉病的流行几率,因此今年在赤霉病上一定要格外重视!
防治重点是在小麦扬花期,做到预防为主、主动出击。在齐穗期或始花期喷洒,(扬花株率5~10%)用药。药剂防治应选择渗透性、耐雨水冲刷性和持效性较好的农药,每亩可选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15~20毫升, 或40%戊唑·咪鲜胺水乳剂10~20毫升或多菌灵30克加咪鲜胺20克等,对水25-35千克细雾喷施。视天气情况、品种特性和生育期早晚再隔7天左右喷第二次药,注意交替轮换用药。
此外小麦生长的中后期赤霉病、麦蚜混发区,喷药时加入麦蚜特或方向盘并同时加入芸天力与磷酸二氢钾,病虫同治,调节生长、补充营养、防效优异。喷药时期如果阴雨连绵或时晴时雨,必须抢在雨前或雨停间隙露水干后抢时喷药,喷药后遇雨可隔5~7天再喷1次,以提高防治效果,喷药时要重点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 文章转自“公益植保”“金秋仟村” “龙池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关注农药助手,免费查农药三证、每天农药报价、作物病虫害防治;最实用的植保文章分享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