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20年前人们还在看报,10年前都在看电脑,现在94%的人拥有一部手机。 消费者的习惯变了,可商家的服务方式还没变。就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而言,过去有多少生态园、采摘园、农家乐、民宿等等一哄而起,可是大多相互抄袭硬件导致同质化严重,与此同时,很少有人拿出时间真正去研究市场的变化,而不符合市场的投资再多又有何益? 用钱搞起来的部分是硬件,是极容易被模仿的,而抄不走的也是最关键的部分是客户运营。在小探马看来,新时代的客户运营就是数据的积累和维护。 数据的积累俗称“熬生意”,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一个载体。 现在人手一部手机,每个人和外界联系、沟通的方式也变得和手机密切相连,微信是目前常见的数据积累载体,里面有你的亲人,有你的朋友,有你的老同学,有你的那个谁,还有你的天涯海角的朋友,更有你四海八荒的各路财神。所以,微信几乎成为一个商家的标配。 但是, 很少有人好好的利用过这个神奇的平台。关注过很多农庄的微信,遗憾的是没有几个可以让我在这侃侃而谈的。很多庄主的微信都是一些凌乱的、没有可传播的、或者是介绍不够详细的、更甚的是发表一些和经营农庄没有任何关系可言的东西,在小探马看来这都是一些资源的浪费。 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为了做好客户积累,看看我们庄主们要考虑的三个问题。 第一,定位。 定位有用户定位和功能定位。 用户定位解决的是给谁看的问题,现在有的农庄以接团客为主,那你的用户定位就是团客的KP(关键人);如果是针对本市散客的,那未来的用户积累目标就确定为本市散客。 功能定位围绕客户定位结合园区盈利产品来运营。平时发布的内容要围绕着目标客户群来做,像我们庄主帮的用户定位是农庄主,每天一篇的原创文章也都是站在庄主的角度去组织内容,通过这样高原创度的优质内容和用户之间产生互动,结果,我们亲子农庄培训班现在办到第十期了,几乎每期爆满(下个广告,嘿嘿!)。假如我们定位是庄主,内容却只发如何防治病虫害,如何打药,如何施肥…没有庄主愿意看,因为他关注的更多的是经营方面的东西。 微信公众平台可以看成是傅莹:农庄的外交部发言人。你要知道你在对谁说,你要说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这是定位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类型选择。 微信公众平台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服务号,一种是订阅号,区别很大。 具体选择哪种类型,要看你的需求。如果你每天都要发内容,可以选择订阅号;如果每周也就发一次,可以选择服务号。 注意!注意!注意!不要用个人号,具体原因就不赘述了。另外,因为现在信息大爆炸,服务号的阅读率更高,所以,更多农庄更倾向于选择服务号。 第三,运营机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