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说终归是小说——乱谈《红楼梦》里的秦可卿(之三)

 金色年华554 2017-05-03

在说第八回的秦可卿之前,我要强调一下:这时的秦可卿本人,却是不知道自己和贾珍“有一腿”的事已经连宁国府的下人都了解了,她完全不知道。

第八回秦氏本人并没有出场。但是却是不得不提的一回书:因为在这回书的结尾,插叙了秦氏的家庭出身。可千万别小看这回书,它是破晰秦可卿性格“罩门”的密码。原文如下:

“他父亲秦业现任营缮郎,年近七十,夫人早亡。因当年无儿女,便向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谁知儿子又死了,只剩女儿,小名唤可儿,长大时,生的形容袅娜, 性格风流。因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许与贾蓉为妻。……”

从这段描写可以说明的是:秦门不是什么“高贵”出身,而是一个小官吏家庭。秦业的官职不比林海大,而且和巡盐御史一比,又差了不少实惠。林黛玉的父亲是个能捞到钱的官员,扬州的盐商和分管盐务的官员都要拍马送礼;秦业最终死时也不过给儿子留了三四千两银子罢了,营缮郎就是工部下面分支的一个小官员(刘心武先生在这里的解释非常合理,秦业和贾政“有些瓜葛”,所以才让贾政为介绍人,把女儿许给贾政的族孙),能攒这么多就不容易了,而且秦业干这一行已干了很多年。不能说不是一个爬不上去的小官。

所以秦可卿才会有“虽则见了人有说有笑,会行事儿,她可心细,心又重,不拘听见个什么话儿, 都要度量个三日五夜才罢”的性格。其实这也就是一种犬马之态:惟恐在贾府的大环境中得罪什么人。所以她根本不是什么“废太子老亲王的女儿”,而就是小家子出身的女子,不过为人精细、很识大体罢了。这同时也说明一件事:她是被迫与贾珍发展乱伦关系的,因为得罪不起这个“三品威烈将军”。

那么,明矣!第九回没有秦氏出场,而第十回她就“病了”。为什么?记得原《石头记》书稿第十三回叫做“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是按照《金陵十二钗正册》的判词,写秦氏自缢于天香楼(可能是她和贾珍幽会的场所,中国人喜欢写别人的伏法是“在哪儿犯事,就在哪儿了结”)。但程乙本已经改了,所以不存在她在天香楼自缢之说了,但是却没有把十三回中“另设一坛于天香楼上,是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业醮”的语句删除。个中原由只有一个:秦可卿虽不曾在那里与贾珍幽会被抓,但是可能在“(生病前)上月中秋还跟着老太太,太太们顽了半夜,回家来好好的。到了二十后,一日比一日觉懒,也懒待吃东西,这将近有半个多月了”这中间,在天香楼更衣时听见丫鬟私下谈论了焦大喊“爬灰”的事,那时的秦可卿是怎么想的呢?我私下写了一段假设秦可卿的心理活动,内容如下:

“秦氏听了丫头的话,如同一桶凉水从顶门心浇下,惊得心胆俱落。心中暗想:'我原道无人知道此事,而现如今却连焦大之辈俱知晓了。’自己那素日想着后来争荣夸耀之心尽皆灰了,眼中不觉滴下泪来。自思此事若传扬出去,既有辱宁府的名声,又辜负当日老父的教导。当下遂更衣完毕,郁郁不乐,回到自己的屋子,当晚烦闷,四更才睡着。因入夜着凉,心中郁结。不多日随即病倒。”

这段话虽是我虚拟的,但却也还不算失真。这应该就是曹雪芹后来更改后书中的潜台词。

尤氏当时不知道自己的儿媳妇和自己的丈夫有奸情,所以还在胡猜:“他这些日子不知怎么着,经期有两个多月没来。叫大夫瞧了,又说并不是喜。那两日, 到了下半天就懒待动,话也懒待说,眼神也发眩。我说他:'你且不必拘礼,早晚不必照例上来, 你就好生养养罢。就是有亲戚一家儿来,有我呢。就有长辈们怪你,等我替你告诉。’连蓉哥我都嘱咐了,我说:'你不许累着他,不许招他生气,叫他静静的养养就好了。他要想什么吃,只管到我这里取来,倘或我这里没有,只管望你琏二婶子那里要去。 倘或他有个好和歹,你再要娶这么一个媳妇,这么个模样儿,这么个性情的人儿, 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 ’他这为人行事,那个亲戚,那个一家的长辈不喜欢他?所以我这两日好不烦心, 焦的我了不得。……婶子, 你说我心焦不心焦?况且如今又没个好大夫,我想到他这病上,我心里倒象针扎似的。 你们知道有什么好大夫没有?”其实这是心病呀。

给秦可卿看病的,绝对不是御医。因为书中交代得很清楚,贾蓉不过是黉门监生,一个七品级别。御医怎么可能给他的夫人去看病呢?就他母亲尤氏都未必够格。何况贾珍夫妇和宁府都是这么评价那些来看病的医生们(张友士除外):“如今且说媳妇这病,你到那里寻一个好大夫来与他瞧瞧要紧,可别耽误了。现今咱们家走的这群大夫,那里要得, 一个个都是听着人的口气儿,人怎么说,他也添几句文话儿说一遍。可倒殷勤的很,三四个人一日轮流着倒有四五遍来看脉。 他们大家商量着立个方子,吃了也不见效,倒弄得一日换四五遍衣裳, 坐起来见大夫,其实于病人无益。(尤氏语)”“何尝不是这样呢.真正先生说的如神,倒不用我们告诉了。如今我们家里现有好几位太医老爷瞧着呢, 都不能的当真切的这么说。有一位说是喜,有一位说是病,这位说不相干,那位说怕冬至,总没有个准话儿。(一个贴身伏侍的婆子语)”如果是御医,这么评论是要犯罪的。

刘心武先生说张友士是秦可卿催命的无常,这话在下不敢苟同。首先,秦氏不是张友士看病诊脉后不久就死的,而是在贾瑞病死了一段时间后,才命归黄泉的。其次,书中确实说张友士“学问最渊博的,更兼医理极深,且能断人的生死”,但是根据此点就说他是来告诉秦可卿该“了结自己”的无常,未免太牵强了些。第三,张友士是怎么进京的?书中说“他今年是上京给他儿子来捐官,现在他(冯紫英)家住着呢。”而冯子英如果不是贾珍提及秦可卿的病,根本就不会推荐张友士。怎么能说是“废太子”派人通知自己的女儿“自我了断”呢?张友士既然能被谐音成“有事”,为什么就不能说是“友好人士”呢?从字面上更讲得通呀。不过张友士确实很厉害,竟然能从病中看出秦氏主要原因不在病,而在“据我看这脉息: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聪明忒过,则不如意事常有, 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的原因,这只能证明中医还是有一套的。

这当中还有一处可以证明秦氏不是被张友士暗示死的。但秦氏的确是自杀,这点无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秦可卿不是上吊死的,死的地点更不在天香楼。而证明秦可卿是自愿自杀而不是被别人胁迫死的原因,请看第十一回的描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