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法 把住关口 全面做好2011 农药市场监管年工作 邢胜利所长在全省农药管理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尊敬的白厅长、李处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2010
年全省农药管理工作特别是市 场监管年活动做以简要总结,对2011 年全省农药市场监管工作做以 安排。
一、工作扎实,2010 年农药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2010 年我省农药管理工作按照“围绕中心,提升水平”的总体 思路,以服务农民增收三大工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创新方
法,狠抓落实,突出监管重点,强化农药抽检,加大查处力度,提 升服务水平,农药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进一步推进 按照农业部2010 年继续开展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要求,在省农
业厅统一部署下,我省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扎实推进,圆满完成了 各项目标任务。 一是强化了科学用药宣传培训。2010
年全省各级农药管理机构 利用放心农资下乡宣传周活动和春秋两季农忙期间,结合当地实际, 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民群众和农药经营人员进行了宣传培训,共培
训经营人员11500多人次,农民群众 万多人次。在各类宣传活动中共制作宣传版面190 块,悬挂横幅430 条,印发各类宣传资料155.9 万余份、挂图 15800 余张。制作电视、广播节目 180 刊等新闻媒体报到36次。通过广泛深入宣传,提高了农药生产经营 单位的守法意识,扩大了农药管理的社会影响,提升了农药使用者
的科学安全用药的能力。 二是扩大了农药监督抽检范围。为确保我省“粮、果、菜”三 大工程的用药安全,2010 年,全省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分别在 月开展了三次大规模监督抽查。抽查的产品较以往有所不同,主要来源于县、乡两级农药经营单位,覆盖了我省10 个地市 75 个县145 乡镇153 经营门店,涉及41 种常用农药产品335 个样品, 超额完成了 2010 年抽检任务。经检测,农药产品质量合格率 91%、 标签合格率88%,质量和标签合格率较去年分别提高了3 个百分点和2 个百分点。 三是狠抓了违法产品查处力度。去年 月以来,全省开展了三次集中查处活动,重点对来源于河南新乡、郑州两地农药产品进行
了专项检查,对发现的产品全部进行抽样,对涉及该企业的所有产品 全部予以检查。同时,对全省两次通报的监督抽查中发现的23 量不合格产品,31个标签不合格产品全部立案查处,进行了严厉处 罚。全省去年共出动农药执法人员 16020 人次,检查农药生产企业 138 个次,检查农药经营单位24354 个次,抽检农药质量产品836 检查农药产品标签近3万多个,抽查标签508 个,查处案件424
涉及总货值1114.6万元,立案查处393 件,极大的震慑了不法分子,
净化了农药市场。 (二)农药事故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
09 年以来,全国药害事故频发,我省也连续发生了多起农药安 全事故,全省各级农业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及时协调、妥善
处置,保护了农业产业发展、维护了农民利益,在事故处理中提升 了我省农药安全事故的处置能力。 1、及时处置了蓝田废弃农药抛洒事件。去年4 月初,我省蓝田 县曳湖镇李家坪村出现 处废弃农药抛洒事件,华商报等媒体相继进行了报道,省农业厅、西安市农业局、蓝田县农业局高度重视,
省、市、县三级农药管理机构及时出击,联合对抛洒于李家坪村和 杜家坪村间的半岭区村道边三处农药废弃物进行调查,确定了处置 方案,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了处理。 2、妥善处理了华县药肥使用上访事件。2009 年我省华县杏农李 育林因 “妙治”药肥产品导致杏树死亡,在多次向当地消协、工商、 技术监督、检察、法院等部门投诉无果的情况下,多次到省级有关
部门上访,对此省农业厅高度重视,成立了由法规处、药检所、土 肥站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在渭南市农业局、华县、大荔县农业局的 积极配合下,深入华县、大荔积极与受害果农和涉嫌企业、经销户
沟通,在药害无法鉴定,涉嫌产品难以检测的情况下,从和谐处事、 元,当事双方对协调结果表示满意。 3、积极应对了礼泉县农药药害事故。去年5 月,我省礼泉县3 个乡镇 71 户果农、348.4 亩果园发生药害事故,涉及苹果、梨、桃 等多种果树,引起果农情绪激动,社会稳定受到威胁,礼泉县委、 县政府高度重视,做了大量维稳工作,及时控制了事态。省农业厅、
咸阳市农业局、礼泉县农业局组成了联合调查组,组织专家深入受 害地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省、市、县农药监督管理机构充分发挥技 术优势,对涉嫌的所有农药产品进行了样品检测,验证试验,药害
评估等工作,尽职尽责,积极协调处理,为果农追赔损失 100 (三)高毒禁限用农药监管进一步完善 去年,海南毒豇豆事件发生后,省农业厅及时下发了《关于切 实加强禁、限用农药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通知》,进一步了完
善工作措施,切实加强了禁、限用高毒农药监管。 一是科学指导用药严格了高毒农药使用。为严格高毒农药使用, 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农药,2010 年,围绕陕西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 和农业部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工程,我省积极开展了无公害蔬菜使 用农药品种的筛选工作,向全省公布第一批无公害蔬菜使用农药品
种58 个。同时,开展了蔬菜农药残留控制工程,通过试验示范、残 留检测、质量监测等工作,确定了蔬菜作物在不同生长期施药的品
种和施药剂量,使农民了解和掌握了科学使用农药的方法,纠正了农民只图防治效果,忽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错误认识,杜绝了高毒 农药在蔬菜作物使用。 二是完善措施制度强化了限用农药管理。限用农药管理是农药 管理工作的难点,为掌握限用农药的进货、销售流向,2010 年全省 各地实行了可追溯制管理制度,对辖区内农药经营单位销售的限用 农药执行索票索证、购销台账制度,严格控制了限用农药的销售,
特别是在果树、蔬菜、茶叶集中区,实行限用农药定点销售、进货 申报备案等长效监管制度。对擅自扩大使用对象和范围以及农药产 品中添加未登记成分的违法行为,实行倒查农药市场,彻底追查农
药来源,依法处理。 三是全面清查清缴杜绝了禁用农药销售。去年 月份以来,各级农药监督管理部门在辖区内组织开展了对禁用农药的全面清查清
缴行动,开展了拉网式排查,陕北、陕南重点加强对边远地区、农 村集贸市场、流动商贩的检查,发现禁用农药全部没收、进行了彻 底清缴,共查封禁用农药48 公斤。同时,积极建立禁用农药的举报 机制,设立了举报投诉电话,并向全社会公布。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 得益于各级农药管理机构及执法人员的辛勤工作,也得益于先进典
型的带动、引领,这次会议上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就是其中 的代表。在此,我代表全省农药管理系统对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 示由衷地祝贺! 二、认真分析,正确认识农药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 随着粮食需求刚性增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保护要求的不 断提高,农药管理工作的任务越来越艰巨,面临的形势越来越复杂。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农产品质量安全新形势对农药残留监管提出必 然要求,加强农药监管是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的现实选择,制假售假
方式和手段新变化对农药市场监管提出新的挑战,农作物药害事故 发生新态势对农药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从近年来我省农药市场检查、 农药使用事故以及案件查处等情况看,目前,我省农药管理工作还
要进一步加强以下三个环节: 一是农药经营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目前,我省有农药经营单 万多家,规模小,分布广,乡村经营门店所占比重较大,部分经营人员文化程度不高,对农药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认识不够,
存在“卖药不懂药”、“违法不知法”的现象。乡村级经营单位进货 渠道比较混乱,对购进的农药产品把关不严,个别不法商贩利用物 流或其它不法手段直接给乡村门店供货,个别经营人员为了个人利
益挺而走险销售假劣农药。采取进货数量少,进货频次多等手段, 逃避执法打击。 二是农药使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各地重监管轻指导的现象 较为普遍,农药技术人员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宣传指导农民合理用药
不够。各地对种植业主产区农作物生产用药记录没有系统的管理办 法,容易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部分农民对农作物的病、虫、草害发生规律不清楚,不知如何安全、科学、合理使用农药,超量
用药、不按安全间隔期要求采收等现象较为普遍,给农产品质量安 全带来很大隐患。 三是农药监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个别地区对市场监管和农 药使用出现的问题,推诿扯皮,没有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积极有效
地处理解决问题;对乡村经营单位的监管不到位,检查打击力度不 够;监管思路不明确,没有结合本地农业生产实际有效开展工作; 监管手段单一,以罚代管的现象时有发生;监管水平参差不起,各 地对相关的监管政策理解不一致,执法尺度有差异。
这些新形势、新问题与原有的矛盾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相 互强化,增加了农药管理工作的复杂性。我们必须认清新形势、把
握新问题、创新思路、科学谋化,增强做好农药管理工作的责任感 和使命感,进一步明确当前农药管理工作的责任与任务: 一是确保农药产品科学合理使用。要深入一线农田,加大技术 指导,制定相关办法,提升农民用药的安全意识和科学使用农药水平。
二是确保不发生因使用农药导致大面积药害的问题。各级要加强市场检查力度,明确监管责任,建立健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杜
绝药害大面积发生,保障农民利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是确保不发生因使用高毒农药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要坚决杜绝各种禁用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强化对限用农药的监管,切实加强对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监控,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三、突出重点,全面推进2011年农药管理工作
2011 年,我省农药管理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以加快转变农药管理方式为主线,坚持围绕一个中心,继续围 绕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这一农业中心工作,建立农药质量与 安全监管并举的途径和措施;实现两个突破,实现农药残留控制工 程和蔬菜、果树农药科学使用方法新突破;推广三种监管模式,积
极推广定点销售的商洛模式、上下联动的宝鸡模式和责任到人的洛 川模式;把好四个关口,把好农药质量关、农药市场准入关,禁、
限用高毒农药监管关,农药使用重大事故的应急处理关,确保农业 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主要预期目标:全年完成 350 个以上农药质量和标签样品抽查 任务,全力查处制售假劣农药的大案要案,努力实现农药抽检质量 合格率提高 个百分点。全省各地市全面实行高毒农药定点销售制度和农药市场准入备案制度,制定农
药使用重大事故的应急处置办法。 围绕以上思路和目标,2011 年重点应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把住关口,确保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再上新台阶 今年是农业部实施农药监督管理年的第三年,也是提升我省农 农药监管年活动上台阶的关键之年。各地要继续发挥监管年活动领
导小组的作用,结合本地实际,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明确重点,完善措施,牢牢把住以下四个关口: 一是要把住农药质量关。为确保粮食、果树、蔬菜用药安全, 使我省农药市场有根本性改变。今年全省要完成 350 个农药样品的 质量和标签抽查任务。抽查工作由省所统一布置,各设区市农药管 理机构组织实施。全省围绕粮食、果树、蔬菜用药,集中开展三次
大抽查,抽查的数量和要求,省上将制定详细的方案,指导各地组 织实施。 二是把住禁、限用高毒农药监管关。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及 农药监管机构要继续深化落实国务院十部委《关于打击违法制售禁
限用高毒农药规范农药使用行为的通知》的有关要求,保持对禁用 高毒农药监管的高压态势,进一步加大清查清缴力度。对限用高毒 农药的监管,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定点销售和使用
监管制度。同时要重点加强对农药流动商贩和物流企业的监管,堵 塞禁限用高毒农药和假冒伪劣农药销售渠道。 三是把住农药市场准入关。实施农药市场准入备案制度,是实 现农药管理的关口前移,进一步加强农药市场监管的重要举措。各
地市农药监管机构,要制定本区域内农药产品销售的准入备案管理 实施办法,对农药生产企业及经营业户提交的申请书和有关资料进 行核查评价,对质量和标签可能存在问题的问题,需检验的要提前
要求企业送样检测,出具合格报告后备案,对核查不合格的产品坚 10 决不予注册备案,不准在辖区内销售。 四是把住农药使用重大事故的应急处理关。今年省上将出台《陕 西省农药应急事件处置办法》,处置的基本原则是:属地管理、各级 配合、司法为主、行政协调,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根据省上出台的 处置原则,完善本区域内农药使用重大事故应急处置机制,制定应
急处置办法,落实责任单位和人员。 (二)创新方法,推动我省农药监管工作再上新水平
我省农药市场监管工作,经过多年的创新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 验,省所通过调研,总结、挖掘、提炼、熟化了一批适合我省实际
的先进典型,形成了我省农药市场三种有效的监管模式。各地要结 合实际,在辖区内推广实施,力争形成鲜明地域的监管模式。 一是高毒农药监管方面,推广定点销售的商洛模式。商洛市在 高毒农药管理中,创新方法,实行高毒农药定点销售制度,使高毒
农药销售使用得到有效控制。各地市农药管理机构要认真学习商洛 市高毒农药监管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大力推广高毒农药定 点销售的商洛模式。各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推动当地政府制
定高毒农药管理办法,对果树、蔬菜面积超过70%的县区,全面禁止 高毒农药的销售使用。对果树、蔬菜面积不足70%的县区,实行高毒 农药定点经营和监管使用制度。 二是监管执法实施方面,推广上下联动的宝鸡模式。宝鸡市是 我省第一个整市推进农业综合执法的市,他们整合农业系统内部执 11 法资源,通过实行上下联动,内部协调、部门协作、制度约束等四 大机制,建立了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执法体系。各市农药监督管
理机构,要以宝鸡创立的“四大机制”为切入点和落脚点,建立健 全联动机制。省级农药管理部门主要把好农药产品质量检验、有关 产品认定和违法产品的通报等技术关,市、县农药管理部门组织实
施对违法产品的收集查处,力争使全省农药市场监管一盘棋,形成 省、市、县三级协作联动的农药市场监管机制。 三是监管责任落实方面,推广责任到人的洛川模式。洛川县在 农药监管工作中,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实行市场监管分区制、使用
监管分片制、农药使用责任制、落实责任追究制等四大责任制,取 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针对各地农药执法人员有限,监管区域较大的 实际,各地市农药管理机构要大力推广责任到人的洛川模式。以洛
川创立的“四大责任制”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 市、县要逐级签订农药监管责任书,县区与各农药经营户要签订经 营安全责任书,全面落实各级监管责任。
今年,省上将选择 3-5 个市,每个市可选择 2-3 个县作为农药 市场监管模式推广示范点,由省上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市级组织 当地农药监督管理部门,建立高毒农药监管、上下联动和监管责任
制等监管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带动全省农药监管工作科学、规范、 有序地开展。 (三)积极探索,力求农药科学使用再有新突破
随着我省现代农业的高速发展和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的 增强,建立适合我省农业生产需要的农药控制先进模式,降低防治成
本,减少农药污染,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今年省 上将开展农药科学使用试点工作。 一是实施园艺标准园残留控制工程。选择2 个蔬菜生产大县,以 蔬菜产业为突破口,围绕蔬菜产业标准示范园建设,针对病虫发生重、 农药用量大、安全系数低、农药成本大四大问题,通过“行政推动、
专家集成、企业参与、技术指导、大社实施”的工作机制,实施“打 包”组合施药、“傻瓜”技术操作、“包园”药剂供应、“风险”责任 共担四大创新,组织实施《蔬菜标准园残留控制工程》,实现农药用
量减少、施药效果提升、用药成本降低和蔬菜质量提高的目标,形成 一套农药残留控制系统。 二是建立蔬菜基地农药使用可追溯制度。选择3-4 个蔬菜种植面 积大县,实行生产用药监管制度。对施药的产品名称、生产日期、农 药登记证号、生产厂家、施药人、监管人进行详细的登记,建立一套
完整的用药档案。同时,加强对蔬菜生产基地农药残留的定量检测的 工作,进行蔬菜质量安全性评估,做到不检测不上市,不合格不上市, 对发现不合格的产品实行农药使用追溯制度,严厉进行打击,确保上
市蔬菜质量安全合格。 三是开展果蔬用药供应机制试点。选择1-2 个果树、蔬菜主产大 县实行农药供应产用对接机制试点。省上将牵头联系省内2-3 家知名 13 度较高的农药生产企业,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引导相关农药生 产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由农民专业合作社确定农药品种、数
量,农药生产企业负责直接供货到生产基地,实施统一把关、统一采 购、统一供应。建立健全农药购、销台帐,完善销售记录档案,减少 中间环节,创新农药供应渠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