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描写离别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江山携手 2017-05-03

  【关键词】

诗词名句,抒情,离别,流水,流年

 

【名句】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出处】

唐·韩琮《暮春浐水送别》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译注】

远行之人切莫听这宫前的流水,流尽年华时光的正是此种声音。

① 宫前水:即指浐水。

 

【说明】

  《暮春浐水送别》是唐代诗人韩琮创作的一首七绝。这首诗描写了暮春季节帝城傍晚的寂寥景象,表现了浓重的沧桑之感和凄凉的年命之悲。这种衰飒情调,是中唐日趋没落的政治形势的反映。

    送别,历来是文人骚客们吟咏良多,在不断求真、求情、求意的过程中常作常新的题材,就送别的整体情感内蕴而言,既有洒脱旷达之作,亦不乏深情绵邈之歌,但多针对一时一地所生之情慨然言之。韩琮此诗别具一格之处正在于其独具匠心,断然避开古已有之且渐成模式的豪情、悲情二途,从所有离愁别恨中提炼出送别时的共有情态。

 

【赏析】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这两句并不是平白说出,而是承接着上一句的“古今情”。“古今情”是这首诗的灵魂所在,何谓“古今情”?送别,本来就是一件令人忧伤的事情,再加上这“绿暗红稀”的黄昏,这会让送别之人感慨颇多。更多有关离别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xigutang.com)

  诗人送别好友是在“凤城”楼阁,凤城是指京城长安。西汉时长安建筑凤阙楼,阙楼高二十丈(一说十七丈五尺),是西汉长安城最高的建筑,长安因此又称凤城。所以诗人应该是在京城极尽豪奢繁华的地方送别好友,诗人举目远眺,整个长安城笼罩在深沉的黄昏之中。在此暮春之时,经此黄昏之景,历此送别之事,诗人内心有无数的情感在澎湃在发酵,依依惜别之情、壮志未酬之悲、伤春伤时之怀……一瞬间诗人仿佛经历了这世上所有的情感,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诗人仿佛听到了时光流动的声音,那声音和宫前河水的声音竟是那样的相像。在这种情感的驱使下,诗人像是一个历经沧桑的老者,谆谆告诫行人“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行人是指好友,“莫听”是诗人对好友的劝告,因离人更难以承受这年华流逝的声音。

  此诗首句渲染,次句轻笔隐忍,第三句再蓄,末句画龙点睛。情、景皆相互交融,内涵蕴藉,情韵悠扬,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