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九月未出生,五岁不能言,取名有深意

 伟天英 2017-05-03

王阳明又名王守仁,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心学家。他的父亲是王华,他的岳父叫诸介庵,任江西布政司参议。据说在王守仁小的时候,诸介庵常到王家串门,非常赏识小守仁,允诺将女儿许配给他。

王阳明:九月未出生,五岁不能言,取名有深意

王阳明的一生可谓传奇,据说他的母亲在怀上他的时候九月仍不能产,一家上下着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又过了几个月,一天夜里风雨大作电闪雷鸣,随着他母亲房里一声长痛,全家终于落定了心。

他的祖父是个饱读诗书的人,给他取名王云,以至五岁仍不能说话却遭到了和尚的反对。那是一天下午,王守仁的祖母在家门外偶遇到一个和尚,听说这家添了丁,便询问姓名,和尚笑了笑说这名字不好,就此不再说话只是望了望天。由此他的祖父会意到是名字起的太大,怕是不吉,便取名王守仁,希望他心怀仁心。

王阳明:九月未出生,五岁不能言,取名有深意

小守仁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成长迅速,三岁能作诗,随着祖父进京并在途中和聚集的诗人一起宴会玩乐斗诗。那个时候,他便大放狂言立志“做个圣人”。

王守仁的父亲王华对他的教育可谓严苛,儿时的王守仁喜爱下象棋常常玩到忘乎所以,这令王华十分懊恼,于是将象棋丢进了河里。为此小守仁还特意作诗一首,时时提醒自己:

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 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 马行千里随波去,象入三川逐浪游。 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

王阳明:九月未出生,五岁不能言,取名有深意

不得不说,王守仁的天赋在小时候便初露锋芒。除了对象棋痴迷,他还在父亲的要求下熟读四书五经,并对其他书籍有着狂热的喜爱。同时,他的思想很是古怪生僻,于是他还曾经做打油诗一首: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那个时候,他才只有十二岁,据考证,这首诗叫《蔽月山房》,是王守仁第一首流传千古的诗作。

王阳明:九月未出生,五岁不能言,取名有深意

似乎从此以后,他的父亲也明白了他的意图,便带着他去荒沙大漠感受。王守仁的心像是得到了极大震撼,他突然开始萌生了想要去沙场征战为国家出力的念头。他对王华说:“我已经写好了给皇上的上书,只要给我几万人马,我愿出关为国靖难,讨平鞑靼!”

那个时候他也不过15岁,显然王华沉默,犹豫了。不过很快他便醒过来,照着小守仁就打过去说他太狂,于是这个保家卫国的念头就到此为止。不过,王守仁哪里是安安静静就此作罢的主,他后来对王华说要做圣贤,这让王华很是一惊,大笑不止。他还常常以诸葛亮自喻,决心要作一番事业。

王阳明:九月未出生,五岁不能言,取名有深意

于是他刻苦学习,学业大进。骑、射、兵法,日趋精通。随后考取进士,授兵部主事。当时,朝廷上下都知道他是博学之士。在做了三年兵部主事,因反对宦官刘瑾,还曾被廷杖四十,谪贬贵州龙场驿丞。

在前往龙场途中遭遇种种波折,最后在龙场悟道。刘瑾被诛后,任庐陵县知事,累进南太仆寺少卿。那个时候,王琼任兵部尚书,他以为王守仁有着非凡能力和才华,将守仁荐举朝廷。而后他上马治军,下马治民,文官掌兵符,集文武谋略于一身,作事智敏,用兵神速。以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宸濠之乱”拜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

王阳明:九月未出生,五岁不能言,取名有深意

嘉靖六年,又被派总督两广军事,后来因为得了肺病,上疏想要回去,于是在归途中江西南安舟中去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