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用合理饮食对抗肿瘤

 邂逅众生 2017-05-03

如何用合理饮食对抗肿瘤

受访专家:石汉平,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普外科/

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病率更普遍、影响力更严重,机制更加复杂、治疗更加困难。这是一个现实。

另外,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生存期短,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不能耐受放疗、化疗及手术,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治疗的并发症或毒副反应更多,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对治疗反应不敏感。当然也因此会影响疗效。

对此,石汉平教授呼吁,营养支持应该成为独立于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生物治疗,支持治疗,姑息治疗等手段以外的一项专门治疗手段,应该成为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核心部分,应该成为肿瘤患者最基本、最必需的治疗措施!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来呼吁和研究营养问题,正是多年临床经验所需和所致。石汉平说,肿瘤患者的营养包括家庭日常饮食及医院的专业营养治疗两个部分。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人会更在意食物的口味,而对于加工方式很少关注。石汉平教授对此强调,一定要合理加工。

“食品加工方式推荐微波炉及气蒸,不推荐水煮、烧烤、煎、炒。水煮会破坏大量水溶性营养素,高温烤、煎及炒会产生苯并芘等大量有害或致癌化学物质,以合理的温度进食食品,避免过冷过热。”石汉平说。

另外,合理搭配谷物食品。谷物包括(大、小、黑、燕)麦,大米,玉米,高粱,黍等。它们含丰富的维生素,抗氧化物及多种抗肿瘤物质如酚酸、生育醇、肌醇6磷酸‘木脂素等。

由于谷物的微量营养素在加工过程中会严重破坏,所以谷物不宜精加工,米糠中含有大量Wit.B1,麦麸中含有大量Vit.E。 提倡食不厌粗,粮不厌杂,粗细搭配,吃百家饭,品万家菜。

美国癌症学院推荐每日5份果蔬(相当于5只水果,如一只苹果,一个橘子,一根香蕉等,或500g蔬菜)。

深绿色及黄色果蔬植物化学物含量最为丰富。所以,最好饭桌上的颜色尽可能的丰富,对此,石汉平表示,所谓的要求就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十字花科蔬菜,姜,绿茶,草莓等均具有良好的抗肿瘤生化特性。

十字花科蔬菜包括,萝卜类;水生蔬菜类;白菜类:小白菜、菜心、大白菜、紫菜薹、红菜薹等;甘蓝类:椰菜、椰菜花、芥蓝、青花菜、球茎甘蓝等;芥菜类:叶芥菜、茎芥菜(头菜)、根芥菜(大头菜)、榨菜等。

风行一时的保健品最喜欢瞄上老年人群,同时也会给肿瘤患者极大的幻想。

对此,石汉平表示,对于肿瘤患者,不推荐常规补充保健品,而是推荐以增加果蔬摄入量补充植物化学物。

如何用合理饮食对抗肿瘤

石汉平建议:“水果、蔬菜生吃更好。”

有些患者即使住院后,也还会抱怨医院的饭食不合口味,经常会到医院周围叫外卖。

石汉平强调,另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防止食品细菌污染是肿瘤患者的第一食品安全要求,在放疗、化疗引起的医源性免疫抑制期间尤为重要。

石汉平表示,食品安全准则,包括:洗、分、滤、冻。比如“洗”,大小便后、食品准备前、吃饭前认真洗手。认真清洗各种物品、任何接触生肉如鱼、禽及鸡蛋的物品均须彻底清洗。比如水果、蔬菜要泡洗;比如“分”,将生食与熟食分开。家庭中一定要有两块砧板、两把菜刀。比如“滤”,保证家庭饮用水的清洁,推荐使用过滤器。比如“冻”,将食品低温(<4>

俗话说,每餐少吃一两口,轻松活到九十九。而节食限制能量,对患者也是有一定好处的。值得注意的是,减少热卡摄入应以维持机体正常营养,正常体重为前提;减少热卡摄入不是饥饿,饥饿只会导致营养不良,缩短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石汉平表示,严格区分节食与饥饿。节食的方法是:每顿减少而不是断食。

还要注意增加蛋白质。石汉平表示,健康成年人每天需要的蛋白质:0.8-1.0g/kg/d;老年人,肿瘤患者每日摄入蛋白质应该达到健康成年人1.2-2倍,每天2个鸡蛋。动物蛋白质优于植物蛋白质,不应该不吃肉。要提倡荤素搭配(荤20-30%,素70-80%),比如1两(50g)瘦肉含蛋白质12.5g,1个鸡蛋(50g)含蛋白质约7g。

少吃红肉,少吃加工肉,多吃白肉,每周推荐白肉2-4次,每次50-100g(1-2两)。值的注意的是,少吃≠不吃,多吃≠全吃。石汉平教授表示,不主张患者全素食。

石汉平强调,要辩证对待脂肪,需要知道的是,植物油好于动物油;水生动物油好于陆地动物油; 多年生植物如茶油,橄榄油好于一年生植物如玉米油,菜油。对于肿瘤患者来说,肿瘤患者应适当提高膳食中的脂肪含量,所谓生酮疗法。 N3脂肪酸(鱼油、胡桃油、亚麻籽油)、N9脂肪酸(橄榄油)值得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