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所创办仅3年的学校为何能脱颖而出,成为很多小学学习的榜样? | 名校剖析

 uczc68 2017-05-03


在青岛,有这么一所立新小学,2013年9月刚刚挂牌成立招生时,只有40个孩子、12个老师,就连招生都是“借”别的学校的老师在板房中进行的。但是在短短的三年半时间,这个年轻的学校却摘下了不少奖项,在2016年APRC中国区总决赛中获得一等奖,且在山东省机器人大赛、青岛沙滩绘画大赛等比赛中多次获奖,学生们自信、好学、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在全课程教学展示中,所有来参观的校长们都赞叹不已。


那这所学校的老师们到底变了什么魔术?立新小学的全课程到底是怎么实施的呢?

 


(视频说明:这支名为《我很棒,我还可以》的小视频让来参加“新学校香山训练营”的校长们忍俊不禁。原来这是立新小学的主题课《做最好的自己》里老师们给孩子们精心设计的一个教学小环节,通过每天进门时创意式的自我认识和评价,让孩子通过每天的自我反省,获得更大的进步。)


“作为一所2013年开办的新建学校,我们希望打造一个民主、开放、自由的,适应学生未来发展的教育生态场,2014年我们选择了全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全课程是以跨学科的主题式学习为引领,打通学科间的壁垒,实现学习的综合化。在全课程理念下实施的跨学科主题式学习让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改变,让学习真实发生。”王春洁副校长说。

一草一木皆是教育

 

小珍珠班里来了只“珍珠兔”

小珍珠班的孩子们大概永远忘不了在上《我的动物朋友》系列课程时,班主任王老师带给全班孩子的惊喜。


这一天,孩子们陆陆续续来到教室后,王老师一脸神秘地告诉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神秘的礼物”。

 

一只小兔子!

 

教室里顿时沸腾了!

 


课间及中午,老师让孩子们喂兔子吃菜叶并认真观察。孩子们被小兔的可爱模样逗得前仰后合。

 

王老师问孩子们:“怎样才能留住今天的美好回忆呢?”

 

许多孩子争着喊到:“我们要写日记!”

 

小兔子让写日记成了孩子们内心最想做的最乐意做的事情,这是自主表达的良好开始。于是,老师带领同学们用下午第一节课的时间观察记录,交流出一些生动贴切的描写珍珠兔的句子,那个下午,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

 

最令孩子们高兴地事是和小兔子的周末约会。

 

每周,表现优异或者有进步的孩子被允许将小兔子带回家照顾,因此每个孩子都为带珍珠兔回家而努力着。

 

第二个星期带小兔回家的是姜浩宇,她在上一周的《我的动物朋友》闯关比赛中获得了好成绩。

 

两天后的周一早晨,姜浩宇妈妈发来的短信说道:“王老师,珍珠兔已经安全的到教室了吧?经过这两天,我发现了孩子身上以前没有的闪光点。比如,原来她在电梯里闻到异味都会捂鼻子,现在居然每天不止一次的给它清洗大小便。除非有写日记作业才会写日记的她,昨天晚上居然对着兔子写了一篇日记,每天都需要妈妈叫起床的她,今早上我们还没起床,她却已经起来喂小兔,给它打扫卫生……谢谢老师帮我们挖掘出孩子的潜力,让我们对她刮目相看。谢谢。”



后来珍珠兔不小心摔断了腿,孩子们自发制作募捐箱,捐钱为珍珠兔看病。

老师趁此机会又给孩子们开了一节关于“爱与责任”的主题班会,孩子们纷纷展示自己对爱的理解。

 

王老师感慨说:“也许,教育就是这样,当你倾注爱心,为孩子们营造全新的生活氛围,挖掘一个又一个的教育契机,给孩子们空间和自由,教育便这样发生了,没有说教却沁人心脾……”

 

草木染——从一篇课文变成一场活动



在今年的三月末,珍珠班和蜜蜂班的孩子们进入了“指尖上的春天”课程单元的学习。课文《草木染》激起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于是由此而来的“草木染”周在孩子们的努力和老师们的配合下开始了。

 

首先,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探究如何提取草木食果蔬中的色素、如何才能达到更令人满意的染色结果,并将探究的结果写成报告,接着美术吴妍妍老师的专业指导,结合现代的染制技术对衣服、围巾、背包进行了扎染,让孩子们进入了另一个奇幻多变的扎法世界:螺旋扎、同心圆、条纹扎……




春日的阳光格外明媚,孩子们兴致盎然地来到藤蔓缠绕的长廊,开始染布。孩子们把亲手提取天然色素——苏木、桑葚、胡萝卜等,染在扎好的衣服、围巾、背包上。老师们也带着孩子将现代的染制技术加入其中,用染剂和固色剂让颜色更加艳丽。

 

制作完成后,草木染的T台秀环节,更是让孩子们嗨翻全场。


三次“推墙运动”,教室大变样!

立新小学的王剑平校长在“新香山训练营”上说:“我们要做有生命气息的教育,教室就是孩子们的生长点。”


立新小学对于课程改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教室进行改造。

 

第一次推墙运动:多功能活动教室



2014年3月,立新小学开始推墙运动。首先“推”的是孩子们的教室。将两个60平米的标准规范化教室打通,构建出一个融图书阅览、多媒体浏览、休闲活动功能为一体的复合活动教室。

 

为什么这样做?

 

这样做能够让学习资源变得触手可及;能够更好地开展游戏式参与体验;能满足孩学生课堂之外自主发展的需求。

 

教室要成为孩子们最喜爱的乐园。

 

教室里,一面是U型摆放的课桌椅,墙上是一个展示的展板,贴着孩子们的照片和自己动手设计的图案。另一面,是一个很大的活动区,地下铺着地毯,毛绒玩具很随性地摆在各个角落,小沙发可以坐两个孩子,涂鸦板上是孩子们随手画的还没有来得及擦的火箭,还有使用很方便的收纳盒,窗口则摆放了一排排绿色植物……

 

东莞市望牛墩多维学校的周兴福校长在参观完孩子们的教室后感慨说:“感觉每一个教室都像孩子们的家一样,教室很自然,也很让人感动。”

 

第二次推墙运动:开放式阅览空间

全课程理念强调儿童阅读的重要性。为了扩展孩子的阅读空间,立新小学开启第二次推墙运动。

 

学校把阅览室从行政楼搬到了教学楼——搬到了离孩子最近的区域:将教学楼一层原来的两个综合教室被打通,改造成200多平米的学生开放阅览区,命名为“一号教室CLASSROOM  NO.1”。



教室不再是封闭的空间,也不再仅仅是图纸上规划的场所。教室不再以空间的尺度为标准,而开始以学生是否发生了学习为标准。

 

第三次推墙运动:开放式创客空间

全课程强调学科融合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立新小学在前两次改造的基础之上,开始了第三次推墙运动。

 

学校将教学楼内原有的科学教室和综合实践教室进行整合,也就是三个功能教室整合为一个300多平米的开放创客空间。在这里,孩子们即可以进行科学实验,也可以进行智能的拼装,可以一站式完成学习任务。整个创客空间教室由四个部分组成,有创意车间、3D打印、乐高拼搭,还有智能机器人制作。



难道学校不担心开放空间的教学设备被孩子破坏吗?

 

“我觉得习惯是由环境来塑造的。孩子们见惯了这些,也有了小心使用的习惯。因此,不管是开放阅览室,还是创客教室,还是美术馆,都很少出现物品被破坏的情况。”王校长说。 

课程再造:做最有温度的教育

空间改造不是为了漂亮,是要通过空间的改造来引发课程的再造。王剑平校长说:“在立新小学,老师的潜力得以最全面的绽放。这种潜力的体现首先就体现在课程的再造上。空间的改造打开了老师的思路,也让更多的课程开始在校园中诞生。”

 

带有情感体验的学习

王春洁副校长说:“没有情感体验的学习不能算作真实自然的学习,我们注意到让学习自然发生必须关注到学生的情感认知。在主题式学习的实施中我们特别强调个体的体验,通过设计一个又一个的主题学习,让他们参与其中。我们努力让教室里的学习与外面真实的生活世界相联系,大自然、海洋馆、动手创造、游戏竞技都是孩子们的成长天地。”

 

春天来了,立新就为孩子们开设了春天课程。通过多感官、多维度,使用不同的方式接触、融入春天。在“春天”的主题学习中,孩子们在“播种梦想”的开启课上,孩子们把种子连同自己的梦想一起播撒;


在“寻找春天”的课堂上,孩子们把课堂搬到了校园里,迎着春风吟诵春天的诗,寻找校园里的春天,学写观察日记;在“放飞梦想”的实践课上,孩子们百米长卷画风筝、巧手仿古做风筝、百花苑里放风筝。



开设小专题式学习

学习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天赋与本能,在跨学科主题式学习中我们把成人既定的学习还原为孩子的自然学习,为他们提供平等尊重的方式、参与体验的方式、协作探究的学习平台,组织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小专题学习。

 

每个主题都要设计一个开启课程,在开启课上师生除了要明确在这个主题下大家要共同学习和研究的内容,还要组织学生进行头脑风暴,确定小组的小专题研究方向,学生围绕主题进行个性化的合作学习。

 

跨学科主题式学习中的小专题学习从学生兴趣出发,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给他们提供了自由的学习时间和开放的学习空间,取得了个性化的成长效应。


(孩子们在海洋主题课程上的综合材料制作)



怎么开出受孩子欢迎的“必修课”?

为了进一步完善学校“立人”课程体系,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立新小学在每周四下午面向全体学生开设自主选修课程,实行混班混龄开课。

 

自主选修课程以长课为主要形式,注重的是个性培养和技能训练,在课程设置上力求体现学校“为每个孩子的学习而设计”的育人理念。先后开设了智能机器人、3D打印、小牛顿、纸模、长笛、萨克斯、童声合唱、主持人、创意美术、羽毛球、网球、足球等二十几门课程。要求孩子们每学年必须选修一门课程,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欢迎。



老师是课程的一部分 让老师成为他自己

作为一个公办学校,立新是如何培养老师的教育情怀,让老师更愿意做这些课程上的创新工作?王剑平的回答是:“不仅仅让孩子们自由生长,也要让老师们自由成长。我们要用教育理念来引导老师,不给老师做硬性要求,给老师们充足的空间,让老师能够自由发挥。”

 

学校的二号教室是教师开会、教研的场所,使用圆桌教研的形式,让老师们畅所欲言,自由发挥,让每一个老师的奇思妙想变为现实,让老师找到自己的位置。“最关键的是,我们要让每个老师都成为他自己。”

 

圆桌教研会上,每个老师的教学设计并不一定全是关于自己学科的内容。每个老师所传达给孩子的知识,也并不一定是很片面的单科课程。教研会上,老师们没有学科之分,更没有主科和副科之分,每个老师都能找到他的价值,每个老师都很重要。

 

“虽然从不包班到包班的教学模式改变,让老师的工作时间变长了,因为全课程改革,老师们在理念上也迎来了更大的挑战。”王春洁副校长说。

 

老师并不能只闭塞的停留在自己所教授的课程上,还需要有生活。“我们不能只要求孩子的学习要和生活相关联,其实老师更是这样。一个不会生活的老师,一定不会有好的教学创意。所以我们在提升老师专业素养的同时,尽可能的去提升老师的个人修养,并且引导老师读书。”

 

因此,学校里,老师的读书沙龙活动一直在进行着,甚至还开设了教师形体课。如果老师的视角变得开阔、素养得到提高,那么在潜移默化中带给孩子的东西也会和之前有所不同,这是我们要做跨学科领域学习所需要的。

 

老师王乐勤说:“作为一个从业多年的教师,全课程对我而言算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学科课程打破了传统的学科教学,一年设定很多不同的主题,然后结合主题的需要,从多学科的思维角度设计教学内容。这种新的课程教学方式,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也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和发展。因此,想要培养全才,首先必须成为一个全面的教师。” 

不一定是需要很多经费的教育,但一定是用心的教育

学校每一间教室的门、墙都被孩子们“打扮”得多姿多彩。远远看过去仿佛整个教学楼都在描绘着春天的图景和孩子们幸福充实的笑脸。老师们将孩子们上课时的作品进行简单的拼接,展示在教室里,或许并不精致,但每个孩子都能在作品里找到自己制作的那一部分,每个孩子都会觉得自己是属于这个集体的。


山东德州市实验小学校长苏霞赞叹道:“立新小学的教室空间体现出了教育的空间,也展现了立新对教育的理解。这是一种尊重孩子的教育,是更人性化的教育。”

 

在全课程理念下,跨学科主题式学习经过了近三年的实践与探索,孩子们在不同主题的引领下,每天都在尝试对新的学习内容的探究,学习方式的改变也改变了他们在学校的生活样态。

 

立新小学的教学模式诠释了对全课程的理解。安徽省合肥市六安路小学中铁国际城校区的金红校长感慨道:“这根本不是学校有没有资金的问题,而是校长和老师用不用心的问题。”





本文编辑 | 郭可畅

责任编辑 | 齐晓君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就给小编点赞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