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幽灵微课堂:私募基金那些事

 天道酬勤YXJ1 2017-05-03


今天和大家简单聊聊“私募基金那些事”。 广义的私募基金除指证券投资基金外,还包括私募股权基金。在中国金融市场中常说的“私募基金”,往往是指相对于受中国政府主管部门监管的,向不特定投资人公开发行受益凭证的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非公开宣传的,私下向特定投资人募集资金进行的一种集合投资。私募和公募是一对相对的概念,这样生涩的词汇经常让一些投资者产生误会。我们也通过几个方面简单对私募的概念进行梳理。

募集的对象:

公募面向的是非特定的对象,即对投资者身价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耳熟能详的余额宝,她其实就是公募基金的一种,风险可以忽律不计的货币基金被包装成了“宝宝”的样子。所以公募基金的最大的特点也就呼之欲出,投资门槛低,大家都可以参与。

而私募募集是面向少数特定的投资者(个人和机构)。 个人对于年薪和金融资产有一定的要求。所以玩私募的人,我们一般称为“高净值”人群。而且私募设置了非常高的投资门槛,一般都是100万起投。由于私募基金属于风险偏好型,这样就让大部分资金不足的普通投资者与较高风险的私募无缘。这样的高门槛,也使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大众群体受到了保护。

募集方式:

公募,顾名思义就是公开募集。而私募则通过非公开发售的方式募集。也就是和公募利用互联网,可以简单的把你要的金融产品放进”购物车”有很大的不同。私募的购买必须经过一套合规的流程,包括对前述的特定投资者的确认-》投资者适当性的匹配-》基金风险揭示-》合格投资者的确认-》投资冷静期。这也是最大程度的对投资者负责。

募集规模:

对于公募来说,规模上百亿很平常,所以对于公募基金经理每年收点管理费基本上就可以养家糊口。私募基金则规模则千万到上亿不等。由于规模小,这样有利于资金的进出,建仓成本也低很多。

投资限制:

公募对投资比例,以及投资和基金的类型匹配有严格的限制。例如,对同种股票有着10%的投资比例限制,然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不受限制,可以做公募基金禁止操作的衍生品和一些跨市场的套利。所以一旦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发现了一个价值被低估的股票,他们可以尽可能多的去买这只股票,这就促使了私募花更多的精力去做企业调研。

投资决策:

相比较公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在投资决策上也更占优势。比如,公募的研究部门发现一只有投资价值股票后,往往需要提交报告,开会讨论,风险控制部门审核再到投资总监做出决定要经过一系列流程,时间耗费很长,等做出了决定,投资时机也往往错过了。而私募则不用顾虑这些,发现了好的品种,他们能够更快地做出反应。

投资锁定期:

投资过一般理财产品的朋友,对锁定期一定不会陌生。在公募中,针对于个别基金的特点,锁定期各有不同。但是对于私募基金而言,则从募集期结束,一般锁定期为1年。私募基金经理一般在锁定期建仓,锁定期的限制保证了建仓过程的流动性,也为日后稳定收益打下良好的基础。

激励机制:

公募一般只收管理费,不存在激励效应,基本上是大锅饭的意思。而私募基金的利润来源主要是业绩收益的分配,给客户创造盈利越多,他们的收入越多,这也促使了基金管理者会想方设法地提高基金的收益率。

篇幅有限,完整音频等更详尽的内容可关注微信公众号“幽灵玩股”的深层次解读!

幽灵微课堂:私募基金那些事

无论是对我的节目感兴趣的,或者是有问题的,都欢迎大家关注我的新浪微博ID“幽灵礼物”或者微信公众号“幽灵玩股”进行交流,直接发私信给我也可。

典型的问题咱可以互相切磋,或者录制在节目里让大家伙讨论,回见您内。

幽灵微课堂:私募基金那些事

幽灵微课堂:私募基金那些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