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和《肌筋膜疼痛与机能障碍:触发点手册》,如有侵权请告知 文字内容为公众号原创,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 【往期回顾】 原发性痛经也叫功能性痛经,即不伴有盆腔器质性病变而发生的痛经。 到目前为止,大部分书上提到原发性痛经通常把原因归咎为内膜管型脱落(膜性痛经)、子宫发育不全、子宫屈曲、颈管狭窄、不良体姿及体质因素、变态反应状态及精神因素等。 以下提到的痛经默认为原发性痛经。
如果各位翻开《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就会发现关于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早已有记录。 宣老的原话是:“关于月经痛方面,我们现在大言不惭地讲,我们向妇产科医生表态,月经痛是我们软组织外科学范围之内的,至少95%是属于我们的。” 宣老当时提出了内收肌的紧张造成了耻骨附着点的无菌性炎症,从而影响了内分泌造成痛经。在治疗上采用强刺激推拿或者内收肌手术松解。 随着对骨盆和盆底肌肉功能以及筋膜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对于原发性痛经激痛点的总结已经相对完善。
除了宣老提出的内收肌群激痛点之外,其他附着在骨盆上的肌肉和骨盆的位置也是容易造成痛经的原因。
内收肌群 内收肌包括了大收肌、长收肌、短收肌、耻骨肌和股薄肌。这五块肌肉的紧张和激痛点容易造成X型腿,影响整个生殖系统的功能。 髂腰肌 髂腰肌的激痛点通常造成腰背痛和脊柱源性腹痛,但仍然会在部分病人身上表现为痛经。
腹直肌和锥状肌 这两块肌肉从上方直接附着在耻骨上,是常见的造成腹痛和痛经的肌肉。 骨盆位置和关节 骨盆是由前方的耻骨联合跟后方的骶髂关节连接在一起,如果肌肉上的激痛点处理完一段时间之后又出现新的激痛点,那就需要靠是不是有骨盆侧倾、旋移和耻骨联合分离、骶髂关节错位等问题存在,造成肌肉松解不彻底。
其他肌肉 附着在骨盆上的肌肉都有一定几率造成骨盆内筋膜张力增高(例如闭孔外肌),诱发痛经,虽然并不多见,但是在排查的时候应该尽量做到全面排查,防止激痛点重新活化。
处理方案 还是老话一句:找到治疗点,治疗方法仅仅是工具的选择!可以是针灸、推拿、针刀,也可以是激痛点注射。大家根据个人所擅长专业选择合适的方案来处理。
需要注意的 上述激痛点在男性身上常表现为夜间尿频、腹痛、腹股沟疼痛、性功能底下等问题。对于骨盆和相关肌肉更多的论述,推荐大家阅读《骨盆完全指南》(竹内京子著) 激痛点松解完之后,不要忽略体态、呼吸模式的纠正和盆底肌肉功能的训练,防止后期出现骨盆前、后、侧倾以及盆底肌过度松弛。 除了痛经之外,以上激痛点还会造成腹痛,笔者自己遇到过一例长期腹痛,经省级三甲医院外科先后诊断为慢性阑尾炎、慢性胆囊炎,之后建议剖腹探查的病人,最终通过松解耻骨肌和髂腰肌激痛点后治愈。 本公众号主张将传统中医治疗和现代运动康复技术深度整合,致力于传播现代运动康复技术,加深业内技术交流、帮助患者实现“健康生活、完美体态”。 如果对我们推送的健康科普和专业分享文章感兴趣,请动动您尊贵的手指,关注我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