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支气管炎属于中医的“咳嗽”范畴,其发病主要是由肺气失降引起,但与其他脏腑也有一定关系。小儿易为风热或风寒所伤,由于风寒、风热之邪由表入里,肺中津液化为痰液,痰阻气道,肺气失于宣肃,上逆为咳。如痰从热化,则为痰热咳嗽;痰从寒化,则为痰饮咳嗽;脾虚,痰湿内盛,上贮于肺,则为痰湿咳嗽。咳嗽日久不愈,则可致肺脾两虚或肺阴不足之症 1、祛风化痰方 [药物]制白附子、制南星、制半夏、地龙、白僵蚕各10克,陈皮 12克。 [用法]上药加水煎为 200 毫升,分 4 次口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 42 例,显效 24 例,有效 14 例, 无效 4 例。 [来源]俞建庭,陕西中医 1992; (7): 292 2、止喘灵 [药物]射干、杏仁、茶叶各 6 克,炙麻黄、白果、甘草各 3 克,生姜 1 片,葱白 1 条。 [用法]每天 1 剂,水煎服。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50 例,痊愈 32 例,好转 15 例, 无效 3 例。 [来源] 李富汉,浙江中医杂志 1990; (3): 3、消咳喘 [药物]冰片、细辛、硼砂各 1 克,白术、僵蚕、防风各 10 克,黄芪、 白芥子各 30 克。 [用法]将诸药研成细末,加白面粉1把调匀,装入布袋内。穿时将布袋缚在背部,上面盖住大椎穴,下面盖至腰椎处, 昼夜穿用,直至病愈。凡 10 岁以内小儿急慢性支气管炎均可穿用。 [疗效]此方治疗小儿急慢性气管炎 50 例,痊愈 23 例,好转 24 例, 无效 3 例。 [来源]史存娥,等,浙江中医杂志 1989; (3) : |
|
来自: 昵称11739632 > 《气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