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年半夏汤(外台秘要) 组成:半夏、桔梗、前胡、鳖甲、槟榔、人参、生姜、枳实、吴茱萸。一般不用前胡,改用柴胡。 主治:痃癖所导致的腹痛、腹胀、肩背痛。多见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神经痛等。 腹形:不定,以中等至窄,平至瘦为多。 腹力:中等至软弱。 腹证:1、痃癖,左侧多见 痃为侧腹部肌肉拘急疼痛,癖为胸胁压痛、癖块。汉方腹诊所指的痃癖一般偏指癖。 癖属于广义上的胸胁苦满,但因为其具有比较鲜明的特点,不同于一般柴胡剂的胸胁苦满,故近来被汉方学界单独提列出来。 痃癖的特点,除胸胁苦闷外,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1)胸胁压痛、插入痛明显,且向胸腔或同侧肩甲放射。 (2)立位压痛明显,平卧位减轻。所以痃癖的腹诊常需要立位检查。 (3)有时可于胁下触及癖块。 (4)多仅一侧出现。 2、左腹直肌拘急。 以上两点为主要腹证,此外尚可见到以下腹证 3、心下痞·痞硬 4、心下或中脘振水音。 除腹证外,尚有以下几点外证是该方特点: 1、同侧肩背痛、同侧天宗穴压痛 2、足冷 相关方剂:本方与《外台》柴胡鳖甲汤(原无方名,由浅田宗伯命名,组成为柴胡枳实芍药苍术鳖甲槟榔甘草)同为痃癖之主方,区别在于本方更适合于痃癖引起的胁痛和肩背痛,而柴胡鳖甲汤更适合于痃癖引起的胁痛和腹中拘急疼痛。 腹证解析:本方病机为少阳部位痰、气、瘀、寒互结,更确切的讲是结聚于膈肌和腹肌,故表现为胸胁部和侧腹部的压痛、癖块。由于立位时重力作用,膈肌向下,故此时触诊压痛更明显。膈肌由颈5、6支配,因此膈肌的刺激可通过脊髓反射引起同样是颈5、6支配的冈下肌痉挛,引起肩胛部疼痛和天宗穴压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