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失信期限两年 超过不还咋办

 金宝信李伶 2017-05-04

2017年3月1日,最高法公布了《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的决定》,对2013年起开始施行的公布失信被执行人的司法解释予以修改,新规将于2017年5月1日正式施行。此次修改是为了进一步完善执行体系,但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设立期限的新规定却引起了诸多争议,本期【贺强律师团队】韩晖律师将通过研析新规的方式为大家答疑解惑。

看到最新的规范性文件,于是有不少人犯嘀咕:如果“老赖”一直想尽各种办法拒不还钱,那超过两年期限该怎么办?自己被动逾期的钱是不是就打了水漂?


甚至有一种看着“老赖”“红尘作伴活的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自己却处于“老天爷不下雨,当家的不说理----无可奈何 ”的悲凉境地。

新规速读

新规修改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纳入情形并针对不同情形设置了纳入期限。

2013年10月1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正式开始实施,但其中的规定并没有明确失信人的执行期限。


这就导致一旦被纳入失信名单就等于被判了“无期徒刑”,毕竟还是有部分“失信被执行人”是有能力有意愿还款并还了款的,被一棍子打死、没有改过自新机会确实比较不公平。


2017年3月1日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执行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相关内容如下:

新规研析

为失信名单设置期限是为了精细划分失信程度,并鼓励被执行人纠正失信行为,实质上并没有降低惩戒效力。相比旧规,我们可以发现以下两点改变:

  1. 新规给失信名单设立了期限,但不是所有被纳入失信名单的情形都有期限。若是因为有履行能力拒不履行而纳入失信名单的,没有期限

  2. 期限的普通规定是两年,但不是有期限的一律两年,满足一定情形时可以是三至五年。


期限的设置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是因为很多人都觉得给失信名单设定期限的规定使得失信名单的威慑力和执行力降低了。有人说这些“老赖”多可恨啊,只要没还钱,一直给他在失信名单上挂着不好吗?如果“老赖”们从此以后想尽各种办法拒不还钱,那超过两年期限该怎么办?熬过这两年,“老赖”们是不是又能策马奔腾,活得潇潇洒洒了?那么新规是否是对“老赖”们网开一面,而“老赖”们又是否可以借此钻空子了呢?


新规新旧对比

申请执行人

  1.  老赖纳入失信名单一般为两年

  2. 对以暴力、威胁方法妨碍、抗拒执行情节严重或具有多项失信行为的,可以延长一年至三年

  3.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两次以上,未发现有可供执行财产,且申请执行人或者其他人未提供有效财产线索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信息

失信被执行人(老赖)

  1. 失信期限从“无期徒刑”到“一般2年,最长5年有期徒刑”;

  2. 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或主动纠正失信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提前删除失信信息;

  3.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被执行人虽然可以免受失信惩戒,但仍然不能乘坐高铁、飞机,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

  4. 未成年人,人民法院不得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新规其他重要变化

1. 同时增加了案件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删除失信名单的规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被执行人虽然可以免受失信惩戒,但仍然不能乘坐高铁、飞机,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


2.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两次以上,未发现有可供执行财产,且申请执行人或者其他人未提供有效财产线索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信息


3. 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或主动纠正失信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提前删除失信信息。


4. 未成年人,人民法院不得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对于申请执行人来说,失信期限和执行查询次数的明确,意味着更需要与“老赖”斗智斗勇。平台提供以下几个方法供参考:


1、申请拘留


法院判决下来了,让法院直接查“老赖”财产执行,如果对方就不执行,在一般地区,可以由法警拘留对方当事人。


一般是一年一次,一次15日,最长30日。“老赖”这两年不还款,你每年努力一次,对方被拘留也不好受。


2、大棒配胡萝卜


调解,双方都退一步。一般地,法院会主持双方进行调解。比如对方欠你20万,说目前只能还18万。接受调解,最快速度拿到钱是上策。


3、催收不能停


催收有上门催收、短信/电话催收等形式,只要是合规合法的催收,时时刻刻能让对方“寝食不安”,这一剂“药”就不能停。目前第三方催收和本地催收公司不少。


4、设法延长失信期限


对以暴力、威胁方法妨碍、抗拒执行情节严重或具有多项失信行为的,可以延长一年至三年。一般来说,“抗拒执行情节严重”这一行为是可以有效利用的。


找一个有这方面经验的律师很重要,两年延长到五年,每年还有一个拘留期。


5、积极提供对方财产线索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两次以上,未发现有可供执行财产,且申请执行人或者其他人未提供有效财产线索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信息。


除非对方不上班不赚钱,或者失踪、去世、移民等,老赖的消费包括转移财产,总是有迹可循的。


6、追究刑事责任


既然对方破罐子破摔,那就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有能力还钱而拒不还钱;首先老赖必须具有拒绝履行裁判文书上确定的还钱义务的行为。拒绝的行为如殴打、捆绑、执行人员,抢走执行标的、砸毁执行工具、车辆;以暴力伤害、加害亲属、揭露隐私、破坏名誉等威胁、恫吓执行人员;转移、隐藏可供执行的财产、对执行通知置之不理或者躲藏、逃避等。


如果老赖在法院的判决生效后,为了逃避,隐藏、转移、变卖、赠送、毁损自己财物而造成无法履行的,仍应属于有能力执行,构成犯罪的,应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论处。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平台在此也奉劝老赖别抱侥幸心理,随着国家信用体系的逐步建立、完善,社会各个行业对信用的重视,失信的人将会越来越寸步难行。

老赖查询

权威免费的老赖查询、曝光、委托催收平台


只为共建社会诚信体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