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声音,时间上来判断要不要止咳

 随遇而安e0vm6i 2017-05-04

我们时常告诉妈妈,孩子咳嗽不用那么紧张,它只是身体的一种排病反应,咳嗽吃镇咳药只是压制住了咳嗽的这个症状,但是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反而可能会给身体带来更大的伤害。很多妈妈在学习之后,开始认同这个观点,学着当“后妈”不处理或者采取非药物措施,让“咳嗽”飞一会儿。


可是很多时候,孩子咳嗽不仅没有好转还可能加重了,于是带去看医生,医生一句”咳嗽那么久怎么才来?“当头棒喝令妈妈们很沮丧,对“咳嗽要不要止咳”更迷茫了。


那么咳嗽到底止还是不止?吃药还是不吃药?



首先看看咳嗽是什么?


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注意这是西医学对咳嗽的解释,与中医讲的咳嗽不是病是一种排病反应不谋而合。弄清楚了这一点很重要,奠定了我们要如何对待咳嗽的基调,至少从此以后不要谈咳嗽色变,你知道它并不是祸害,它是朋友,它是在为你拉响警报,告诉你身体内部有变化,正气与邪气在斗争。明白这一点,你就知道警报响的时候不是关掉警报,而是去寻找诱因,解决根本问题。如果你过早关掉警报,那你根本就是掩耳盗铃,那样正邪最终谁胜谁败你也不知道。


那什么时候可以不用管警报,什么时候需要我们干预了呢?


从部位、声音、频率来分:


如果咳嗽在咽喉,类似于清嗓子,声音较为短、清脆,偶尔咳一声,没有咽部的红肿疼痛,这种情况通过避风避寒以及饮食、作息来调整一下,多不会迁延;


如果喉咙红肿或者化脓、疼痛,则情况可能会相对比较负责,对于一般妈妈来说比较难辨证,则可以找靠谱中医面诊。


如果咳嗽在气管,发声的部位偏里,声音较为沉闷,没有痰,则可以观察着;


有痰,痰或可以咳出或咳不出,可以凑近孩子的气管听听。如果听到气管有呼呼的声音,说明痰没有排出,这种情况就需要想办法将痰排出;


如果凑近气管并没有听到呼呼的声音,这说明咳嗽时痰是能能自行排出的(有的小孩子不会吐痰,咳出的痰直接吞肚子里了,这并不影响),如果孩子这时并没有其他不适,咳嗽的频率也不是很大,就可以观察着;如果痰多咳嗽频繁则需要采取干预。


如果咳嗽在肺部,声音多数是沉闷,就好像声音发不出来、咳不上来、没有力咳的感觉。如果患儿此时痰少,或者没有痰,多数是“空”、“空”声的咳。通过观察,很少有孩子一开始就咳嗽在肺部的,这种多是生病后恢复期或者迁延期的多一些。这时家长需要看看孩子呼吸时胸部起伏大不大,然后用耳朵贴近胸口听听声音。如果胸部起伏不大,呼吸声音均匀,没有听到很大的杂音,不伴随发热、精神状态差等可以暂时观察;如果孩子胸部起伏比较大,听音声呼吸音比较重,或者伴随精神稍差、发热等这时需要带孩子找医生看看。


从咳嗽时间上来说:



如果白天咳嗽多,多是外感,可以参考以上决定是否就诊;


如果是夜间或者睡醒后咳嗽严重,多与脾胃积食有关,这样的发病多会因为外感诱发,通常发病后如果外感不重,则可以通过避风避寒以及饮食来调整,不用太担心。


如果运动后咳嗽或者长期阵发性咳嗽,多提示患儿脾胃弱一些,或者是饮食或者是病后用药、调理不当有关,这种先通过分析孩子的体质以及饮食生活习惯着手调理;如果问题一直存在,可找医生面诊排除一下有没有其他问题,如果没有就不用太过在意这样的咳嗽,随着孩子的成长,会渐渐消失的。


有的孩子咳嗽时会呕吐,或者剧烈咳嗽时有干呕的现象,这种往往与小儿横隔发育不完善有关,不用太过惊慌,观察着就好。


我们说止不止咳,其实是在说当身体发出以咳嗽作为提示的警报后,我们要不要对体内的正邪斗争做出干预。我们知道,如果正气很强或者邪气并不盛,那么我们的不用干预的,让他们自己斗争一下,最终邪气会退去警报也会解除;如果正气相对不足或邪气比较盛,那么就需要我们外界给予正气一些支持,让它抗邪外出。记住正邪斗争需要时间,同时也跟孩子本身是否强盛有关。



文:杜阳

编辑:郭莎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