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继简析《石门颂》结构动态处理 | 三品课堂

 昵称42635521 2017-05-04

《石門頌》簡析 

张继 · 篇

  ◆ 本季三品课堂由三品美术馆携手“正书六家”:王友谊、王学岭、刘颜涛、张建会、张继、管峻六位老师,共同推出,每周三晚八点准时与您见面。大家还可以订阅书法权威媒体《书法》杂志、《书法报》,获取更多精彩教学内容。


第六集

简析《石门颂》结构动态处理


△本集主讲人——正书六家·张继



欹侧取势 参差错落 以曲破直





沧海遗珠

学习建议补充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欹 侧 取 势



说 明:

      “”字是利用动感的手段来处理的。这个字本来是可以写得很平正①,但是我们发现第一笔的“横画”②在书写时倾斜了一点,最后一笔“竖画”又加长了,这样一来就造成这个字有种错落感和生动感。



说 明:

      “”字的两边①、②都是竖画,它本身是左右对称的比较稳定的结构,但是在处理的时候有意识往左下角倾斜,包括最后一笔的“短竖”③书写轻灵,也有向左飘的趋势,这就使整个字增加了生动性,给人很灵活的感觉。



说 明:

      “”字本来是左右对称的结构。 “門”是象形字,在篆书里它的两边是非常对称的,也是可以写得非常稳定的。但是现在我们为了表现出生动性,把最后一笔的“竖”①写得比较长,并且在书写过程中还增加了一个动势,这样的处理手法就使这个字产生了很强的动感。



说 明:

      前面我们看过的这个“”字,它的“竖画”①是在这个字的中间,并且比较垂直,使得这个字在视觉上比较稳定。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其它的横画、竖画增加了动感,造成整个字在势态上“由静求动”。



说 明:

       “”字上方的“点”①在书写时并没有放在正中间,而这一点本身又属于“上浮点”,并且带有弧度,这些处理方式都是生动的表现。再加上这个字的整体构成并不是上下完全对应,也给它造成了一定的动势。相对来说,这样结构的字都是可以写得很稳定,但是我们完全可以使它在稳定的同时增加动态。


参差错落


说 明:

      在处理“”字的时候,我们有意识地把右半部①向上提,形成错落,这就在视觉上增加了字的动态。



说 明:

      “”在书写时把左偏旁“山”①往上提,形成错落,与上个字同理。


以 曲 破 直



说 明:

      我们看这个字,宁静的“”。它上面的点画很稳定,“宀”中的“横勾”①在隶书中一般写成“横折”,往下折笔。这一笔在书写时,用笔非常放纵、非常洒脱并且很有汉简的意趣。“寧”在结构处理上通过许多手段来制造动感,首先在“宀”中“横折”“以圆破方、以曲破直”;另外宝盖头下面的这一笔“短撇”非常有意思,它突破了宝盖的范围。

     

     在正常情况下这一笔应该是在宝盖头里面含着的,而它有意识地突破,这也是表现生动的一种手段。另外最后一笔的“竖折”并不是垂直向下,它有一定的倾斜,再加上这一笔方折出去,与右上角的圆形成了一种对比。

     

     这个字整体看上去有向右下倾斜的态势,但是并不是很过分,也保证了它的稳定性,静中求动。


综 合 应 用




说 明:

      “”字的这一点也是“上浮点”①带弯钩。这样书写本身就很生动,“宀”右边的勾画也写成了具有动感的“短竖”。关键还要看下面 “横折”这一笔中的“横”,我们知道隶书在书写时通常是“横平竖直”,在这里却非常有意识地向右上角倾斜②,接着出现的折笔又把它压了过来,然后几个点画的处理又比较稳定,最后整体看上去这个字形态非常优美,非常出彩。




说 明:

        “”字本来左偏旁是由“横、竖、横、竖、横”这五笔组成,每一个笔画在正常情况下书写时都是平正的,组合效果也应该是很稳定的,但是它用了动感的手法,几乎没有任何一笔是真正的“平”和 “直”。总体来看左半部分和右边半部分又形成了一种态势的呼应,使得左右两边在视觉上比较稳定,又在稳定当中取得了很好的生动效果。



说 明:

       “”字在书写时省略了笔画。字帖中“礻”的“短竖”①实际上更短一点,这样的处理就是让左右形成错落。此外右上角“曲”中的“横折”②又向右上倾斜,并且字中的竖画也各有不同程度的倾斜,几乎没有哪一笔是特别的直,或者特别的平。它从笔画本身就做了调整,在结构上也有一些调整,这都是变化的手段,使得这个字有一种生动的姿态。



说 明:

         同样,我们看这个“”字,它也是有意识地增加错落。左半部往上提①,使左半部的最高点高于右半部的最高点,而左半部的最低点也高于右半部的最低点。这种处理手段也就拉动了左右两边,但它把握了一个度,并没有过分地夸张。



说 明:

      现在我们再示范一个上下结构的“”字。这个字我们在分析笔画的时候曾经做过示范。“書”本身的笔画全部由“横”和“竖”组成,在字形上属于稳定的结构。但是我们看古人在处理这个字的时候,大胆地夸张了它的动态,使之形成了在稳定的基础上具有生动性的效果,增加动感的同时也增加了情趣,真正体现出了它的艺术性。

这 不 是 全 部 教 学 内 容


这节课我们分析了《 石门颂 》结字的动态处理 。接下来的课程中 ,将继续分析石门颂》结构的综合处理手段


观看学院内部独播视频在“三品名家”订阅号后台回复关键字“入学+主讲人姓名”,加入三品学院。


 课程回顾    温故知新


张继简析隶书摩崖经典《石门颂》 | 三品课堂 

张继解析《石门颂》中的点画与竖画 | 三品课堂 

张继解析《石门颂》中的竖画与撇捺 | 三品课堂

张继解析《石门颂》中的钩画与折笔 | 三品课堂

张继简析《石门颂》结构静态处理 | 三品课堂



三 品 学 院



作为美术馆,我们有机会直接与老师面对面,因此可以了解更多,收获更多。在收获的同时,我们希望能将所得,分享给同样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们。更希望大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能将你们的感悟传播给更多的人,用你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激情去感染和影响周围的人。

所以我们创办了三品学院。

书法练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递进的修行过程。无论你是多年沉浸墨海的专业选手,还是初来乍到的书坛新秀,在进入三品学院后,都将会是全新的开端。在这里,我们为学员们安排了系统的学习课程,处于不同的学习阶段,课程设置也将有所区分,随着层级的上升,我们也会整合提供更多的指导以及线下活动的特权。希望大家在每个阶段都能坚持练习,三品也将陪伴学员们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三品学院目前分为:

张建会“《礼器碑》与《张迁碑》隶书班(点此处观看教学视频)

张  继“《石门颂》隶书班(正在火爆招收学员中)


如何入学

关注三品名家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