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在曼谷36小时,发现一座北上广之上的创意之都?

 小毛毛哥哥 2017-05-05

Alice快被气炸了。

从曼谷素万那普机场出来,要到湄南河边的千禧希尔顿酒店,不知不觉却被出租车司机带着兜了几个圈子。

夜幕下的曼谷灯火通明,心急如焚的Alice却决定明天一早开完设计沟通会,就逃离这座陌生的东南亚城市。

“让我下车!谢谢!”

既然司机听不懂英文,她索性用母语大声呵斥。

这一句司机倒是领会了,左侧靠边。“突!突!突突突!”几辆摩托车呼啸着飞驰而过,Alice竟怀念起国内“温顺”的电瓶车。

站在路边,拖着行李箱,Alice望了望远处在湄南河边缓缓转动的Asiatique Sky摩天轮,又看见路边的泰国传奇老国王普密蓬的大幅画像——去年10月,享年89岁的老国王去世后,曼谷街头挂满了民众悼念他的画像。

正出神,一辆粉红色出租车靠过来,车窗摇下,是一名年长的司机,竟然来了句标准的美式英语:

Hey, can I help you?

她鬼使神差又上了车……

从后座看去,老司机穿着一件白色短袖衬衣,皮肤黝黑,精神矍铄,熟练地打着方向盘,还跟Alice攀谈起来。

“第一次来曼谷?”

“来过,小时候跟爸妈旅行。”

“去过哪里?”

“还记得大皇宫、四面佛、考山路,还有芭提雅……”

“哈哈,现在的曼谷已经很不一样了呢。”

“哦?”

说来奇怪,来曼谷之前,朋友给Alice强烈推荐了三个刚开不久住宿空间:

Cacha Bed Hostel,

Bangkok Tree House,

Sala Rattanakosin。

一个老建筑改造项目,一个与大树缠绵的玻璃树屋,一个湄南河边的精品酒店,尤其是那个“树屋”,光看照片就让设计师Alice陷入遐想之中,“这是我记忆中的那个曼谷吗?”

“喂,你一定要去多看看曼谷的创意空间啊!曼谷这几年文艺得不得了。”

“哦?”

“你觉得,Bangkok Tree House怎样?”Alice问。

老司机竟然知道这个树屋,不仅如此,一听说这里,他就像打开了话匣子,开始讲述他眼中的文艺曼谷。

从BACC曼谷艺术文化中心到The Jam Factory艺术区,再到Thong Lo创意街区和那附近的The Commons社区中心……

Alice怔怔地听着老司机的讲述,将信将疑。夜幕下的曼谷,就像披着一层若隐若现的黑纱,果真如此文艺?

这大概又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出租车司机套路”吧,他们口中的世界永远那么离奇,其实皇城根下的北京司机恐怕更胜一筹。

第二天上午开完会,Alice原计划乘晚班机返回,周末还约了朋友一起练瑜伽。

热带城市从不吝惜阳光和热情,Alice渐渐被这座城市里五颜六色的出租车和建筑外墙所吸引。从大街上各色人种的比例和遍布的英文招牌,很容易判断出这座来自“第三世界”的城市,其国际化程度已在国内的北上广之上。

动身前她突然想起,前晚下车时老司机给了她一张A4大小的纸,说是自己最新手绘的“曼谷文艺地图”。接过来也没细看,匆忙说了声谢谢。

从手包里翻出这张地图,一眼看到湄南河。这条泰国第一大河从北而来,在曼谷汇入大海,Alice的视线从河边的千禧希尔顿酒店缓缓移动。

咦?旁边就有个星标目的地:The Jam Factory。

The Jam Factory(果酱厂)原有的厂区布局、外部斑驳的墙面和内部的木结构都得以最大限度保留,现在的空间功能是建筑师事务所、泰式餐厅、咖啡店、书店、小画廊和家居艺廊,靠近湄南河畔,却又藏于一片居住区里。

Alice从介绍中得知这个DBALP建筑师事务所的主人就是泰国知名建筑师Duangrit Bunnag,The Jam Factory正是他的代表作。

这个区位并不算曼谷的繁华地段,但仍有很多人在咖啡区享受下午茶时光。

建筑师Duangrit Bunnag花费 2 年时间,找到这片荒废 30 多年的工业厂房与仓库,亲自动手翻新此地,再将事务所从曼谷市区迁移而来。

今天,更多人似乎追随着他的脚步来到这个“果酱厂”。

在国内每到一座城市,Alice就会前往那里的创意区。北京的798、上海的田子坊、广州的红砖厂、成都的东郊记忆、杭州的LOFT49……都最终流于一种游客景区化的尴尬局面。

The Jam Factory让她感觉到一种更为植根于本土的创意区,人们是真正生活在这里。

更为地道和精致的是,这里也有介绍文艺新潮的同名免费杂志供公众取阅,据说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末还会举行市集。

原来这里生产的不是果酱,而是设计和创意。

Alice慌忙重新审视这张不起眼的“曼谷文艺地图”,几分钟后她改签了机票,决定在接下来这个周末里,重新走读这座“不起眼”的东南亚城市。

“周日晚上回,去掉休息时间,嗯,还有36小时。”

从The Jam Factory的下午茶中回过神来,她赶往下一个星标目的地:Hubba-to。

Friday, 5:00pm

“哇靠!这个空间在Pintetest上看到过很多次耶!”Alice才发现2017ArchDaily上榜的唯一的室内小空间就在曼谷。

蓝色管线、蓝色灯头就像电路板或脑回路一样,在空间中肆意蔓延开来。

Hubba是泰国最早的联合办公平台之一,由Amarit与Charle Charoenphan兄弟在2012年创立,而Hubba-to的创意灵感源自于Hubba的网络状标志图形,设计师将其演化为有趣的空间元素,蔓延穿梭于一至二楼,从而形成统一的视觉空间。

空间设计中令人头疼的管线,竟然变成了最合适的创意元素。

最早于2011年4月向纽约创业人士提供服务的WeWork逐渐走热,如今WeWork已蔓延到全球多个城市,包括2016年11月在上海开幕的“中国旗舰店”。

国内近年涌现出众多联合办公空间,然而Hubba-to的空间设计创意,着实让熟悉设计领域的Alice眼前一亮。

空间的创意设计在联合办公空间中占据怎样的地位?为什么国内的联合办公空间总是不够精致?来曼谷之前,Alice并没意识到会在这里产生这么多关于创意设计的反思。

住惯了星级酒店的她,在周五的晚上享受了湄南河边的另一个选择:Bangkok Tree House,感受到在之前的希尔顿完全体会不到的自然和宁静。

Saturday, 10:00am

周六一早,Alice从那张文艺地图里选择了最大的一座美术馆:BACC曼谷艺术文化中心。

到一座城市,先看看她的美术馆。艺术永远是一座城市的创意源泉。

七层楼在中央螺旋上升的中庭完成贯通,从上看下去,像人的眼睛。在不同楼层的展览里,有当代艺术领域前沿艺术家的作品,还有一层楼的展览专为纪念老国王而设。

泰国民众对老国王的爱戴,从每一幅作品中自然流露。

老国王在位70年,世界历史上最久;财富300亿美元,世界上最富有的君王;任期内平息政变20多次,爱民如子,几乎成为泰国的神之存在。

然而他确实又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文艺人士,热爱各种文艺,爱弹钢琴,是一名摄影师……曼谷和泰国的文艺细胞,也许很大程度归功于这位老国王。

令Alice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微缩模型,用多个老旧的收音机组装而成,布置了各种呈现泰国民众生活的微缩场景,很多小人捧着从胸口长出来的“花灯”,面容流露着哀伤,表达着他们对老国王的怀念。

Saturday, 1:00pm

BACC的街对面就是Siam Discovery,这是一个综合体,也是一个生活方式体验空间。Siam其实是英语对“暹罗”的称谓,而“暹罗王国”是中国对泰国的古称。

喜欢K11的Alice,自然不会错过这个邀请国际当红设计品牌Nendo(日本设计师佐藤大创办)操刀的创意空间。于2016年5月底重新开业后,Siam Discovery备受关注。

Nendo最近几年的出镜率颇高,不得不让人对其创始人,日本设计新星佐藤大充满好奇。出生于加拿大,从小接受美式教育,10岁后回到日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在他身上,既有欧美人的商业思维和设计表达,也具备了日本设计师对于生活的极致追求。原来他也来曼谷施展拳脚了?

在这里,除了有曼谷唯一的Issey Miyake 和COMME des GARCONS店,二楼还有各类买手店,从轻奢到一线,从三四五楼还能找到更多新兴设计品牌。

从四楼的天桥通往Siam Center,Alice在那里找到了美食。

Saturday, 3:00pm

Alice从手中的地图上看到一个醒目的色块:Thong Lo街区。

从捷运BTS的Thong Lo站出来,Alice从一个不起眼的街口出发。连同与之交接的数条巷子,这个街区让人感受到了难以在国内看到的城市设计,关于色彩搭配、新旧碰撞、空间创意。

街对面低矮的新老建筑就像一张张天然的配色卡,让Alice耳目一新,“这条街太棒了!”也许在国内还有很多人以为曼谷是一个满是寺庙,人口密度高,嘈杂的中转城市,但在悄然之间,它正在完成华丽转身。

在这里,Alice看到了好多之前在Instagram上看到的“网红店”,原来那么多来自全球的创意爱好者都已造访这里。

Thong Lo的其中一条小巷通往了更为神奇的The Commons。

Saturday, 5:00pm

在国内还在为“小区是否应该拆掉围墙”争执不休时,曼谷已经有了The Commons这样新潮的社区“邻里中心”,或者说是一个小型生活方式体验中心。

首先是其建筑结构让人豁然开朗,入口、中庭与下沉广场连成一个巨大而通透的公共空间,整体充满了社群理念和公共化意志。

答案其实已经写在了这座建筑的墙上:

“我们的首要目的是建立一个社区,其次才是商场(Our intention is to build first a community, then a mall)”。

混凝土与大量植被的结合,营造出灰空间的半户外感觉,一二层巨大的开放式公共空间拥有渐进式台阶和坡道,采用木塑复合材料替代木板,用花草树木装饰,像一个后花园,餐厅和零售店置于花园中。

社区感在The Commons举办的Workshop、音乐节和社交派对中得到加强。

夜幕再一次降临,这次似乎已没有那层暧昧的黑纱,而是清晰地让Alice意识到这座城市的年轻活力。周六晚她住在了改造自历史建筑的Cacha Bed Hostel。

Sunday, 10:00pm

36小时被切割为4个半天,下午就要离开曼谷,Alice还剩下最后几个小时,她选择了位于这座城市最核心的Central Embassy。

Central Embassy是一个城市地标级综合体,占地14万平米,位于曼谷市区最中心。这片土地从前为英国大使馆拥有,且从古至今一直都是曼谷最昂贵的黄金地段。

其开发商Central集团自1927年创立首家门店以来,几十年的发展、壮大,使其成为泰国的业界翘楚。

Central Embassy在入驻商户选择上非常苛刻,要求入驻商户均为全球一线奢侈品牌,然而当Alice来到购物中心最高的六楼,却再次被文艺击中:

这里竟然是一个Co-living生活方式体验空间,叫Open House,刚刚开业两周。

Open House还是一个以书店作为“原点”的空间,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国内的方所、言几又等。

不同的是,Open House继承了Central Embassy的高品质传统,更为精致和优雅。

Alice感受到这座城市对文艺的执着,而创意是属于全民的,无论是低收入阶层、中产阶层还是富裕阶层,这或许在Central Embassy的Open House得到印证。

文艺和创意让一座古老城市彻底地变得高尚和美好。

Sunday, 1:00pm

从Open House往下一层楼,Alice把这次曼谷之旅的最后一餐安排在了这个由著名室内设计机构Yabu Pushelberg打造的城市社交餐厅:Siwilai City Club。

Yabu Pushelberg于1980年由George Yabu和Glenn Pushelberg成立,其设计作品包括香港的连卡佛与路易威登专卖店,并为纽约的超级百货公司Bergdorf Goodman和Barneys 、巴黎春天百货设计过室内购物空间,纽约时代广场上的W Hotel也出自他们手笔。

然而这里并非单一的餐厅,还有熟食店、露台、烧烤、休息室、酒吧,以及小商店……

尤其在黄昏来临时的晚餐,很多客人会选择户外的位置,晚些时候还能在这里享受音乐和美酒。

来自曼谷的潮牌Siwilai,其创始人、总经理Barom Bhicharnchitr有华裔血统,10岁就去美国读书,毕业后曾在美国工作,近年才回到泰国,他的母亲来自 Central Embassy 隶属的Central集团背后的大家族……

在Siwilai City Club之前,Barom在Central Embassy内还开设过一个精品买手店,设计师依然是Yabu Pushelberg。

Barom曾说,Siwilai将重新定义“奢华”——不是你拥有什么,而是你如何运用你所拥有的。

在赶往机场的出租车上,Alice捧着这张才走读了一小部分的“曼谷文艺地图”,想起之前那位出租车老司机。他还曾提到曼谷的创意市集:Art Box Bangkok、Bangkok Train Night Market、Fragrant Park……

“36小时,太不够了!”如果不待上一段时日,根本去不了这些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的市集。抱怨之余,Alice暗自庆幸:作为设计工作室的主理人,虽有所耳闻,但之前确实不知曼谷在最近几年已变得如此富有创意。

她似乎终于明白为什么老同事Josephine从上海搬到了曼谷,在那里成立了自己的Spa设计工作室,面向全球市场。

“Coco,我们要尽快设计一张曼谷城市地图。”Alice打给同事,说了登机前的最后一件事。

第二天会上

Ada从Pinterest中

找到三张作为参考的创意地图

预定你最新的曼谷城市地图

预计发货时间 7月上旬

全国包邮 偏远地区除外

-END-

策划/牧之、老美 等

撰稿/牧之

艺术指导/Ada

摄影/牧之、Leo、元宝 等,个别图片来自该空间的官网

空间志/人物圈/筑事研究院/小蓝书百科/筑事会/言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