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抗清失败,却留下一件“法宝”,最终灭了清朝2 但比起这些来,他的军事水平,确实只是一般,好多场战争里,他只是一个见证者,比起同样投身抗清战争里的顾炎武,他的武艺水平更是差得多,所以虽然他一直坚持,可是短短几年间,南明永历政权还是在不断的失败,王夫之也不断被通缉,甚至一度进入瑶族聚居村落避难。颠沛流离的艰辛,多年尽尝。 而在康熙元年,当永历皇帝殉国的消息传来时,深感希望破灭的王夫之悲愤难忍,留下了诸多诗篇。大明,他没有能力去救,但从此之后,他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来坚持! 他开始隐居在湘西草堂,埋头于学问之中,这位科举的多年失败者,矢志不移的抗清志士,终于找到了他最佳的发力方向:哲学。他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重新反思了明朝灭亡的教训,正因他出身坎坷,所以也看到了许多明朝遗民们看不到的明朝真相,那隐藏在明朝末年繁华背后的种种丑恶,他比好些人都看的精。 因为看的精,所以他写了下来,晚年找到了独特的思考角度,竟提出了一个离经叛道的思想:君主专制。在他看来,明朝的灭亡,就是君主极度专制的苦果,而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要 这部六十万字的心血巨著,王夫之一直写到生命最后时刻,终于在临终之前定稿,里面包括了对中国历代教训的反思,更有对未来中国政治文明走向的预言,其中一句石破天惊的呼喊,更是在二百多年后,震惊了丧权辱国中苦苦思考的清朝人: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 在王夫之过世二百多年后,他的思想学说,已在清末洋务运动后的新一代学者中广为流传,甚至激励了无数人的战斗人生,不但维新派的谭嗣同等人,对他赞不绝口,许多革命派的志士们,更是读着他的书,踏上了血战清王朝之路,清末风起云涌的革命烈火中,那些义无反顾的革命者里,更好些他的忠实粉丝。清朝灭亡,这件中华近代自强路里的惊天变革,以国学大师章太炎的评价说:船山(王夫之)学说为民族光复之源,近代倡义诸公,皆闻风而起者,水源木本,瑞在于斯。 能有此价值,这位一生抗清的老英雄,当无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