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伊尹汤液经?病不可发汗证》第七:温病不可发汗,伤寒不可下不可发汗下篇下: 此一篇共八条。千金翼方本悉无之

 乐山有大佛 2017-05-05
伊尹汤液经 病不可发汗证第七:温病不可发汗,伤寒不可下
不可发汗下篇下: 此一篇共八条。千金翼方本悉无之。

       动气在右,不可发汗,发汗则衄而渴。心苦烦,饮即吐水。
       动气在左,不可发汗,发汗则头眩,汗不止,筋惕肉瞤。
       动气在上,不可发汗,发汗则气上冲,正在心端。
       动气在下,不可发汗,发汗则无汗,心中大烦,骨节苦痛,目运,恶寒,食即反吐,谷不得前。一云:谷不消化。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颠,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微发汗,躁不得眠。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颠,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为阳运,微为阴寒。
       上实下虚,意欲得温。微弦为虚,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不能自还。咳者则剧,数吐涎沫,咽中必干,小便不利,心中饥烦,晬时而发,其形似疟,有寒无热。
       虚而寒栗,咳而发汗,踡而苦满,腹中复坚。
       脉濡而紧,濡则阳气微,紧则荣中寒。阳微卫中风,发热而恶寒;荣紧胃气冷,微呕心内烦。医以为大热,解肌而发汗。亡阳虚烦躁,心下苦痞坚。表裹俱虚竭,卒起而头眩。客热在皮肤,怅怏不得眠。不知胃气冷,坚寒在关元。技巧无所施,汲水灌其身。客热应时罢,栗栗而振寒。重被而覆之,汗出而冒颠。体惕而又振,小便为微难。寒气因水发,清谷不容间。呕胃反肠出,颠倒不得安。手足为微逆,身冷而内烦。迟欲从后救,安可复追还。
       诸脉数动微弱,并[1]可发汗,发汗则大便难,腹中干。一云:小便难,胞中干。
       胃燥而烦,其形相像,根本异源。
       [1] 并可发汗:“并”疑讹,观文意作“不”字乃是。此为杨氏原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