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三国说英雄》系列之四——士人政治家的典型诸葛亮(转载)

 金色年华554 2017-05-05
一、引子:士人政治家
  毛宗岗在批评《三国演义》时,极力称赞“三绝”:诸葛亮、关羽和曹操,其中,诸葛亮被认为是“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毛本《三国演义》卷首《读三国志法》)。
  我觉得,《三国志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代表了中国古代士人的一种理想。小说在塑造诸葛亮形象的时候,融入了非常浓厚的中国古代士人气息——包括士人的政治理想、政治情操和生活态度。
  诸葛亮之所以被历代文人士大夫称道,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不仅是一位功勋盖世的伟大的政治家,而且更是一位涂染着浓重的士人色彩的政治家。那么,作为一个士人政治家的典型,《三国志演义》小说中的诸葛亮有哪些主要特征呢?
  二、士人的政治选择
  (一)择主而事
  中国古代士人心中最憧憬的政治理想,就是:“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龙从云,虎从风”,中国古代士人由衷地渴望风云际遇,得到明君的重用,使他们在政治上得以大展宏图。
  在《三国志演义》小说中,诸葛亮还没有出场,他弟弟先唱了一首楚歌,代他表明心迹:“凤翱翔于万里兮,无梧不栖;吾困守于一方兮,非主不依。自躬耕于陇亩兮,以待天时;聊寄傲于琴书兮,吟咏乎诗。逢明主于一朝兮,更有何迟;展经纶于天下兮,开创鎡基。救生灵于涂炭兮,到处平夷;立功名于金石兮,拂袖而归。”(卷8《玄德风雪访孔明》)
  楚歌中最关键的一句是“非主不依”——不是我看得上的明主贤君,我就不愿为他效劳。如果遇到明主贤君,我就可以“展经纶于天下”,“救生灵于涂炭”,“立功名于金石”。这正是中国古代士人政治家的抱负。
  诸葛亮是很有才华的人,他常常“自比管仲、乐毅”(卷8《刘玄德三顾茅庐》),徐庶甚至认为“管仲、乐毅不及此人也”(卷8《徐庶走荐诸葛亮》)。所以诸葛亮有着非常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
  在汉末群雄争霸的时代里,诸葛亮虽然隐居南阳,躬耕垄亩,自己称为“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三国志•诸葛亮传》),实际上他胸怀大志,抱经天纬地之才,而且声名远扬。
  当时,在诸葛亮隐居的南阳周边,北边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东边是踞长江而窥天下的孙权,离南阳不远的荆州一带则有汉宗室刘表,西南边的西川有刘璋。这些诸侯都有相当的势力,雄霸一方。
  我们不禁要问:在汉末群雄逐鹿、风云际会的历史条件下,有众多的英雄豪杰崛地而起,诸葛亮为什么不选择曹操,不选择孙权,也不选择刘表、刘璋,偏偏选择了刘备?
  我们还可以问:当时真正有一统天下的势力和能力,恐怕得数曹操。从诸葛亮本身来说,他有一统天下的志向,他应该选择能够一统天下的诸侯,但是他没有选择曹操,反而选择刘备,这又是为什么?
  因为诸葛亮有两条明确的择主标准:第一,他所选择的人主必须是具有雄才大略的明君。这是很重要的一条标准,如果是庸才,诸葛亮肯定不会选择,所以他肯定不会选择刘表,不会选择刘璋。
  第二条也很重要,诸葛亮在择主时,特别想到这个人主必须能够尽他之才,能够充分发挥他的聪明才智,能够把他作为委以重任的股肱,这样的人主才是诸葛亮选择的对象。
  尤其是这后一条,在根本上决定了诸葛亮的政治选择。
  《三国志》里记载,赤壁之战前,诸葛亮出使东吴,东吴重臣张昭想推荐他侍奉孙权,诸葛亮说:“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诸葛亮传》注引《袁子》)
  诸葛亮认为孙权的确是一位盖世英雄,这没问题,但是看他的度量,虽然能器重我诸葛亮, 但是不能尽用我的才能,所以不选择孙权。
  的确,与孙策相比较,孙权只是守成之主,而不是创业之主,他怎么能让诸葛亮真正实现一统天下的雄心大志呢?
  可见,诸葛亮认为,他所选择的主人不仅仅要看重他,不仅仅要礼贤下士,要求贤若渴,更重要的是,既然出山了,一定要干出最轰轰烈烈的这种事业,所以仅仅礼贤下士是不够的,还应该能够尽他之才。
  那么,什么样的人主才能尽诸葛亮之才呢?
  在曹操一方,人才济济,即使是佼佼英才,厕身其中,也很难显示出他过人的才华,难得脱颖而出。
  据《诸葛亮传》注引《魏略》载,当诸葛亮好友孟建思乡心切,想要到中原求取功名的时候,诸葛亮曾经劝阻他,说:“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这是大实话。你瞧,像司马懿这样的不世人才,在曹操手下混了19年,不是也没混出个名堂来吗?而人生能有几个19年?
  同样,孙权一方的人才也是非常充足的,并不缺人,甚至不缺统帅式的人才,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等。
  当时,能够称为当世英雄,又在人才资源上真正匮乏的,恰恰是刘备。
  相对曹操、孙权来说,刘备的人才观念比较滞后,对人才一直不太重视。他一开始到处流窜,寄人篱下,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身边缺乏真正能够为他所用的人才,尤其是属于智力方面的人才。他有关羽、张飞这两个结拜兄弟,但在出谋划策方面都不管用。好容易得到一个徐庶,帮他打上一阵胜仗,但是又被曹操给逼走了。
  所以,刘备兵不过千,流离失所,无处栖身,除了关羽、张飞两位“哼哈二将”和赵云、竺麋等几位忠心耿耿的战将以外,在人才资源上一直极度匮乏。
  诸葛亮看得非常清楚,正是刘备,才急需像他这样的人才。刘备在群雄逐鹿时代的“劣势”和“短处”,在诸葛亮择主的慧眼中,反而成了“优势”和“长处”。
  当然,刘备一方也有先天的优势。这个优势首先是他姓刘,好歹是皇族,他可以打起刘姓的旗号来争霸天下,不管这个旗号有多虚假,但毕竟是一杆旗子。曹操只是姓曹,孙权还是姓孙,而刘备毕竟是姓刘,相比较来看更为正统。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在群雄逐鹿的局势中,刘备以他的“大仁大义”道德品质,赢得了百姓的拥戴,赢得了天下的口碑。
  所以,诸葛亮选择刘备,既看重刘备的皇族身份,也看重刘备特有的口碑。诸葛亮虽然隐居隆中,却看得非常明白,真正能够和曹操、孙权构成一种竞争势力的,不是袁术,不是袁绍,更不是刘表、刘璋,而是刘备。
  当然仅此还不够。诸葛亮之所以在众多诸侯中唯独看中刘备,认定只有刘备才是他一直等待的有道“明主”,不仅仅因为刘备姓刘,血统纯正而得天独厚,也不是因为他与刘备志同道合,有志于“兴复汉室”,更不仅仅因为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三国志•后主传》),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刘备已经陷入穷途末路、饥不择食的境地,极其缺乏人才,非诸葛亮不可,这样才可以真正地“尽”诸葛亮之才。
  中国古代的士人,从孔子开始,就有一种求得“明主”、实现抱负的政治理想、政治期望。孔子就说:“沽之哉,沽之哉,吾待贾者也。”(《论语》)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所以《三国志演义》以洋洋洒洒的篇幅,浓笔重墨地描写了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一方面固然表现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君主风范,更重要的是为诸葛亮自抬身价、择主而事做足了文章。
  与一般的和平年代不同,诸葛亮生活在一个非同寻常的动荡年代。他既无法靠老辈子的“门荫”“世袭”,也无法靠科举考试“鲤鱼跃龙门”,走上仕途。他生活在乱世里。
  “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是人才辈出的时代,也是非常重视人才的时代。《三国志演义》讲了许多选才、用才以至于争才、抢才的故事,争夺城池甚至都不如争夺人才重要。曹操在攻下荆州后就说:“吾不喜得荆州,喜得异度(蒯越)也!”(卷9《刘玄德败走江陵》)在这个时代里,一方面是君择臣,另一方面是臣择君,是一种双向选择。在这种双向选择中,可以显露出一个人政治选择的智慧。
  诸葛亮在这些人才中是最杰出的,他不是坐等着别人来选他、用他,而是静观形势,“非梧不栖”,主动地选择“明主”,保持着一种在大一统的专制帝国建立以后士人丧失已久的“择主而事”的权利。士人一旦取得了这种“择主而事”的权利,就是获得了政治生活中的自由。
  (二)为帝王师
  中国古代文人的最高理想是“为帝王师”,即做帝王的老师。他在智慧上,在能力上,远远高出帝王,但是他不会去篡夺帝王的权力,而只会自我定位,做好辅弼的工作。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诸葛亮选择了刘备,意味着他本身有让刘备能够选择他、能够认可他的那种非同常人的厚重本钱。这种厚重的本钱,就是他的超人的政治智慧和政治洞察力。所以就有了“隆中对策”。
  “隆中对策”时,诸葛亮提出了一个高瞻远瞩的政治策略。在汉末动荡的年代里,他第一个看到了“三分天下”的历史趋势,这是很了不起的。当然,从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来说,“三分天下”并不符合历史的发展,历史的发展是要统一天下。但是在汉末特定的历史时期,“三分天下”的确是不同凡响的政治策略
  对刘备来说,“隆中对策”所勾勒出来的政治前景,特别具有诱惑力。刘备自己从来没有想到过这种前景,所以诸葛亮给他描画出的政治蓝图,一下子就把他给震住了,这令他对诸葛亮刮目相看,佩服得五体投地。刘备“三顾茅庐”,不仅仅请出了一位诸葛亮,而且请出了一个高明的政治策略、明晰的政治目标。在这点上,诸葛亮堪称“帝王师”!
  对诸葛亮来说,当刘备前来请他的时候,他一次、两次、三次地推辞,不愿出山,最后好像是被迫出山了,这也是为了自尊其位,为成为“帝王师”作铺垫。
  诸葛亮的选择是明智的。出山以后,刘备对他推心置腹,以诚相待,君臣投契,如鱼得水,使他得以尽展雄才大略,纵横捭阂,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人生。
  对于诸葛亮的出山,老百姓的看法和士人并不一样。
  古代士人认为,诸葛亮能够选择刘备,这是君臣风云际会,如鱼得水。唐代诗人李白有一首诗,其中两句道:“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弟》)因为有刘备的“三顾茅庐”,诸葛亮就如鱼得水,从此以后就可以大展宏图了。这是士人的解释。
  而老百姓不这么看。元杂剧《火烧新野》描写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之后,刘备恳切地邀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怎么也不愿意,坚持继续隐居。他说:我的对策已经卖给你了,但是我本人不出山,不能干这个事情。
  刘备非常着急。这时赵云闯了进来,报告喜讯,说刘备夫人生了个儿子,就是阿斗。诸葛亮听了很高兴,让人把新生儿抱过来。古代戏剧舞台是虚拟的,不管多远的距离,人物在场上转一圈,就能把阿斗抱过来了。抱来以后,诸葛亮一看阿斗的面相,知道“此子有数十年帝王之相”。在历史上,阿斗当了41年皇帝,其中十几年是诸葛亮做宰相。按照正常推理,既然阿斗有几十年皇帝之命,那么,只要诸葛亮能够长寿的话,就能有几十年宰相之命。所以诸葛亮就答应出山了。
  在老百姓看来,一个人假如能做十几年、几十年宰相,一生轰轰烈烈,这就够本了,没白活了。可见老百姓的理解和文人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文人觉得有“鱼水相合”的君臣合作就足够了,能做“帝王师”是士人的政治梦想。老百姓觉得这还不够,还要有更现实、更功利的考虑。
  为了突出诸葛亮作为“帝王师”的身份,《三国志演义》小说甚至有意贬低刘备的能力与作用,极力抬高诸葛亮,使二者之间形成强烈反差。
  小说中,在诸葛亮出山之前,刘备是相当聪明的,不管是保护自己,还是要取得人们的信任,都有智有谋,是个难得的英雄。连曹操对他都刮目相看,觉得他是个英雄,何况他人。但是自从诸葛亮出山之后,刘备的才能、智力就急剧地下降,下降到甚至不如一个小儿的地步。
  比如赤壁大战以后,周瑜设计要夺荆州,想出了一个馊主意,假称要发兵帮助刘备取西川,假道过荆州,驻扎下来补给一些粮饷,乘机夺取荆州。
  谁都知道这个做法是“假途灭虢”之计。但是刘备愣没明白过来。诸葛亮大笑说:“这等计策,小儿也瞒不过!”刘备却一再追问“此是何意”(卷12《诸葛亮三气周瑜》)。连一向心疼刘备的毛宗岗,读到这里,都忍不住皱着眉头评道:“小儿瞒不过,大人倒不晓得!”(毛本《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评语)
  刘备几乎丧失了主见,成为诸葛亮任意操纵的提线傀儡。比如,历史记载刘备过江东去娶孙夫人,无论是入吴就婚还是脱笼返回,都是刘备自己拿的主意,诸葛亮反而多方谏阻,但未被采纳。史书对此有清楚记载,见《三国志》的《先主传》及《载记》。
  但到了小说里,整个过程由诸葛亮全权包办,他用“锦囊妙计”调度一切,刘备却毫无主张,只能一味地“依计行事”,简直成了诸葛亮的“阿斗”(卷11《刘玄德娶孙夫人》)。刘备甚至迷恋孙夫人,迷恋江东的繁华生活,不愿意回成都受苦受难。
  这不难看出,自从有了诸葛亮,刘备的智力下降到何等程度!他居然连自己毕生远大的政治目标、政治责任都可以放弃。而真正鼓励他、帮助他、辅佐他,真正成为蜀汉的核心人物的,就是诸葛亮。
  自由地择主而事,成为“帝王师”,得到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甚至可以引导君主,左右政治局势,这是中国古代士人的政治理想,当然也是他们的梦想。《三国志演义》里诸葛亮的辉煌成就,为中国古代士人圆了一场政治之梦。
  二、士人的政治道德
  (一)知其不可而为之
  值得注意的是,在小说中,诸葛亮不仅主动选择“明主”,而且主动选择了失败。
  小说写道,徐庶要去许昌之前,专程拜访诸葛亮,告诉他:“庶临行前,将公荐与玄德。望勿推阻,可往见之,当展平生之大才,不负夙昔之所学也。”
  诸葛亮“闻之,作色而言”,说:“汝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你这不是把我当作祭祀时用的牛羊吗?说罢,拂袖而入。(卷8《徐庶走荐诸葛亮》)
  可见诸葛亮心里非常明白,徐庶把自己推荐给刘备,这是把他往火坑里推,成为刘备的殉葬品。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刘备,选择了明知会失败的事业。
  诸葛亮选择的是失败的事业,小说还通过侧面加以描写。比如,诸葛亮的朋友司马徽在他未出山时,就深深地感叹:“虽卧龙得其主,不得其时!”也是他朋友的博陵崔州平,对刘备说:“将军欲见孔明,而使之斡旋天地,扭捏乾坤,恐不易为也。” (卷8《刘玄德三顾茅庐》)司马徽、崔州平能预见到的结果,当然诸葛亮也能预见到。
  “得其主,不得其时”,这构成了诸葛亮政治选择内在的一种不可解脱的矛盾。他的确找到了一个能够尽他之才的君主,却没有赶上一个好时机。
  刘备集团的最终失败,这是天意注定的,当然也是历史注定的。除了重新进入时光隧道去改写历史,否则这是不可改变的历史事实。历史叙事总是由果溯因的,所以这种历史事实被后人视为“历史宿命”。
  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论语》)诸葛亮无疑是个君子,而且聪明过人,料事如神,他的智商应该还高出一般的君子,不可能“不知命”,包括知天命。
  在小说中,对诸葛亮是不是“知命”,是不是知天命,是不是能够真正地把握住“天时”,具体描写是有矛盾的。
  一方面,小说写诸葛亮是知命、知天时的。
  比如华容道故事。火烧赤壁后,诸葛亮调兵遣将,他算计出,曹操肯定要败走华容道。这时他选择关羽前往华容道堵截曹操。
  这个选择连刘备都觉得不合适,很荒唐。他说:“吾弟云长,义气深重,若曹操果然投华容道去时,只恐端的放了。”因为谁都知道,关羽和曹操的关系过于密切,还欠曹操一份人情,你选择谁不行,为什么偏要选择关羽呢?
  但是诸葛亮解释说:“亮夜观乾象”——“乾象”就是帝王之象,曹操虽然没当皇帝,但还是上应乾象——“曹操未合身亡”,天意注定曹操还不该死。所以“留这恩念,故意等云长做个人情,亦是美事”,反正曹操不会死,就让关云长去做个人情。刘备听后竟然夸他说:“先生神算,世罕及也!”(卷10《周公瑾赤壁鏖兵》)。
  这叫什么“神算”?不过是“世所罕及”的傻算罢了。如果诸葛亮不相信天命的话,华容道堵截曹操,可以派张飞去,也可以派赵云去,那么曹操可能死,也可能不死。如果曹操真的命不该死,派张飞、派赵云去堵,他也可能不死;否则,派张飞、派赵云去堵,不就可以杀死曹操了吗?这不就解决一个大问题了吗?但是诸葛亮不这么做,他不去和命运抗争,在命运面前宁愿听之任之。从这一点来看,好像诸葛亮是知命的,而且不愿意跟命运抗争。诸葛亮偏偏要让关羽“做个人情”,这不是有意为之吗?
  另一方面,小说写诸葛亮虽然知命,却不惜违抗天命。
  诸葛亮明明知道自己出山跟随刘备,面对的可能是失败,如果要取得统一天下的大业,他不如跟随曹操,或者跟随孙权,取得胜算的可能性更大。但是他偏偏选择了取得胜算最小的刘备。
  在“隆中对策”时,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经对天下大事了如指掌,所以他不可能不预知自己选择了刘备,也就选择了失败。实际上,他对当时的政治形势,对扶汉兴刘的结局,对自身的悲剧命运,都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否则他就不会对徐庶说出“汝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这样的话了。
  既然失败是天命注定的,那么,假使诸葛亮信从天命,他可以放弃这种选择,也可以不去“六出祁山”,反正最终是失败的,还折腾什么呢? 但是诸葛亮努力地跟命运抗争,自愿承担起演绎悲剧的重任。
  所以这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诸葛亮主动选择了失败;第二,诸葛亮主动选择了他早已预知是徒劳无功的事业。
  那么,他为什么要进行这种徒劳无功的事业呢?我认为,他是要通过这种事业,去考验自己的能力、意志、道德和信念。
  一个人能够在别人都不看好的事情上,甚至自己都不看好的事情上,去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这需要很大的能耐。用古人的话说,是“把死蛇给弄活了”。这明明是一条死蛇,我却能把它给弄活了,这才是真本事,是最高超的一种本事。谁也不看好,甚至连自己都不看好的一番事业,你却能搞得轰轰烈烈,能在连续十几年的时间里谱写出一番惊天动地的英雄赞歌来,那才是真正的英雄本事。
  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赤壁大战,三气周瑜,七擒孟获,六出祁山……,诸葛亮一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表现出经天纬地的政治才能、军事才能和外交才能,淋漓尽致地施展出“补完天地之手”,展示出过人的才华,建立了盖世的功勋。
  诸葛亮看透了天意、天时,但是他还要尽自己的个人努力去做,而且在尽力做的过程中考验自己的能力、意志、道德和信念,看自己能不能坚持去做,能不能努力做好。正如毛宗岗所说:“在草庐之中,而识天下三分,则达乎天时;承顾命之重,而至六出祁山,则尽乎人事。”(《读三国志法》)三分天下,是“达乎天时”的,所以水到渠成;六出祁山,是逆乎天意的,但也要“尽乎人事”。
  孔子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论语》)一出祁山前,太史谯周对后主刘禅说:“臣夜观天象,北方旺气正盛,星曜倍明,未可图也。”并对诸葛亮说:“丞相深明天文,何故强为也?”诸葛亮回答说:“天道之理,变易不常,岂可拘执也?”(卷19《孔明初上出师表》)这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意思。
  如果你认准了“成事在天”,而放弃了自己的努力,那么这是消极的,是悲观的。如果你认准了“成事在天”,仍然不放弃自己的努力,继续去“谋事”,那才是积极的,是乐观的。
  真正一番人生的事业,不是在最后的目的,最后的结果,而是在实现事业的过程当中。当你能把整个的人生过程,谱写成一个崭新的篇章,那么你就是真正有能耐的人。
  (二)鞠躬尽瘁
  在“尽乎人事”的过程中,诸葛亮不仅要考验自己的能力,也要考验自己的道德,考验自己能不能忠于一个注定要失败的王朝,能不能忠心耿耿地辅佐一个根本辅佐不起来的阿斗。
  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卷17《白帝城先主托孤》),刘备临终时把诸葛亮叫到面前来,语重心长地说:“君才胜曹丕十倍,必安国而成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如果阿斗可以辅佐,你就辅佐他;如果他不可辅佐,你自己可以当皇帝。
  这句话实在说得太重了,诸葛亮听了以后,震惊得“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马上对刘备表示自己的忠心耿耿。他说:“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也?愿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说罢,跪倒在地下,“以头叩地”,磕到两只眼睛都冒出血来,真是诚惶诚恐。
  当然诸葛亮说到做到,此后一直没日没夜地操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件事使我们不免产生疑问:刘备这么说究竟是为什么?他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刘备可能早就估计到了,也可能真的没有估计到,像诸葛亮这样的士人,是不会也永远也不会去篡位夺权的。他们能够有志于为“帝王师”、登宰相位,却从来不曾想到、更从来不会去做“帝王梦”。“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为知己者死”原本就是“士”的本色。
  我觉得刘备有可能没有估计到这一点。正是因为他没有估计到这一点,所以才会拿这么重的话来激诸葛亮。他知道诸葛亮的道德人品,逼着他在自己临死的时候,许下“愿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的诺言。诸葛亮既然说了这话,那么他就一定会身体力行,一定会实践自己的诺言,而不会有贰心。
  但是刘备实际上没有想到,像诸葛亮这样的政治家,和一般的政治家有极大的不同,即他是一位士人政治家,说白了,他们在骨子里,在本质上,不是政治家,而是士人。士人虽然有着“经天纬地之才”,有着“补完天地之手”,但是要让他们篡权,要让他们当皇帝,他们连想都不敢想,更不用说去做了。
  后代很多文人墨客歌颂诸葛亮,就是看中他的这种品格,把他塑造成一个忠臣的形象。其实,如果从现实功利角度来看,诸葛亮忠于刘氏王朝,忠于刘备,甚至忠于刘禅,这只是表面的现象。更深刻地看,诸葛亮真正看重的是他自己的政治理想、政治追求,看重的是他自己一生的辉煌事业——因为这才是士人立身之本。
  毛宗岗说:“能料其事之必败必钝而终必踏之,此智而愚者之心也。先生未出草庐,已知三分天下。然则伐魏之不成,出师之不利,先生料之熟矣。明明逆睹而乃非逆睹,何哉?盖以智而愚者,自尽老臣之责;而仍以愚而智者,上杜幼主之疑。”为报刘备知遇之恩,不惜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人们通常对诸葛亮与悲剧命运抗争的心理动机的评价。
  但是我觉得,以此为根据,说六出祁山,只是为“尽老臣之责”、“杜幼主之疑”,这种看法太过于肤浅。依我之见,六出祁山,这是诸葛亮在挑战自我的极限,“知其不可而为之”,以求“置之死地而后生”。
  为什么诸葛亮要“六出祁山”?他明明知道“六出祁山”是很难打赢的。魏延曾经给他献过计,说可以出奇兵。别这样稳扎稳打,别总是通过汉中这一带稳扎稳打地打过去,这么打是打不赢的。你在正面把曹魏的大军吸引住,同时出奇兵从西边包抄过去,给我五千兵马,我立刻能够直捣许昌老巢。这样前后夹攻,就可以取得胜利。司马懿也明白这是很好的一招,但是他知道诸葛亮绝对不会这么做。所以“六出祁山”时,诸葛亮一直稳扎稳打,非常辛苦。他也知道这个战是很难打赢的,但是他坚持一直打下去。
  “六出祁山”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诸葛亮提出的政治目标是“恢复中原”,这只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诸葛亮虽然以“相父”身份辅佐阿斗,但他在蜀汉的地位并不是特别稳固的。大家可以看出来,诸葛亮几次出师,几次后方都有人献谗言,在他打得最热闹的时候,还被逼不得不回师,因为朝中有人掣肘。
  咱们知道,在一般的情况下,为了消解内部的矛盾,有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矛盾引向外面,一致对敌,这样大家的注意力全在外面战场上,那么内部的矛盾就可以相对缓和些。这大概也是诸葛亮治蜀的一种特殊的方法,很别致的一种方法。
  诸葛亮一次又一次地出祁山,虽然展示出他巧妙的计策,但在整个打法上是比较笨拙的,并没有更多招数。在这种情况下,碰上司马懿的软磨硬抗,他更没办法了。他想打胜仗,但是没有更多的招数可打胜仗。
  对诸葛亮来说,在出祁山的整个过程当中,最困难的是粮草问题,粮草跟不上。因为他的战术是进攻型的,粮草要一直跟上,不像防守型的,守在那儿不动,粮草可以源源不断地运来。你是进攻型的,一直往前打,粮草的保证就非常重要。而对粮草的保证,诸葛亮一直拿不出很好的办法。
  有人说诸葛亮有个很大的失误,就是用李严。李严是个贪贿之人,作为管粮草的后勤部长,最容易贪贿。因为他的贪贿,致使粮草不能及时,有好几次使诸葛亮有后顾之忧,无法继续进攻。甚至有一次,李严明明知道自己贻误粮草了,为了瞒住诸葛亮,他向后主献谗言,愣是把诸葛亮的军队从前线招回来。
  从这里可以看出,诸葛亮不打是不行的,打仗至少可以确立他在蜀国的政治地位,这是很重要的。当然他知道魏国是很难打赢,即使不说肯定打不赢,至少是很难打赢的。很难打赢,但是又不得不打,这是诸葛亮的一种行为方式,一种特殊的人生选择。
  即使面对宿命般的失败,诸葛亮依然在内心存有一份信念,与命运甚至与历史进行不屈的抗争。虽然面对的是注定的失败,但他仍然以一种履险如夷、视死如归的眼光看待这一切,并不因此而对生命和前途产生畏惧和绝望,充分表现出从孔子以来儒家士人秉持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风范。
  最后一次出祁山,在五丈原,诸葛亮死在战场上。他临死的那一幕非常悲壮,他深深地感叹:“吾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卷21《孔明秋风五丈原》)
  诸葛亮为了自己的事业,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追求的人生道路,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一年他五十四岁。诸葛一生叱咤风云,罕逢敌手,临终却有如此凄凉悲苦之叹,这不正是对挑战自我却难违天意的悲叹吗?
  在读《三国志演义》的时候,我们都会深深地感受到,诸葛亮的一生的确是悲剧的一生;同时也感受到,诸葛亮自己也在品味这种人生悲剧,在咀嚼人生悲剧,在体会当中,他实现了自己人生的升华,实现了生命的升华。我觉得这是诸葛亮作为一位独特的士人政治家最具魅力的地方,也是最感人的地方。
  当然,诸葛亮的一生虽是悲剧,但是辉煌的;他的功业虽然失败,但是不朽的。诸葛亮正是在悲剧的一生、失败的功业中,证明了自身的能力,锤炼了自身的意志,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发扬了自身的道德。
  后人歌颂诸葛亮,把他这一生的辉煌事业和他所表现的道德品质结合在一起,塑造出一种极完美的道德人格,这就是毛宗岗所谓“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而这种“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恰恰不是一种官僚似的政治家,而是一种士人政治家。所以,成为士人政治家的精神典范,是诸葛亮形象的一个显著特点。
  历代以来,人们不以成败论英雄。在《三国志演义》问世之前,已经有无数的仁人志士借诸葛亮形象寄托自己救国救民的怀抱。陈寿著《三国志》,称诸葛亮为“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卷35《诸葛亮传》);杜甫热情地歌颂:“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髙。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咏怀古迹五首》)“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陆游感叹:“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无论是杜甫还是陆游,他们都把自己比作诸葛亮,或者以诸葛亮作为自己的精神典范。很显然,这种精神典范具有浓重的悲剧色彩。中国古代的士人,能够像诸葛亮这样轰轰烈烈地做一番事业,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他们敬仰诸葛亮,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像诸葛亮有所建树,但也感慨诸葛亮的政治理想最后归于失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三国志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凝聚了中国古代无数仁人志士的深切寄望。
  三、士人的军事谋略
  (一)神机妙算
  在《三国志演义》小说中,诸葛亮不仅是忠贞的典范,而且是智慧的化身,是一位智慧超群的士人政治家。
  诸葛亮的智慧首先表现为政治智慧,尤其是“三分天下”的政治智慧,但在小说中更突出的是他的军事谋略。这一点与历史并不相符。
  历史人物诸葛亮的突出品格之一是智慧,是善于把握天下大势,善于总揽全局,制定战略方针的政治智慧。在军事方面,陈寿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叙述他“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即诸葛亮善于管理军队,治军严整,出谋划策并不是他的强项;他是治理百姓的才干,优于当统帅的谋略,却不具备在战场上随机应变、运用奇谋妙计的本领。有人认为陈寿贬低了诸葛亮,但根据历史记载,历史上的诸葛亮确实并不擅长出奇制胜。
  《三国志演义》小说不仅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政治智慧,而且通过大量的虚构情节,着力突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表现出经天纬地、出神入化的军事谋略,把诸葛亮塑造成了用兵如神的谋略大师,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
  在《三国志演义》里,诸葛亮出山后取得的“火烧博望”的胜利,便有很大的虚构成分。
  在历史上,刘备曾与曹操大将夏侯惇、于禁等相拒于博望,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久之,先生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这一事件发生在“三顾茅庐”之前,自然与诸葛亮无关,主要是刘备的智谋。但是小说却移花接木,把这一事件安排在诸葛亮出山后,还使诸葛亮成为这场战役中克敌制胜的英明指挥者。
  小说先写十万曹军挥师南下,气势汹汹,而刘备只有数千人马,力量对比极其悬殊,渲染出一幅泰山压顶的紧张场景。但是诸葛亮临危不乱、从容不迫地调兵遣将。此时,关羽、张飞等人都瞧不起这位乳臭未干的军师,因迫于形势才对他言听计从,但都心存疑虑,就连大胆放权的刘备也“疑惑不定”。
  结果,战斗的进程完全按照诸葛亮的预计发展,刘备军队大获全胜,关羽、张飞这两位心高气傲的大将不得不对诸葛亮心服口服,称赞他:“孔明真英杰也!”于是,诸葛亮料事如神的军师形象初步得到了确立。
  随后的“火烧新野”事件也是纯属虚构的情节。诸葛亮在新野一带,水火并用,层层设伏,让曹仁、曹洪率领的十万大军先遭火烧,再被水淹,损失极为惨重。
  从此,诸葛亮凭借无穷妙计,不仅赢得了整个刘蜀集团的高度信任,而且使曹军在跟刘蜀军队对阵之时,像得了“恐亮症”一样,动不动就怀疑:“又中孔明之计也!”
  在决定刘蜀集团命运和三分鼎立局面的赤壁大战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更是大放光彩。
  中国古代描写战争,不管是早期的《左传》还是晚期的《三国志演义》小说,在写两军对阵的时候,往往是智斗的场面多于武斗的场面,在斗智斗勇当中,以斗智为主。所以整个赤壁大战实质上是敌对双方的智力竞赛。
  历史上的赤壁大战,主要英雄是周瑜,诸葛亮除了出使江东,智激孙权联刘抗曹之外,究竟还有哪些具体的政治、军事作为,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
  但在《三国志演义》小说中,诸葛亮成了决定赤壁大战胜负的关键人物。整个赤壁大战,能够前前后后把过程和结果算计得清清楚楚、了如指掌的,就是诸葛亮。尽管他在吴国军队中身居客位,他却是“赤壁大战”的幕后策划。
  不信你看:孙、刘联盟的建立,是由诸葛亮一手促成的;孙权抗曹的决心,是由诸葛亮使之坚定的;周瑜导演的“群英会”、“蒋干盗书”,黄盖的苦肉计、诈降计,都被诸葛亮一一看穿。更重要的是,这场战役关键性的计策——火攻计,也是由诸葛亮与周瑜共同商定的;而实行火攻的决定性条件——东风,更是凭借诸葛亮的高超智慧巧妙地“借”来的。
  可以说,孙、刘联盟在夺取胜利的道路上每前进一步,都体现出诸葛亮独特的智慧。如果没有诸葛亮,周瑜打败曹操不是不可能,但会是相当困难的。小说里的这种描写当然不完全符合史实,却突出表现了诸葛亮在整个赤壁大战之中的超人智力。
  在孙、刘联盟与曹军之间的矛盾中,在孙、刘联盟的内部矛盾中,在与周瑜、曹操两位杰出人物的斗智中,诸葛亮的远见卓识、雅量高致和神机妙算,一次又一次地迸发出耀眼的火花。周瑜对诸葛亮是又敬重又嫉妒,多次企图除掉他,但诸葛亮都一一地从容化解,安如泰山,既使周瑜无可奈何,又维护了孙、刘联盟,保障了战役的胜利。
  赤壁之战“斗智”的结果告诉人们,曹操之智不及周瑜,周瑜之智不及诸葛亮,诸葛亮才是大智大勇的头号英雄。
  在随后的“三气周瑜”、“刘备取汉中”、“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等情节单元里,《三国志演义》小说也安排了许多虚构的情节,从多种角度入手,把诸葛亮的智慧谋略表现得精妙绝伦、淋漓尽致。
  在与对手的军事较量中,诸葛亮总是知己知彼,重视掌握情报,善于调动对方,善于打心理战,善于“用奇”,或伏击,或偷渡,或伪装,或奔袭,虚虚实实,千变万化,一次又一次地赢得胜利。在战场上,诸葛亮即使处在劣势,也能以少胜多,以劣胜强。即使失街亭打败仗,他仍然临危不乱,出其不意,“空城计”成了他智慧的杰作。
  《孙子兵法•兵势篇》说:“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虚实篇》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诸葛亮正是精通这些军事原则、用兵如神、指挥若定的智谋大师。
  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智慧谋略,小说还常常运用对比、衬托等艺术手法。心高气傲的周瑜,目空一切,却多次感叹:“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临终时,他还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叹,强烈地表达了他力图压倒诸葛亮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善于用兵的曹操,在与诸葛亮交战时,也总是疑神疑鬼,一败再败。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更是多次承认:“吾不如孔明也!”
  (二)多智而近妖
  《三国志演义》小说有意强调、突出诸葛亮的智慧,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比较现实的层面,就是大家可以理解的层面;另一个是像鲁迅所说的“多智而近妖”的层面。
  就比较现实的层面来说,诸葛亮一生非常谨慎,但在极其谨慎的过程中,他有时候也出一些奇招,出奇制胜,这个时候就表现出高超的智慧。
  比如诸葛亮用“空城计”,必须知己知彼,既要知道自己的特点,也要知道对方的特点,更进一步地,得知道对方对自己了解的程度,这是很难的。诸葛亮知道自己的特点,这没有问题;他也知道司马懿的特点,这也没有问题的;但他还要算到司马懿能估计到我诸葛亮一生是极其谨慎的,不会采用这种极其冒险的计策,这就需要高超的智慧了。
  小说写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有时候虽然还是现实的智慧,却已经有点出神入化了。
  比如“借东风”,你说是天意还是人算?这就有点疑问。你说是天意吧,寒冬腊月,农历11月底,要刮东风,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按常识来说,可能几百年上千年有这么一次。而这次恰恰就被诸葛亮算中了。这里描写的主要是天意,只不过被诸葛亮恰恰算中罢了。虽然他在七星坛上祭风,煞有介事,装神弄鬼,但还算不那么“近妖”。
  小说中还写了诸葛亮更“近妖”的地方。比如“五出祁山”的时候, 诸葛亮跟司马懿对阵,魏后已经快要追上蜀兵了,这时候,“但见阴风习习,冷雾漫漫”,魏兵怎么追也追不上。司马懿心里害怕了,说:“孔明善会八门遁甲,能驱六丁六甲之神,亦能呼风唤雨,袖褪乾坤。此乃六甲天书内缩地之法也。”(卷21《诸葛亮五出祁山》)所以收兵败退。这么写就是“近妖”的描写。
  从总体上看,《三国志演义》小说的许多具体描写中,与其说诸葛亮用的是妖术,不如说他的用智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所以大家还是比较能够接受诸葛亮的那种人间的智慧,把《三国志演义》看成一种智谋大全,而其中核心的当然是诸葛亮的智慧。
  在西晋的时候,人们就称赞诸葛亮具有“独含天灵”的智慧(《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蜀记》引西晋太傅李兴祭表)。到唐代,诸葛亮己被称为“智将”。到宋代,苏轼作《诸葛武侯画像赞》,更是对诸葛亮的谋略大加颂扬,说:“密如神鬼,疾若风雷;进不可当,退不可追;昼不可攻,夜不可袭;多不可敌,少不可欺;前后应会,左右指挥;移五行之性,变四时之令。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更加突出了诸葛亮智力的“神奇”。
  所以《三国志演义》中诸葛亮的智谋具有传奇色彩,这是由来已久的。可以说,诸葛亮的惊人智慧和绝世才能,实际上是中国历史上各种斗争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现在是和平年代,不打仗了,但“商场犹如战场”,所以《三国志演义》可以成为商家攻略的智谋大全。“水煮三国”、“麻辣三国”之类的炒作,也可以看出作为智谋大全的《三国志演义》在现代延续着新的生命力。
  四、士人的政治手腕
  (一)纵容关羽
  作为一位士人政治家,诸葛亮也是很有个性的。比如他极端高傲自大,“自比管仲、乐毅”,常常爆发出自命不凡的笑声。他有时甚至唯我独尊,与关羽、张飞等刘备亲信的兄弟之间,关系一直相当紧张。
  更重要的是,作为士人政治家,诸葛亮还常常使权诈之术,甚至对刘备也不惜使用诈术。比如袭取益州,逼刘备登极,用的都是诈术。可以说,诸葛亮有时是欲达目的而不择手段,当然他想要达到的大多是正当的目的,至少是人们认为的正当目的。
  尽管如此,“宅心仁厚”的大文豪苏轼还是看不惯诸葛亮的一些作派。在《诸葛亮论》里,苏轼批评诸葛亮唆使刘备智取西川的行为,说:“仁义诈力之杂用以取天下者,此孔明之所以失也”。
  “仁义诈力之杂用”,这不符合士人的道德准则,但却是政治家的惯常伎俩。诸葛亮既然是士人政治家,就不能不染上这种政治家的习气。这一点,在小说中也有生动的描写。
  比如,诸葛亮故意派遣关羽到华容道堵截曹操,有人认为这是诸葛亮用人失误,我不这么看。我认为诸葛亮这么做,是有意考验关羽,让关羽陷入“忠义难以两全”的尴尬境地,这样关羽一辈子都有把柄在他手上,他就便于驾驭关羽了。可见他使的还是诈术,而且是一种不容易被别人看穿的诈术。
  我们再看看后来蜀国用关羽守荆州的部署。
  荆州作为战略要冲,是魏、蜀、吴三方的必争之地,蜀国一开始在攻守兵力的配置上,留守荆州的将士远比攻取西川的人马更为精良。
  但是当庞统战死西川,刘备向荆州求援的时候,诸葛亮却一下子带走了张飞、赵云两员大将,只留下骄傲自大、意气用事的关羽一人独守荆州。这么做,可以说是既投合了刘备的心意,也满足了关羽的虚荣心,但显然是一种很不负责任的人事安排。
  诸葛亮在移交荆州印绶时,再三嘱咐关羽,要“北拒曹操,东和孙权”(卷13《张益德义释严颜》)。联吴抗魏是诸葛亮外交战略的核心,这一点诸葛亮是洞若观火的,所以要谆谆嘱咐。
  但是关羽本来就骄傲自大,刚愎自用,他根本不愿意理会诸葛亮的良苦用心。他在荆州,常常恶意辱骂孙权是“禽兽”,动不动就想要出师灭吴。
  当关羽一而再、再而三地违背联吴抗曹的战略方针时,诸葛亮却一直没有及时采取措施。结果最后导致荆州失守,关羽殉难。
  可见,作为主持军国大事的丞相,诸葛亮的确有纵容关羽、乐观其败的重大嫌疑。历史上有人甚至说,诸葛亮是“借刀杀关羽”,比如章太炎《訄书》就说:“诸葛氏假手于吴人,以殒关羽之命。”
  这话说得是太过分了,因为再怎么说诸葛亮也是希望蜀汉成功,而不至于祈求蜀汉失败的。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在诸葛亮的内心中,未尝没有一点儿对关羽之死兴灾乐祸的心理。
  所以,当关羽的死讯传到成都的时候,刘备“大叫一声,昏绝于地”,甚至“一日哭绝三五次”,真是“如丧考妣”。而诸葛亮劝他说:“主上少忧。自古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关公平日刚而自矜,今日故遭此祸也。”(卷16《汉中王痛哭关公》、《曹操杀神医华陀》)
  毛宗岗在评道:“以不记军师‘东和孙权’一语,故似有埋怨之意。”(《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这可谓是“诛心之论”。
  (二)驾驭魏延
  文武不同道,这是中国古代常见的事情。但是,诸葛亮经常表现出的那种驾驭武夫的“诈术”,的确让人不免感到寒心。这一点,可以嘉靖本《三国志演义》中描写诸葛亮与魏延的关系作为例证。
  在《三国志演义》小说里,当魏延救黄忠,杀韩玄,献长沙,带着厚重的见面礼投奔刘备的时候,诸葛亮一见,便“喝令刀斧手,推下斩之”,并对刘备解释说:“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
  后来虽然刘备刀下留人,但诸葛亮还是对魏延说:“吾今饶汝性命,汝可尽忠报主,勿生异心。若有异心,早做早取汝头,晚做晚取汝头。”(卷11《孙仲谋合淝大战》)
  如果仔细探究,我们会发现,诸葛亮给魏延定的三条罪状,其实都难以成立。在刘琮降曹以后,魏延就决计投奔刘备,只是因为从襄阳追赶刘备,没有赶上,才暂时进入长沙栖身。所以韩玄原本就不是他想要事奉的主人,诸葛亮说的“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这两条理由就都落空了。只有第三条“魏延脑后有反骨”的理由,真是说不清、道不白,这怎么能成为魏延非死不可的罪名呢?
  魏延投降蜀汉后,能征善战,败郭淮,诛马遵,射曹操,斩王双,几乎战无不胜,所以深受刘备的信任和重用。在五虎大将相继谢世以后,魏延实际上成为支撑蜀汉大厦的栋梁之材。
  而且魏延还多谋善断。魏明帝太和元年(公元227年)一出祁山时,他就曾向诸葛亮献策,要求亲率五千精兵,出子午谷,直取长安。连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也曾说:“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卷19《司马懿智取街亭》)可是诸葛亮却不采纳这一计策,还因此而加深了对魏延的偏见。
  这件事见于《三国志•魏延传》的记载。《魏延传》还说:“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从这儿可以看出,在历史上,诸葛亮与魏延在战略战术上的确一直有矛盾,诸葛亮讲究稳扎稳打,魏延则喜好出奇制胜。
  所以,在小说里,诸葛亮一直不信任魏延,守街亭这样的重任,众人都以为要交给魏延,而诸葛亮却偏偏交给马谡,导致后来的街亭失守。小说中还写诸葛亮哄魏延说:“前锋破敌者,乃偏裨之将耳。”而让魏延侧应,则是“大都督之任也”(卷19《司马懿智取街亭》)。这就像是在哄小孩一样,毫无心计的魏延竟然信以为真。
  最值得注意的是“六出祁山”时的上方谷之役(卷21《孔明火烧木栅寨》)。
  在这一战役中,魏延奉命率兵引诱司马懿入谷,诸葛亮派马岱将上方谷谷口垒断,采用火攻,要把魏军烧死在谷中。这时魏延兵尚未退出,正往后谷中走,只见谷口已经垒断,仰天长叹曰:“吾今休矣!”司马懿见火光甚急,乃下马抱二子大哭曰:“吾父子断死于此处矣!”突然狂风大作,天降大雨,他们都得救了。
  嘉靖本在这里有小字注,写道:“此乃孔明欲将司马懿、魏延皆要烧死,不想天降大雨,二人得生。后孔明死时,遗计与马岱,将延斩之。”
  事后,诸葛亮因为魏延当面责问他,便把责任都推到马岱身上,当着众将怒斥他,还下令斩马岱。幸亏众将再三哀告,诸葛亮方才罢休,只是削去马岱的官职,贬为散军。
  有趣的是,这时诸葛亮又私下让樊建告诉马岱,这是丞相的“密计”,让马岱尽管推托截断谷口这一计策是长史杨仪出的主意。马岱次日私见魏延,说明情况。结果魏延非常痛恨杨仪,并向诸葛亮求马岱做他的部下裨将。
  诸葛亮明明知道杨仪与魏延从来不和,他不但不去调解,反而让马岱故意嫁祸于杨仪,更加深了两人的矛盾,这实际上加速了诸葛亮去世后蜀军内乱的发生。毛宗岗改本无法解决文本中的这一矛盾,所以干脆将这些情节统统删去。
  李贽评道:“孔明定非王道中人,勿论其他,即谋害魏延一事,岂正人所为?如魏延有罪,不妨明正其罪,何与司马父子一等视之也?”(《李卓吾评本三国志演义》第一百三回)在下一回又评道:“大凡人之相与,决不可先有成心。如孔明之待魏延,一团成心,惟恐其不反,处处防之,着着算之,略不念其有功于我也。”(第一百四回)
  在史传中,魏延与丞相府长史杨仪的矛盾“有如水火”(《三国志•魏延传》),甚至连吴国的孙权都耳闻其事(《三国志》卷39《董允传》裴注引《襄阳记》、《汉晋春秋》)。而诸葛亮则在两人中起平衡作用,他“深惜仪之才,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三国志》卷40《杨仪传》)。
  但在小说里,诸葛亮却明显地偏袒杨仪,贬抑魏延。所以诸葛亮临终前交代后事,竟把魏延排除在外,把军事指挥权交给了杨仪,而没有交给费祎或姜维,结果是逼迫魏延与马岱投降魏国。这是小说家言,于史无据。而杨仪存有叛变之心,却是《三国志•杨仪传》中有明文记载的。
  民间说书人神化诸葛亮,说他能算命,能未卜先知,神机妙算。他早就看出魏延脑后有“反骨”,而且预知他会作乱,所以才“遗计斩魏延”。在小说中,魏延在诸葛亮祈禳北斗时,不慎扑灭了代表诸葛亮生命的主灯,真是罪该万死;他不但头上有反骨,而且曾梦见头上忽生二角,预示头上用刀,必然死于刀下(卷21《孔明秋夜祭北斗》、《死诸葛走生仲达》)。这些近乎荒诞的描写,掩盖了诸葛亮对魏延的不公正态度。
  总的来看,在《三国志演义》里,诸葛亮在魏延没有任何反迹而且屡立战功的情况下,居然定下计策,要把自己人魏延和敌人司马懿父子一起烧死;阴谋败露后,他又嫁祸于杨仪,激化杨仪与魏延之间的矛盾,种下了内乱的祸根;他还将计就计,让马岱身受苦肉计,取得魏延的信任,日后可以成为魏延投魏的见证人。这样的描写,造成了诸葛亮形象的人格分裂。在后来的版本演变中,这种文本的矛盾逐渐得到统一,特别是到了毛宗岗评本,将所有不利于诸葛亮的文字都删除殆尽了。
  《三国志演义》描写的诸葛亮对魏延的偏见,使我们有理由怀疑,诸葛亮可能是为了证明自己早识“反骨”的先见之明,硬逼魏延造反的。如果是这样的话,诸葛亮的权诈心术的确让人不寒而栗。
  其实,将相不和,文武争夺,这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并不少见,如著名的廉颇和蔺相如“将相和”故事就是明显的例证。在三国历史记载中,关羽和魏延一样,都是“善待士卒”而“骄于士大夫”的,这一点当然为后世的士大夫深恶痛绝。所以在小说中留下了诸葛亮与关羽、诸葛亮与魏延关系极不融洽的生动描写,但也留下了诸葛亮使用诈术,将关羽和魏延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描写。其中孰是孰非,值得我们深思。
  士大夫与赳赳武夫之间的是非恩怨,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也是审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一个有趣的视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