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描写感慨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江山携手 2017-05-05

  【关键词】

诗词名句,抒情,伤感,知音,孤寂

 

【名句】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出处】

宋代·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译注】

可高山流水知音稀,纵然弦弹断,又有谁来听?

①寒蛩(qióng):秋天的蟋蟀。

②千里梦:指赴千里外杀敌报国的梦。

③三更: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

④月胧明:月光不明。胧,朦胧。

⑤功名:此指为驱逐金兵的入侵,收复失地而建功立业。

⑥旧山:家乡的山。

⑦付:付与。

⑧瑶(yáo)琴:饰以美玉的琴。

⑨知音:《列子·汤问》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琴音志在高山,子期说“峩峩兮若泰山”;琴音意在流水,子期说“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后世遂以“知音”比喻知己。

 

【说明】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是南宋抗金将领岳飞的词作。词的上阕写深夜梦回的压抑心情,含蓄曲折、情景交融。下阕写壮志受阻,抒写抗金主张,曲高和寡的郁闷、忧愤心情。全词沉郁低徊、曲折含婉、抑扬顿挫、比喻蕴蓄、情景交织,有很高的艺术境地。

 

【赏析】

  岳飞的这首《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相比他的另一首《满江红·怒发冲冠》来说,显得清新婉丽,情真意切,展现出民族英雄岳飞内心细腻的一面来。

  一般人眼中的岳飞总是“怒发冲冠”“壮怀激烈”“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等等,他嫉恶如仇,跟敌人不共戴天;他爱国爱民,胜过爱自己的性命;他忠心耿耿,被奸臣陷害时,更是令人扼腕叹息。在人们心中,他就是真正的男子汉,一个真正的大英雄。然而,这并不是真实的岳飞,真实的岳飞并不是只会摇旗呐喊,骑马杀敌,他还会弹琴赋诗,赏景看月,他有血有肉,有情有梦,他也会辗转失眠,甚至忧愁哀伤。——“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三更时分,词人听着响了一夜的寒蛩声,睡得并不踏实。醒来后他独自绕着台阶缓缓而行,思考着自己的过去和现在。“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词人现在已是满头白发,自己的一生为的都是为国家收复失地,故园里的松树和竹子都已经苍老了。他想要早点收复失地,尽早告老还乡,这个愿望却迟迟不能实现。这三句写出了词人无法安然入睡,忧愁难眠的原因,那就是收复失地受阻。更多有关感慨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xigutang.com)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我想要拿出我的瑶琴,好好地弹奏一曲,来发泄令我烦恼不已的心事,可是,却不能够。因为,知音太少,就是弹断了琴弦,又有谁来听呢?词人引用了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表明自己处境孤危,缺少支持者和理解者,心情十分孤寂。当时作者主张抗金,收复失地,但是朝野上下一片议和声,使作者陷入孤掌难鸣的处境,所以“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两句,感叹的不是一般人的世无知己之悲,而是没有与自己志同道合之人。词人满腔的报国热忱无处诉说,心事无人理解,多么的无奈和无助。

 

  (责任编辑:夏素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