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健品泛滥成灾,究竟为何?

 紫気東來 2017-05-05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老人买保健品上当受骗的事情上新闻。

去年,一条《七旬老太花30余万买保健品,猝死后遗体无处停放》的新闻引起过轰动。

新闻中的老太太疯狂购买数万元保健品,却在随保健品公司组织的出游中突发脑溢血死亡,遗体被送回家时却发现家里堆满了保健品,连停放的地方都没有。

而就在上个月,青岛一位60岁老人因买保健品被骗,愤而留下遗书投海自杀,令家人欲哭无泪。

愤怒难过之余,小编不禁要问,这样的悲剧为何一再发生?这些动辄几千上万元的保健品,又真的有用吗?

保健品为何泛滥成灾?

1、国人固有的养生观念

源远流长的养生文化,至今仍然影响支配着许多人的健康观念和消费行为,更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今天这样庞大的保健品产业。

传统的保健品多为中药和各类被认为具有养生效果的食品。

而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相关需求的增长,市场上的保健品种类越来越多,到了吃穿用行无所不包的地步。

2、保健品行业的暴利

和动辄几千上万的售价相比,绝大多数保健品的成本都非常的低。

虽然产品成本低廉,但由于现在推销保健品多采用会销的方式,而会销的整体费用并不小,所以必须在一轮销售里把员工工资、场地费、专家费等费用全部赚回来,推销的保健品必须有非常大的利润。

3、由人口老龄化产生的消费需求

从2000年开始,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2182亿,占总人口数的16.15%。

老年人对长寿的渴望,以及各种老年病、慢性病对老人身体健康的影响,激发了老年人在保健品上的旺盛需求。

保健品真的有用吗?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保健品不是药,不能宣传它具备防治疾病的功效。然而现实中,夸大、虚假宣传的情况又是普遍存在的。

安徽医科大学的流行病学专家祖述宪教授,曾经写过文章分析这些保健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我国现今的保健品有些是「挂靠」营养物质,有些则是重新加以包装的传统「补品」或「补药」,如人参、鹿茸、阿胶、燕窝等。”

只有这个标识的才是合法的保健品

“其实,不论从化学分析还是实验或临床试验的结果来看,传统补品都没有所谓的保健作用,甚至连普通的营养成分也缺乏。对卫维生素和某些微量元素如碘、锌、硒虽是人体代谢所必需,但其需要量有限,并非多多益善,保证膳食均衡就足够了。相反,长期大剂量服用不但无益,还可能引起毒副作用。”

另外,市场上还有相当多来路不明,没有“蓝帽子”的三无保健品这些保健品为了突出“功效”,往往会添加一些非法成分,推销这些产品,简直是谋财害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