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文诗趣
《忆别》
明-王龙起
鸡声半枕独孤衾,苦别离情此夜深。
依影烛灰兰晕冷,西风晓月暗惊心。
(该诗回读仍为忆别诗)
《忆别》
宋-李 渔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受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痴心几度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该诗顺读为儿忆父,妻忆夫。倒读为夫忆妻,父忆儿。)
《中秋登楼》
中秋赏月对高楼,月对高楼酒上游。
游上酒楼高对月,高楼对月赏中秋。
(年代不详,流传于台湾。倒读成诗)
《岳武穆王墓》
清-张奕光
今古垂芳遗庙立,拜瞻空恨一秦奸。
森森柏树枝南向,凛凛忠魂夜北看。
心赤负冤沉狱死,草青埋骨痛碑残。
钦微是日无家返,深怨谗书封蜡丸。
《观山寺题壁-回文诗》
悠悠绿水傍林偎,日落观山四望回。
幽林古寺孤明月,冷并寒采碧映台。
鸥飞满浦渔舟泛,鹤伴闲亭仙客来。
游径踏花烟上走,流溪远棹一蓬开。
(此诗刻于广东高州县茂名镇观山寺壁上,年代不详。倒读意境相似,格律相符。)
《题金山寺》
宋-苏 轼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晚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
《春游》
清-张 宝
天连远水养花时,胜景芳情自写诗。
烟锁云桃红片片,雾笼堤柳绿丝丝。
泉飞乱石寒拖练,酒卖春风暖飕旗。
年少乐游假日永,芊绵草长路旁池。
《七律》
清-无名女
明窗半掩小庭幽,夜静灯残未待留。
风冷结阴寒落叶,别离长倚望高楼。
迟迟月影斜依竹,叠叠诗余赋旅愁。
将欲断肠随断梦,雁飞连阵几声秋。
倒读为《虞美人》
秋声几阵连飞雁,梦断随肠断。
欲将愁旅赋余诗,叠叠竹依斜影,月迟迟。
楼高望倚长离别,叶落寒阴结。
冷风留待未残灯,静夜幽庭小掩,半窗明。
《仙佛寺奇诗》
年代不详-峨嵋游僧
花开菊白桂争妍,好景留人宜晚天。
霞落潭中波漾影,妙笔树色月笼烟。
(减去每句头两字,减去每句五六两个字,倒读都成诗)
水神殿《灯》
明-徐 渭
新架灯垂高敞殿,旧场毡蹴斗芳年。
春花有几能希赏,夜月无多惜早眠。
轮迫马蹄盘作阵,烛抽莲叶嫩如钱。
人游厌听催壶漏,客醉扶看堕碍钿。
《闺怨》
年代不详-无名
红窗小泣低声怨,永日春寒斗帐空。
中酒落花飞絮乱,晓莺啼破梦匆匆。
《菩萨蛮》
卓珂月
春宵半吐蟾痕碧,斜窥愁脸如相忆。
空捻两三弦,朱靡寂寂然。
依期郎践约,悄步人疑鹤。
小舒轻雾纱,收袂蔽红霞。
(正读为“迎”,倒读为“送”,奇妙无比。)
《咏春》
徐 瑾
风吹细浪低田麦,雨过初分浅水秋。
红树半开桃脸嫩,绿波深映柳丝长。
《咏夏》
徐 瑾
林重紫李玉成蹊,水映石榴石近溪。
深栋双双飞燕语,阴槐绿树万蝉嘶。
《咏秋》
徐 瑾
红飘树叶树连枝,雨著疏花树绕篱。
蓬转恨多饶白发,鸿归数处寄新诗。
《咏冬》
徐 瑾
飞花雪片落梅残,兴发歌楼酒量宽。
矾石钓鱼观冻手,表蓑绿映慕江寒。
《咏春》
唐 寅
花枝弄影照窗纱映日斜
《咏夏》
唐 寅
莲新长水贴青钱数点圆
《咏秋》
唐 寅
悠云白雁过南楼半色秋
《咏冬》
唐 寅
梅枝几点雪花开春信来
(一四十七字开头为七律诗,奇妙无比。)
《咏春》
清-吴绛雪
莺啼岸柳弄春晴晓月明
《咏夏》
清-吴绛雪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咏秋》
清-吴绛雪
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咏冬》
红炉透碳炙寒风御隆冬
(一四十七字开头成七律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