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默:孩子考试成败的关键(家长须知)

 杨予莱 2017-05-05

陈默:孩子考试成败的关键(家长须知)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高考季节,每每这时,不少家庭都像是在热锅上煎熬的感觉,如果我们大人都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却指望孩子考试成功,无异于自欺欺人。为此我们SPC特意请来了著名的心理专家陈默老师为考生家长做关于考前准备的讲座,许多内容极其珍贵,小编我把其中的精华部分总结成文字版,希望更多考生的家长能及时看到它们。

  首先我们要了解考生这一整年来都经历的是怎样的环境,社会各界都在强化高考的重要性,新闻媒体,以及随处可见的倒计时板无一不再提醒我们考生,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考试,是一个社会重要事件。从学校来看,基本毕业班的副科全都被考试科目占据了,每天都是茫茫多的试卷,基本每个老师一进教室就对孩子上紧箍咒,因为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班上的学生能考得更好,升学率更高,除此之外,他们不会更多地关心孩子的其他方面。再看孩子的同伴关系,据我所知,不少毕业班都是按照名次和老师心目中的好坏来排座位的,许多学生买了辅导书和补习班资料都是不和其他同学分享的,这些日常氛围无疑都在助长孩子们尔虞我诈,恶性竞争。

  那么,在这一切都很难改变的情况下,家庭是起到缓和还是助推的作用就会有着巨大的差别。相信所有的家长都会期望孩子能考得出色,这种期望是自然的,但它如何被呈现出来却会大大地影响孩子的心理。陈默老师的课里重点讲的就是这种心理环境的建设。

  你的孩子属于哪种考生?

  陈默老师根据自己多年的观察总结了四类心理有偏差的考生,他们往往是处于不佳的考前状态下,家长能否及时识别将严重影响考生临场的发挥。

  1、高目标型的考生

  这类考生往往把自己的目标定得超过自己的正常能力,比如,这个孩子正常发挥能进华师大,他告诉你他的目标是复旦,甚至清华北大。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他有着很强的竞争感,很难忍受自己低于别人的现实。他们通常都会给自己疯狂地打气,甚至把自己逼到极点,这往往是家庭信念造成的,许多家长都在长年累月的生活中教导孩子“超越”,“做人上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或许是非常大的隐患,即便考试成功往往这类考生也无法找到自己的价值,进入大学后茫然无措的是大多数,而一旦考试失败,往往将会严重挫伤他们的自尊。

  2、低目标型的考生

  与第一种类型恰恰相反,这类考生往往学习能力不错,正常考完全具备考入复旦的可能,但对外却总表示自己考个上大就满意了。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往往,这类考生都承载了过量的期待,不一定是父母天天挂在嘴边,但这个信息被他捕捉到了,这样的孩子有着很强的报答父母的愿望,却担心自己无法让父母满意,用低目标来让父母死心,但是这种口头上的卸压行为到了临近考试还是为激发出来。父母要善于察觉孩子背后真实的意图,对自己曾经的高期待释疑。

  3、无目标型的考生

  这类考生比较少,但是在一些较差的学校中也不无存在。考生表现得吊儿郎当,问他想考什么他说都可以,无所谓啊,填志愿的时候一点意见也不发表,基本上就属于这一类。此类考生无法在上考场之前充分的准备基础知识,也无法进入考场后积极地调动自己,自然也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4、死目标型的考生

  这类考生往往认定了非某一所学校不考,以女生居多。她会告诉你我喜欢财大,我就要考财大,其他学校好的坏的都不去。这种有着某所学校特殊“情结”的学生,会非常关注这所学校的一切,稍有一些不利的消息就会让她的心弦紧绷,比如其他学生也报考这所学校,听到有人说分数线要提高,或者某个老师告诉她这所学校不适合她等等。这类考生的心结需要解开最好你还是找专业人士,往往与父母小时候的某些不良暗示脱不了干系,潜意识中埋下了很深的种子。

  你的孩子焦虑程度几何?

  你的孩子在最后一个学期里有如下这些表现吗?倘若多数答案为“是”,那你需要格外留意自己的孩子,他的心理状态是不适合备考的。

  1、回家作业很晚才做 2、边做作业边玩手机或电脑 3、周末整天在写字桌前,但写不了多少 4、进入最后毕业班后,每次大考都失常 5、参加补课很多,但没有多少提高。

  孩子为何会如此焦虑呢?背后有两个很深的恐惧:

  其一,害怕失败。这绝不是到了高考才有的,往往哪怕在一个普通任务上,孩子都有着一定要赢的信念,这与父母灌输的信念密不可分,你把自我价值与输赢成败联系在一起,认为成功了就要什么有什么,失败了就是个没用的人,这种偏差信念严重误导孩子的考试,造成不必要的紧张。

  其二,害怕父母失望。现在的孩子依旧以独生子女为主,他们承载了家里所有成人给予的爱,而我们许多成人都是别无所图,只求孩子考到好学校。这种不平衡的爱常常是孩子临考内心崩溃的根源。你想,你对他那么好,他连个考试都考不好,如何抬头见你?一个孩子宁可自己背负这种重担,也不想让父母失望的情况是比比皆是的,这种懂事型孩子通常都会让自己寝食难安。

  什么孩子最容易焦虑呢?

  1、有着很强的外在动机。

  做任何事情动机都要适中,太弱不行,太强同样不行。动机过强后就会削弱冷静思考的能力,这对考试无疑是致命的。而这其中最糟糕的则是外在动机过强,孩子要考某一所学校完全不是因为自己想学习某个专业的知识,而是因为它能让自己脸上有光,这所学校里有熟悉的人脉等等外在动机,一旦是这样的情况,这个考生想不焦虑都难,我们父母要善于引导孩子把考试与内在动机挂钩,削弱外在动机。

  2、心理承受力脆弱。

  这几乎是独生子女的通病。我们父母为了让孩子一心学习往往也让他们别关心其他事,这往往使孩子处于一种从来没有面对过挫折的状态之中,一旦这样的孩子将要面对一个“影响人生”的重大事件时,他自然无力应付可能而来的挫折,进而形成畏难情绪。

  3、背后有个焦虑的家长

  焦虑的孩子背后往往都有一个焦虑的家长,母亲的影响尤甚。特别是当这些家长总是把孩子的学习,孩子的前途挂在嘴边,却意识不到是自己的焦虑的时候,孩子往往会无所适从,他不但要应付学习本身的压力,还要应付全家人的情绪,这严重损耗了他的能量,考试成功只能是天方夜谭。

  给临考孩子的家长的建议

  有些事情离考试不到一个月已经大局已定,但有些事做好了可以明显地改善孩子的心境,进而影响到考生临场的发挥和最后的成绩。在这里,陈默老师友情地给出了家长们如下十条建议:

  1、给孩子轻松的笑脸,而不是紧锁的眉头。事已至此,你无法代替孩子去考试,只能让孩子心情变好,因此给予他一个轻松自然的氛围是你最能给予他的帮助,切记!

  2、维持和谐的家庭氛围。一家人其乐融融,该吃饭好好吃饭,该散心好好散心,该休息好好休息,一定不要让孩子感受到有家庭矛盾的出现。

  3、积极暗示。人在紧张的气氛下对消极暗示的接受力比积极暗示强得多,所以我们一定要避免一切可能会让孩子产生负面联想的话,哪怕本意是好的(最后会有举例),用明确而有力的肯定告诉孩子相信自己。

  4、考试前三天千万不要做题。人的大脑需要一定的放松时间才能重回高效运作的状态,如果考前还在做模拟题,带来的一切正面作用抵不过损耗大脑活力这一个负面作用。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孩子高考,抄错数字,审错题,不是智力和准备的问题,根由在于大脑缺氧了。

  5、复习阶段如果孩子表示要出去运动或是散心,甚至是和小伙伴聚会,一定不要阻拦。这种时候的孩子如果有这样的要求一定是情绪被压抑到极点了。与其敦促他学习,不如顺他的意让他放松一天,他不会不知道自己面临的是怎样的现状,一般父母的通情达理会换来他更好的复习状态,绝对是有益无害的。

  6、如果孩子睡眠有问题,妈妈可以帮他按摩一下身体。一定是妈妈来做,按的时候不要说任何学习有关的话,全部谈生活中有趣的事或新闻,捏的时候随意点。

  7、告诉孩子,妈妈这几天很开心。做妈妈的在孩子高考前传递出这样的信号是十分有利的,这等于传递出一个信号,妈妈的幸福是妈妈的事,你不需要为妈妈负责,自己考自己的。

  8、如果有能力的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整理一下凌乱的房间,把最近一年的卷子装订起来,甚至帮孩子分析一下最近几次大考失分的原因,是审题马虎,还是惯性思维,还是基础知识没夯实,对症下药的复习。

  9、饮食起居上。早饭最重要,让孩子吃一顿营养均衡的早饭(考试当天除外,最多七分饱),而晚餐最好让孩子自己点菜,尊重孩子的意愿体现在方方面面,孩子会潜移默化被你感染的。而考前时间最好不要接待亲戚朋友,婉拒别人的留宿要求,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但不是刻意地隔离一切杂音和娱乐活动,那样只会徒增紧张感)。

  10、了解考试行情,但不在孩子面前谈考试。

  千万不要对孩子说这样的话!

  1、把心思用在学习上,不该关心的不用你管!

  2、有没有信心?加油!

  3、你笨吗?你比谁都聪明,就是不努力不用功啊!

  4、爸妈(收掉你手机/拔掉你网线)都是为了你好啊!

  5、别人可以考得好,为什么你考不好呢?

  6、考不上也没关系,大不了明年再考!

  7、儿子,我们家以后就看你的了。

  8、这种时候还是你这样的状态,怎么考得好呢?

  9、一切拿成绩来说话,学得再努力考不好还是等于零。

  10、防人之心不可无,不要相信你同学对你说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