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边疆学讲坛第十五期: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

 KOKOKOKO9 2017-05-06

中国边疆学讲坛第十五期: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

作者刘洋    发布时间2015-05-20 11:29:00   来源办公室

    2015年4月29日,边疆研究所举办2015年度第2期(总第15期)中国边疆学讲坛,我院学部委员、考古所所长、王巍研究员作题为《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的学术报告,所长邢广程主持讲坛。

  在报告中,王巍研究员首先阐释了文明的相关概念,从什么是文明,什么是文明起源,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核心问题,文明社会的三个组成部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四个方面进行讲解。

  王巍研究员通过大量的第一手考古资料,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的过程。他认为,农业的出现是文明起源的基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王权的出现、超大型城址的建造、大型宫殿建筑的兴建、随葬品丰富的大型墓葬的出现,农业、艺术的发展,冶金术、文字的出现是文明形成的主要标志;并阐述了距今8000年至夏王朝建立之间,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早期发展的过程。最后,王巍研究员总结了中华文明的特点,分析了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背景、条件和机制。

  边疆所科研人员、研究生、博士后40余人参加讲坛。王所长的学术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很大学术兴趣,与会者与王巍进行了积极的交流互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