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描写闺怨 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江山携手 2017-05-06

  【关键词】

诗词名句,抒情,伤感,憔悴,无聊,苦闷,悲

 

【名句】

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出处】

宋·李清照《临江仙》

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其声即旧《临江仙》也。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译注】

还有谁会怜悯你的憔悴与衰败?元宵试灯也好,踏雪赏景也好,都没有这份心情了。

①欧阳公:即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蝶恋花》:指欧阳修词作《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②云窗雾扃:云雾缭绕的楼阁。扃(jiōng):门环、门闩等。在此谓门窗关闭。

③梅萼(è):梅花的蓓蕾。

④秣(mò)陵:秦改金陵为秣陵,与下文“建康城”是同一地方,即今江苏南京。

⑤感月吟风:即“吟风弄月”,指以风月等自然景物为题材写诗填词,形容心情悠闲自在。

⑥无成:这里并不是一般意思上的事业无成,而是承上词意,指对“风月”不感兴趣,也不敢去接触,什么也写不出来。

⑦试灯:旧俗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晚上张灯,以祈丰稔,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

 

【说明】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根据词序,此词仿照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而作。上片写春归大地,词人闭门幽居,思念亲人,自怜身世;下片承上片怕触景伤怀,进而追忆往昔,对比目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此词不单是作者个人的悲叹,而且道出了成千上万想望恢复中原的人之心情。全词格调苍凉沉郁,几乎全以口语入词,明白晓畅,又极准确、深刻地表达了词人彼时的心理状态。

 

【赏析】  

  这是词人南渡之后的一篇作品,写于元宵春归之际,表现出内心的惆怅和心灰意冷。上片写春归。首句“庭院深深深几许”,引用欧阳修《蝶恋花》词,词人在序言里也说“予酷爱之”,可见此句具有相当大的魔力。“深深深几许”,连用三个“深”字,前两个“深”为形容词,形容庭院之深;后一个“深”为动词,作问句,加强了语气,强调深的程度。“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这三句,解释词人自闭深闺庭院之中的原因。“秣陵”即南京,“建康”也指南京,这是词人现居之地。词人跟随朝廷南渡,已在金陵居住了数载,而南宋朝廷却偏安一隅,不思进取,北定中原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春天是已经归了,可是作为北人,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呢?更多描写闺怨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www.)

  下片追忆往昔,对比眼前,顿感失落。“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感月吟风”说的是从前甜蜜的夫妻生活。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佳人才子,堪称天作之合,可是如今,国家破败,夫妻天人相隔,一切的美好都已逝去,现在还剩下什么呢?只剩下年岁徒增,一事无成了。“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谁怜”二字,表明词人身处异乡,孤身一人,无人可诉。而着一“更”字,写出了词人的心境日渐一日的悲凉。“试灯”即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永遇乐》中曾写到:“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踏雪”即赏雪,宋周辉《清波杂志》载:“顷见易安族人言,明诚在建康日,易安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蓑,循城远览以寻诗,得句必邀其夫赓和,明诚每苦之也。”可知,“试灯”、“踏雪”都曾是李清照最喜欢做的事情,可是如今,词人对此都提不起兴趣,进一步表露了词人的心灰意冷和万念俱灰情绪。

 

  (责任编辑:夏素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