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新现明代“后七子”吴国伦墓 和历史惊人吻合1

 钟家台 2017-05-06

阳新现明代“后七子”吴国伦墓 和历史惊人吻合1

 

金黄的油菜花在三月的春风里翩翩起舞,油菜花深处的杉树林里,几个中年人激动地比划着。7日上午,在阳新县城东新区胜利村一个不起眼的小山包里,一个惊人的发现打破了几个世纪的沉寂。

永兴吴姓子弟在这片名为老鹳嘴的树林里,发现了有明代“后七子”之称的吴国伦坟墓。一起被发现的还有吴国伦妻子陈氏、大哥吴国佐夫妇的合葬墓。所有的发现与《阳新文化简史》等相关典籍的记载高度吻合。

 “这可以说是阳新的一个重大发现。”阳新县文物局局长柯忠难掩兴奋。

长达九年的寻找

老家在阳新县白沙镇同斗村的吴远国,多年前搬到阳新县城居住。

这些年,经过一番打拼,吴远国有了自己的事业。因为为人踏实,2008年,永兴(阳新县古代的叫法)吴氏宗亲会在阳新县城成立时,吴远国被推选为副会长。

 “国伦公(吴国伦)既是阳新历史上的名人,也是我们吴氏家族的骄傲,既然族谱上有记载,我们这些人在有生之年应该把他的墓地找到。”当时,吴氏宗亲会会长吴风翔提议。

会长的提议立即得到吴远国、吴作武、吴有社、吴美权、吴礼民等宗亲会主要牵头人的一致同意。

之后,上述这些吴氏子弟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葬于州城东北之陈埠老鹳嘴),在阳新城东一带方圆十里位置四处寻找。

从那时起,只要有空,吴远国等人就开着车子到城东新区一带转悠。“彭山垴、胜利、综合、双港都去过,首先就是打听这个老地名。”吴远国说,因为文献记载的都是老地名,经历几个朝代300多年后,许多地名都改变了叫法,寻找相当困难。

吴美权是最靠近文献记载之地的一户吴姓子弟,在彭山垴生活多年的他骑着自行车在阳新城东走村串巷,也没找到老鹳嘴这个地方。

今年2月下旬的一天,吴美权在胜利村走访时,听到一位80多岁的老人说村东北处的移民新村口子有一个地方叫老鹳嘴,还有一个地方叫泥鳅嘴。

“那是过去的叫法,现在都叫移民新村。”老人说,他小时候,父辈们是这么叫的。

这个消息传开后,吴风翔等人异常兴奋。

为了证实地名,吴风翔和吴远国等人来到这里走访附近村民,最后在一片油菜地旁发现了一块清朝时期的墓碑,上面标注这里就是老鹳嘴。

除了油菜地,四周都是农田,移民新村村口有一片七八亩面积的杉树林。吴国伦的坟墓在哪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