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下内心的面具,让自己变得更健康!

 小蓝2266 2017-05-06


  最近一段时间,自己放下了许多事。一下子,心情也变得有些舒畅起来。过去向来不喜欢运动的自己,最近还在闲暇之余踩起了很久没有碰过的单车。而其中最大的一个得益,就是更多能够敞开承认自己的弱点,也同时在感恩中带来更多的收获!


  纵观网上各样的“励志文”、“鸡汤文”,大多会强调人要怎样宽容待人、要怎样积极地面对生活。实际上,这一切的表现背后都离不开一个核心:用敞开的心来面对生活!这一点,尤其是对于拥有一定金钱和地位,或者顶着“知识分子”头衔的人来说更为重要!这不仅仅是关乎于自己的心情和生活,甚至可以说更直接关系到自己的生命!



  凡接触过一点应用心理学的人,都应该知道弗洛伊德在晚年的时候曾经提出过“生本能”和“死本能”的概念,代替了原本笼统的“本能论”(见弗洛伊德《超越快乐原则》一书,中译本由高申春等翻译)。他认为,人的本能当中既有积极向上满足自己的力量,也有破坏性的欲望、即“死本能”。前者是为了达到快乐,至于后者在弗洛伊德的解释中更多是为了“走向死亡的安息”,他引用叔本华的名言说“所有生命的目标都是死亡”。这有些类似于不少处于消极、悲观心情下的老人常常念叨的话:“还是死了好啊,死了就一切太平了!”



  在弗洛伊德眼中,生本能和死亡本能常常是此消彼长的,也就是生本能强大时,死本能就处于弱势,反之亦然。而个体为了寻求平衡,常常会在内心有强烈痛苦之时,把死本能转向外界,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发泄”这样的行为出现;倒过来说,当对外要表现出自己积极阳光的一面时,那么“死本能”就会转向自己内部来宣泄了。这时,就会导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更有甚者,长期的压抑也会直接影响身体的健康以及生活的顺利。在健康心理学中提到的C型人格(癌症人格),正是常常这样的心态。如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许多在众人眼中的“老好人”往往是英年早逝,那些褒贬不一的人却往往能寿终正寝了。



  这并不是鼓励大家去到处搞破坏,而是告诉我们以敞开生活的重要性!既然每一个人内心都有那“破坏狂”的一面,总是要让它有一个合理疏泄的渠道。而这一点,恰恰是那些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所忽略的。莫说是一般的知识分子,就是在心理学界内部,有几个德高望重的专家教授们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短处呢?包括提出这个理论的弗洛伊德本人,在他生前也不是一个能够敞开用这些知识分析自己的人。坦率地说,这一点也是常常让自己省察的,尽管目前的自己还是一个平凡的教书匠。但不可否认的是,过去已经曾一度为了维护自己的正面形像而陷入过负担中了。直到最近这一、两年,才慢慢在实践中体会到敞开的价值。



  也可以说,这个心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有些难。记得曾经有位长辈,总是以“大家长”的形像面对着家族里的人,客观上他的职位和家里的生活水平在那时确实是数一数二的。一直以来,这位长辈给众人的印象也都是主持公道、乐于助人。甚至于,当一个晚辈结婚没有婚房,他也欣然将刚刚分到的房子让出来给他们新婚,自己则住进了单位宿舍。然而,他却有一个近乎致命的软肋,那就是见不得自己“大家长”的地位受到挑战。一旦见到小辈有任何日子过得比他们更滋润的兆头,或者有不听他话的倾向,立刻就开始冷言冷语地一通批评,竭力希望对方能维持现状。而相应地,也从来没有见他坦诚说出自己内心的这个念头。




  很遗憾的是,这样的生活观并没有给他和他的家庭带来多少积极阳光的生活,更使他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最终,还不到花甲之年就匆匆离开了人世。或许,这也是一个“死本能”的体现——他并没有活着看到自己小辈的生活质量超过他们家,似乎也避免了面对这一现实的尴尬。由此,潜意识里便暗暗将这样的过程往前推了一把。我们自然不能说他这一生全是由心理因素所导致。但至少可以看出在他生前的极度压抑光景,这也的的确确给了他的身心健康以极大影响!




  这个现象在这一类人群中并不是少见的,尤其是在我们东方“含蓄”的文化背景下更是屡见不鲜。有时候,当事人并不能觉察到自己真实的一面,这也是为什么有心理分析这一专业存在的意义了。而我们若能循着这样的轨迹去发掘,就不难明白为什么有些不求高官厚禄,只求平平安安、泰然自若生活的人能够体会到真正的幸福了!曾经有人问认知心理治疗大师A.埃利斯,他拖着先天小儿麻痹症的身体却能够活到90多岁高龄,这其中有什么秘诀?他的回答十分坦率:坦然生活,不要让任何外界的东西影响自己的人生信念!而这正是那些戴着面具生活的人所需要关注的!


阿尔伯特.埃利斯(1913~2007)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认知心理治疗代表


  其实,人要把自己真实一面伪装起来的原因很简单:害怕被人知晓以后带来损失。因此,为什么越是有身份地位的人就越是在意这一点。不能说这样的担心是没有理由,毕竟现实中那些“快嘴巴”往往也是常常会挑起是非的人,我们更不是鼓励大家不要追求更高的地位、更好的生活。但是,即便是保留自己的隐私,总要有一个途径能够使自己获得释放,而不是一味地选择压抑了。在当代的社会中,不少精英们年纪轻轻便身心疾病缠身,乃至有的英年早逝的,实在让人唏嘘不已。对于这些人才,是不是也能重视一下自己的心理慰藉呢?



  当然,就个人来说,我更主张在敞开的心态下享受人生。而很多时候,当真的能敞开面对生活以后,会发觉其实一切并没有原本想象的那么可怕。特别是当看到原本自己有这么多的弱点,却能享受如今美好的生活,这会让自己得到更多的内心满足。只是,这可能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或做到的。只是无论如何,纵然不敞开面对他,至少能够敞开面对自己吧!这样,才能真正享受健康、快乐的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