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购物中心儿童经济的“一拖N”效应

 妹大人 2017-05-06


温馨提醒


儿童业态的魔力,在于“一人带动全家”,具有连带消费多、持续性强、对楼层和位置要求不高,且易汇聚人气的特点,能为吸引一大批家庭消费人群,并形成持续不断的规律性客群。好的儿童业态可以帮助购物中心聚集人气、拉动客流,也可以吸引家庭到购物中心反复消费。


儿童业态在购物中心的占比显著增长,儿童业态也几乎成了各大购物中心的“标配”,业态占比显著增加。据调查显示,儿童业态商业总面积已达到916.1万平方米,在过去五年间增长达538.8%。儿童业态在购物中心占比更是由5%上升至15%,近两年提升尤为显著。此外,很多开发商也看好儿童产业,亲自上马儿童项目。


从购物中心各类型儿童业态比重变化可以看到,业态配比正由过去单一的儿童零售向儿童教育、儿童拓展、儿童职业体验、儿童游乐、儿童餐饮、儿童摄影、母婴服务等业态领域多元化扩展。


儿童业态对商场的人气的贡献是不能忽视的。二胎政策全面推行之后,对于已经有一个小孩的家庭,无疑是福音。而两个小孩之间的年龄段是有差距的,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品牌或者业态组合应该如何搭配?

  

目前,国内的儿童业态关注小童多于大童,3-6岁年龄区段的儿童品牌配比最高,却忽略不同年龄段业态组合与搭配。儿童没有购买力,儿童带来的家庭才有购买力。因此,购物中心里的儿童业态一定要跟其他业态组合,而且要根据年龄段进行合理的分配。

  

对于区域中心及超级区域中心,或者已经面向家庭客群的城市中心来说,可以考虑儿童业态做得丰富一些,以充分实现客流价值。比如不同的儿童娱乐,职业体验、软体乐园、硬体乐园、主题乐园。不同的儿童教育,钢琴、英语、早教、摄影、体能等。不同的儿童零售,智力、毛绒、车模、男女卡通、塑料、木头、科技等各种品牌玩具以及孕妇鞋等。


而对于十几万平米的家庭型购物中心,如何规划儿童业态?对于5 万平米左右的社区型购物中心如何规划呢?


以儿童体验为核心,可作伴的业态有电影院、电玩、动漫、美食、书城、健身、玩具、儿童培训等。在业态配比上,考虑娱乐培训购物的目的性、延续性、带动性,注意游乐重复性高,教育培训周期长的特点,增加一些因滞留时间长了,可以带动周边消费的业态。


对于购物中心而言,增加客流量是赢得市场占有率的第一要素。儿童业态则对体验消费有着天然优势,可以在最短时间内给购物中心带来人气,缩短购物中心的养哺期。不少购物中心因此将儿童业态作为抗衡电子商务对其影响的内在因素,更有甚者将其看作拯救购物中心同质化的“救命稻草”。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有近百家购物中心先后扩大儿童品牌招商,并对儿童体验区进行改装升级。

  

随着更多竞争对手的加入,儿童业态同质化问题也日益突出。购物中心里的多数儿童乐园玩乐设施基本上是一致的,新意不足。因此儿童乐园要想赢得消费者的心,在主题特色、功能规划、精细化运营等方面任重而道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