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人机, “高新造”!

 heii2 2017-05-06

成都高新区航空产业初步形成“航空电子+航空零部件+航空维修及服务”产业特色- 高新要闻-新闻资讯-成都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随着气温升高、天气晴好,从单反相机到无人机,“摄影装备党”们又进入了“晒”设备的季节。而国内外无人机企业,也不约而同地将新品发布时间选在了4月。4月6日,日本佳能宣布将推出工业用无人机“PD6E2000-AW-CJ1”;4月13日,DJI大疆发布旗下最新无人机产品“Phantom 4 Advanced”;同日,北京零零无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其自主设计研发的首款产品Hover Camera“小黑侠”跟拍无人机在苹果零售店以及苹果官方网站上同步展示和销售……

  在这一波新品发布热潮中,“成都高新造”无人机也未缺席。4月15日,“国防信息化与战略管理论坛——2017中国低空侦察无人机高端技术研讨会暨时代星光战鹰无人机新品发布会”在成都高新区举行,作为承办方的成都高新区企业成都时代星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代星光”)正式对外发布了最新的战鹰无人机X-100和X-150。

  3分钟组装完毕

  极端环境下可正常运转

  时代星光此次发布的战鹰无人机X-100和X-150,是其自主研发推出的最新型工业级无人机。其中,战鹰X-100采用高强度机身设计,碳纤维一体成型技术,能在3分钟内组装完毕,充分满足应急需求。同时,该无人机的全封闭设计保证了在7级大风或大雨情况下能可靠飞行。针对无人机普遍存在的电池续航问题,战鹰X-100突破了同级别无人机续航极限,能达到空载续航50分钟、标准负载续航40分钟的水平。在战鹰X-100的基础上,战鹰X-150则可提供更多负载和续航能力。

  “战鹰X-100能够应对4000米高海拔和零下40℃的超低温,在极端环境下也能正常运转。”时代星光董事长彭彦平告诉记者,2017年初,在冰天雪地的内蒙古呼伦贝尔海拉尔地区,战鹰系列无人机挑战了极限,在零下40℃的低温环境中运行正常。“测试内容包括无人机机架、飞控系统、图传系统在极寒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无论是无人机飞行的稳定性,还是高清图传系统的稳定性,都经住了考验。”

  根据公安、消防行业的需要,时代星光此次还发布了与战鹰无人机配套的无线遥感系统、自带3D增稳云台的30倍变焦相机吊舱、语音喊话吊舱、综合抛物吊舱等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拆装的配件,以及最新的无线图像传输系统。

  多次参加灾难救援

  战鹰无人机立下奇功

  成立于2003年的时代星光,以研发高清无线图传系统起步,目前主营无人机侦察及遥感系统、无线图像传输系统和卫星通信系统三大业务。近年来,该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战鹰系列无人机,每年销量近百架,全国各地公安、武警、消防和电力等领域以及部分海外国家都有使用。

  据了解,时代星光的无人机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开始,已先后参与了雅安芦山地震、8·12天津塘沽爆炸事故、湖北黄梅县水库洪灾等救援抢险行动。“在天津塘沽爆炸事故的搜救行动中,战鹰无人机是唯一发现火苗隐患的无人机。”据彭彦平回忆,当时还有好几家公司带了消防无人机,但因为这些无人机不能搭载高倍数变焦镜头,因此无法传回爆炸现场的局部细节,“而当时通过我们的镜头变焦观看细部,就发现了一堆集装箱中有细微的火苗”。

 初步形成产业特色

  无人机呈集群发展

  事实上,时代星光只是成都高新区无人机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反映了成都高新区的无人机产业正在呈现集群式发展。

  今年1月,总部位于成都高新区的成都纵横大鹏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开出百万年薪面向全球聘请行业级无人机领域的研发、销售人才,并将致力于研发新一代前沿产品。

  4月中旬,另一家在成都高新区的无人机企业——四川傲势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傲势科技”)在第十七届中国成都国际智慧城市建设暨社会公共安全防范科技博览会上,展示了该公司最新的X-Hawk、X-Swift两款无人机。垂直起降、续航时间达到120分钟、作业半径超过50公里……一架X-Hawk仅用4天就可以清晰拍下整个成都中心城区画面,并根据指令跟踪特殊目标。傲视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X-Hawk、X-Swift无人机的稳定性、操控性和自主性等指标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能最大程度地清晰展现“空中之眼”的任务特征。

  作为国家航空航天产业基地,成都已经形成了集飞机研发、设计、制造、测试及空管自动化、飞行流量管理系统一体化等日臻完整的航空产业链。成都高新区依托成都市航空产业的良好基础和成都高新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的技术优势,近年来培育了一批无人机领域的新兴企业,涵盖无人机整机研发制造、飞行控制系统、配套运营服务等各个领域。

  目前,成都高新区航空产业初步形成了“航空电子+航空零部件+航空维修及服务”的产业特色,聚集了中电科、海特集团、普惠艾特、西格码、铁姆肯、高龙机械等40余家企业。此外,无人机领域后劲十足,时代星光、傲势科技、纵横大鹏、前沿动力、成都空天、汉科计算机等一批企业在成都高新区聚集。本报记者 黄启恒


来源:《成都高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