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载 | 中药房潜伏记(7)

 为什么73 2017-05-06





中药房潜伏记

作者:畅畅         图文:九九

 


鉴别药材- 野生西洋参

药材行水深。参行水尤深。

一颗小的野山参,从几十到几千万元,靠的是买家的眼力和见识。内行看的是参的轻灵,外行则买的是参的压手重量。行内行外,天差地别。

参的鉴别,是门大课。在鱼龙混杂的市场里,非有数十年过手上品和次品的亲身经历,不能掌握机要和门道。

老师即是如此。行医期间,按照古法处方人参。却屡发现,病患服用后,出现上火症状,与初衷愿违。为了解开谜团,遂开始深入研究。至今日,已是历经十年有余。医道事大。药是医者的利器。学药,不仅是学药名和用药方剂,实在的功夫,是认得出真药。

教学生认药,老师的方法是培养亲身感受,多余的话,几乎没有。

一日,老师来药房,打开两只大箱子。满满当当两箱子野生西洋参,为积累收藏多年所得。而后吩咐说,要把参分为普品,标准品,和精品。

“ 人字体且有三十年以上参龄的,归入精品。疙瘩体且有三十年以上参龄的,入标准品。参龄十五至三十年的,入普品。” 老师说完,即聚精会神地开始工作。每颗参,都要在手心仔细端看。看参龄,看手重,看灵气。



站在老师旁边,不敢多问。只好仔细地看被老师挑选出来的参。想要试图找出某一类参的挑选规律。不时想试试手。看好了一颗参,拿起来问老师是否够得上精品。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判断错误。

心里着急,又不知如何入门,于是不断发问。老师只是简短地回答正误。

一着急,就容易乱做判断。越做越错。无法进行下去时,只好停下来继续观察。数小时后,才看清楚参体上的纹路,可能与参龄有关。

两箱子参,老师不急不忙地坐在大木几案前,挑选了一整个下午。自己在旁边看的打了无数个哈欠,才见老师示意,把挑好的参,贴签入库。入库前,老师吩咐把秤端来。放了一颗西洋参在上面,重一克。老师说,“开门的纯货,可惜芦头断了。归入普品,给大家捡个漏吧。”

这样的话,其实药房里常听到。只要是给出去的物品,药师们就会嘱咐:对人,手头要松快一些才好。

整个下午,与野生西洋参的初次过手,在脑子里是不成逻辑的手感和样貌。还有老师的一身静气。学药先学眼力,还有心的安定。

药房学习记之鉴别西洋参




人 参

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神农本草经》



小九情报站

        “潜伏记”在畅畅笔下,不同于枪林弹雨的敌我斗争,而是一个直观又纯真的切身感受,带你见那些你见不到的中药房背后的样子。

        畅畅文中提的老师,就是林飏老师,大家都觉得能跟着林老师学药,畅畅可真是找到了一位好师傅,小九倒觉得林老师也得了一位灵气极高的好徒弟呢,你们说对吗?








      戳这,有人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