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克虏伯家族的山丘庄园

 aemon 2017-05-06

    山丘庄园是德国克虏伯家族的大本营。从鲁尔地区埃森火车总站出发,坐城铁6号线,第3站就是山丘庄园。现今使用的城铁站,即是1890年专为克虏伯庄园所建的铁路小站。因对该家族的历史感兴趣,我在鲁尔波鸿大学当访问学者的三个月时间内,曾多次前往山丘庄园。

    山丘庄园在1873年建成,正逢克虏伯家族发展的鼎盛时期,当年他全家三人就搬进了新居。一手操建山丘庄园的是中兴家族的关键人物阿尔弗雷德·克虏伯(1812-1887,下称“老克虏伯”)。新建的山丘庄园在埃森南郊,高踞鲁尔河北岸,远离工厂的喧闹和烟尘。那时还没有巴尔德内湖,20世纪30年代该堰塞湖形成后,四周的景色就更加秀美了。

    庄园的房舍建于山丘的一大片平地上,围绕房舍有里外两圈绿地,里圈是面积达150公顷的克虏伯的私家花园,外圈则是被叫做“克虏伯森林”的私家森林。建造庄园时,老克虏伯的年纪已经很大,为了尽快享受到在森林里居住的乐趣,他不惜重金大量移栽树龄50年的树木。移栽老树法国最有经验,他就让驻法国的办事处为他物色有经验的师傅,命令在埃森的工厂打造运输高大树木的专用设备。

    经历过创业阶段的老克虏伯,住过与生产车间紧挨在一起的祖屋,也住过与工厂隔开一段不长距离的“花园住宅”,现在有条件了,要远远避开自己工厂生产造成的严重污染之地。用老克虏伯自己的话说,建造庄园是“为了家庭的舒适”;另一方面,他也道出建造庄园是为高标准接待贵客,在场面上有气派,要显示出公司不同凡响的实力和荣耀。

    庄园建筑就是这两方面需要的综合体现,主要建筑是被称为“大楼”、“小楼”的两座楼,中间用廊屋连接,共有269个房间,8100平方米,为当时德国最大的单个家庭住房。因为要接待皇帝、国王、亲王这样的贵客,故而在庄园建筑里有各种接待大厅,其中一个客厅的面积有500平方米,层高16米。为了家庭的舒适,老克虏伯用上了当时一切的先进技术——山丘庄园是世界上第一个安装“中央空调”的建筑;拥有各种娱乐和体育设施;庄园备有各种名马,客人在那里可以骑马(有专用马道、马术大厅)、游泳、划船、打网球、击剑;散步时,除了沿途大片的绿地、树木、鲜花、喷泉外,还能领略到诸如葡萄园、饲养各种动物的野趣……这样一来,庄园的各种固定服务人员就从最初的66人,1888年的290人、1902年的570人,增长到1914年的648人。

    老克虏伯从父亲那里接手的,是一个负债累累且仅有7个工匠的小作坊,最终,他将其发展成为拥有两万名员工的超大企业。他起家有两样法宝:无缝铁路轮箍和钢铸大炮。当时,欧洲正在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也正逢战事频发的多事之秋,这两类产品让他赚得盆满钵满。克虏伯也曾大力向中国推销军火,大连旅顺炮台、厦门胡里山炮台、威海刘公岛等地留存的克虏伯大炮,即为明证。

    在这里且不说老克虏伯在世时到访的显贵,光说说在他1887年去世后,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二世,在1890年到1918年期间,曾前往埃森克虏伯企业和山丘庄园就达12次之多,其中还有4次住在庄园——多次接驾,皇上还在他的私人住所驻跸,这是何等的圣恩和荣耀!此外在不同时期,中国的李鸿章,伊朗、埃及、埃塞俄比亚等国帝王也拜访过山丘山庄的主人。

    德国皇帝曾在山丘庄园参加过两次庆典,这也是庄园举行的两次规模最大的节庆活动:一次是1906年老克虏伯的大孙女贝塔的婚礼,另一次则是1912年庆祝克虏伯公司成立百年的大庆。老克虏伯只有一个儿子,名为弗里德里希·弗雷德·克虏伯(1854-1902),独生子膝下也只有贝塔和芭芭拉两个女儿。

    按照克虏伯家族的规矩,为了克虏伯公司的发展,公司产业不得分割,由指定的惟一继承人全部继承,并独立经营。这样,大孙女贝塔·克虏伯(1886-1957)在16岁时就成了这家大公司独一无二的女老板。4年后贝塔结婚,她的丈夫古斯塔夫·冯·波伦与哈尔巴赫(1870-1950),因要协助贝塔管理企业,威廉二世恩准他可以加上“克虏伯”的姓,并规定今后他们的后代中只有继承公司产业的那个人,才有资格加上“克虏伯”的姓。

    幸运的是,贝塔夫妇一共生了五男两女。有那么多子女,公司产业原本不会后继无人。然而这个问题恰恰在子女成群的家族公司里发生了!贝塔的大儿子阿尔弗里德·克虏伯·冯·波伦与哈尔巴赫(1907-1967)早早就被封为“王储”,在1943年被授权成为克虏伯企业的惟一拥有者,也成了在弟妹中惟一有资格自称“克虏伯”的人。战后,他因战争罪行被纽伦堡法庭判处12年徒刑,公司财产被全部没收。1951年,他被提前释放,两年后他的公司财产也被归还,但他已无力且没有兴趣独自挑起企业的担子。既然他绝不想让他的两个弟弟(另两个弟弟已在战争中阵亡)染指企业,他就任命了一个他认识不久的人来做他的“全权代理人”,此人就是后来非常出名的贝托尔特·拜茨(1913-2013)。很多时候,这个克虏伯的当家人把公司的业务扔给拜茨来管理,后者也“当仁不让”。他自己则醉心于摄影、跑车和帆船运动,还把许多时间消磨在他位于阿根廷的农庄里。他的两次婚姻也均以离婚告终,加之长期抽烟,在60岁便因肺癌逝世。逝世前,他把公司变为股份制,用他的全部财产成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基金会——阿尔弗里德·克虏伯·冯·波伦与哈尔巴赫基金会(简称“克虏伯基金会”),拜茨则成了基金会中权力最大的人和他东家的遗嘱执行人,他的东家因此被称为“最后的克虏伯”。

    “最后的克虏伯”有个独子叫阿恩特(1938-1986),是个典型的花花公子。本来他该是克虏伯公司产业的惟一继承人,但在他父亲逝世前,拜茨千方百计劝说阿恩特放弃继承权,居然获得成功。这样,在放弃继承权同时,阿恩特也没有了叫“克虏伯”的权利。他获得的“回报”是:在他活着的时候,公司每年给他两百万马克。这个30岁不到就成了联邦德国“最早的养老金领取者”,无所事事地在世界各地东游西逛,1986年,48岁的他就离开了人世。他虽结了婚,但没有子女。

    老克虏伯肯定不会想到,当年他锱铢必较地挣钱,到了他玄外孙那里,就那么轻而易举地放弃了偌大的产业!他也不会想到,他不准析分公司产业的规矩,种下了祸根,碰到像阿恩特这样的“惟一继承人”,会顷刻荡然无存!

    曾几何时,那辉煌华丽的山丘庄园,已没有了克虏伯后人的身影。从1967年起,克虏伯公司(后与蒂森公司合并为蒂森克虏伯公司)、克虏伯基金会成了没有克虏伯的公司与基金会,克虏伯家族也完全退出了山丘庄园这个大本营。个中缘由,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