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人眼中的通识教育应该是这样的

 昵称35641324 2017-05-07


 

  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

  一份研究资料显示:在知识更迭日益加快的今天,一个本科生走出校门两年内,一个硕士研究生毕业三年内,一个博士生毕业四年内,如果不及时补充新知识,其所学的专业知识将全部老化。按照知识折旧定律:如果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知识就会折旧80%。

  可以说,知识更新加快,一个人穷尽一生也不会通晓所有的知识,且一个人学到的知识很快就会过时,这时,自我学习的能力变得尤为重要。除此之外,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必要能力。上述这些都是大学专业课所不能教授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的方向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学的本专业上,旨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能力,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公民的通识教育理念,受到了全球教育界的一致认可,近年来更是成为国内高等教育的热门话题之一。


  中国:“水课”成了通识教育的代名词

  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又称“通才教育”。它是指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高等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道德、情感、理智等方面全面发展。

  通识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人的整体素质,而并非培养人的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它强调整合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重视培养人的思维方法及敏锐的洞察力;强调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同时也重视人的情志的培养等。

  自20世纪80年代起,以北大为代表的一批国内顶尖大学开始进行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改革的方向是从以专业教育为主要特征的苏联教育模式转向以通识教育为主要特征的英美教育模式。进入新世纪以来,通识教育渐成气候。有些大学的改革相当彻底,打破专业壁垒,成立了本科生院;也有些大学仿照英美和香港模式,建立了住宿学院;近期部分大学还成立了通识教育联盟。一场轰轰烈烈的通识教育革命似乎就在眼前。

  然而,一拥而上的改革似乎带来的只是浮躁,形式上的模仿在没有解决多少问题的同时产生了更多的新问题。

  “我们学校的通识教育,应该是我们学校引以为豪的地方。大一大二进去的时候,通识课与大类课平分天下,专业课几近被挤压。大学四年的学分分布为:全部课程毕业学分140+(去除一些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之类),通识课独占50左右,大类42,其他课程我院为12.5个学分,而隔壁友学院甚至大一大二不开设专业课。当时年轻,只懂得跑来跑去很盲目的上课,上什么,听什么。但是之后回想,自己上了些什么呀。每天讲座一样的大课,跟着污浊的空气打打瞌睡,期末赶赶作业,一年过去又一年。”

  上面的一段话来自某大学学生的网络发帖,充分表现了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这并非个案,很多学生对国内的通识教育都颇有微词。

  在中国长期唯专业观的影响下,在许多教授、家长、学生和其他社会公众看来,如果不强调专业化似乎就意味着学生没有学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大家心里都没底。企业和社会需要的是能够一上手就干活的人,没有人有耐心去等待。一个在大学里接受了严格的专业训练的“现成专家”和一个没有接受严格专业训练的“未来领导者”在大学毕业求职时的竞争优势是不一样的,前者的短期优势可能更为显著。学生们认为“这反正不是专业课”,首先就不重视;老师们认为“反正你不是我自己专业的学生,你爱上不上,随便”!即使在北大老师为通选课投入了相当的热忱和心力,执教通选课的老师不乏国内相关领域的一流学者,但通选课至多是专业课之余的调剂。最重要的是,在这些非专业课上,在这些通识教育的课上,老师一般不敢对学生提出严格的学术要求。

  另外,国内大多数大学都把“通识教育”简单理解为扩大学生知识面的泛化教育。由此形成一个认识逻辑:“通识教育”=开拓学生视野=知识普及性课程。以南京大学为例,2015-2016年开设的50门通识课程包括《宗教文化与人生》、《疾病、身体与现代性》、《走进非洲》、《中国文学经典》等,除《逻辑思维与表达》外均是普及知识性质的课程,“通识教育”走上这一逻辑,大量“自助餐”式的“水课”就出现了,学生上完这些知识快餐性质的课程,参加完考试之后,除了得到学分和成绩,并迅速忘记考前背诵过的知识之外,剩不下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很多通识课成为名副其实的凑学分课。面对琳琅满目的课程表,学生像无头苍蝇一样摸不着头绪,在各个课程之间疲于奔命,一学期下来却依然觉得空虚和茫然,似乎没有学到什么让自己心里有底的专业技能。

  从80年代至今近30年,中国的通识教育在很多人眼里,尤其是学生眼里依然是“鸡肋”,能否撼动本科教育体制,能否形成一整套成熟模式,仍然是个问号。


  美国:通识教育要让学生受益终身

  通识教育真的就只是看上去很美吗?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我们看到了对通识教育不同的认识。

  2014年,美国一项面向13000名本科生的学习评量测试研究发现,商科、健康学和教育学专业的学生,表现远不如人文、科学、社会学和工程学这些经过通识教育专业的学生。研究人员继而将进入这些专业的学生的学术能力纳入考虑范围,他们发现,在毕业时,商科和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在写作、复杂推理和批判性思维上都明显不足。

  当企业在寻找CEO或是经理级别的人物时,“他们会说,几十年过去了,我们一直要找的是一个通识教育的毕业生”,美国智库阿斯彭研究所的商业和社会项目执行董事朱迪·萨缪尔森(Judy Samuelson)如是说。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副院长艾丽卡·沃克(Erika Walker)、维克森林大学商学院院长查尔斯·亚克维(Charles Iacovou)、波士顿大学凯斯特罗姆商学院副院长瑞秋·赖泽(Rachel Reiser)等众多美国大学商学院业界人士,均表达出需将通识教育纳入商学院本科教育中的观点。

  在中国普遍被大家忽视的通识教育,在美国竟有如此高的评价,受到如此的重视!源于美国大学通识教育与国内大学通识教育逻辑和理念上的不同。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教授所有大学生(不论文科、工科、社科还是理科生)基本且全面的社会常识。这种社会常识不仅仅在知识上,也在处理问题的方法上,更确切地说,是帮助大学生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框架(也就是常识),以帮助大学生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更好地认知世界,更好地通过自己的常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独立思考。

  关于这一点,基本每所美国名校都有自己明确而清晰的认识,尽管各所大学设置的通识课程千差万别,但其根本都是强调整合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重视培养人的思维方法、敏锐的洞察力及基本技能训练等;强调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同时也重视人的情志的培养等。

  以哈佛大学为例,新世纪的哈佛大学通识教育主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批判精神、科学意识、知识的整体性、国际化视野以及学生对未来生活的准备等。基于这一理念,哈佛大学开设了下列通识教育课程:审美学的理解;文化与信仰;以实验为依据的推理;道德推理;生存方式的科学;客观世界的科学;世界中的各种社会;美国与世界。

  表面上看,这些课程与国内大学以扩大知识面为主的泛化教育没什么两样,但实际上美国各所名校的通识课程都是基于某种人文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具备基本的知识底蕴,相比国内更注重人基本技能、逻辑、情志上的培养,如英文写作、口语表达、逻辑思维、批判思维等,这对学生来说是受益终身的。尤其是英文写作,在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等著名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中的基本技能课程里,都包括了写作课程。

  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视野,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要求学生学习一门异域文化课程。这些课程包括历史、文化及不同的观念等。以哈佛大学为例,其核心课程之一是外国文化,共包括27门课程。目的是扩大学生视野,提供一种看待本土文化的新视角。

  在教学方法上,美国的通识教育多是小班授课,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之外,学生都会积极参与学习及研究活动。以哈佛大学为例,哈佛大学有一套严格的评分方法,在学生成绩中,课堂发言占总分的25%~50%,靠国内的“混学分”策略是很难拿到学分的。而且,教学过程中不重视是否得出正确的答案,而重视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重视学生独立分析能力的引导。正如一位讲授神学教授所说:“我并不要求记住多少基督教的东西,因为这些都无所谓。重要的是,通过你们坚持的阅读和讨论,我希望引导你们独立思考和全面分析,这样以后不容易被别人的蛊惑所左右。”

  耶鲁校长理查得·雷文的一个观点,代表了很多美国名校的共识:大学,尤其是优质的大学教育,本科四年,如果我们把学生仅仅训练成一个所谓的在某领域的专才,我们大学教育就失败了。我们应该更加侧重跨专业的所谓通识教育。

  中美通识教育现状的巨大差异,从根本上讲是教育理念不同导致的。美国倡导自由教育,认为大学本科教育是一个自由人最基本的教育,它帮助一个体成长为一个具有理性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健全人;而中国的大学教育目前被定位成培养某方面专业人才的专才教育。因此,可以想象,美国的大学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宽度、平衡性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基本的历史、人文和哲学教育能够保证毕业生至少具备基本的现代公民素质。而对不同领域的广泛而不深入的涉略,能够让毕业生保持对科学的兴趣,能够适应未来知识频繁更新的社会发展需要。这些都是我们中国教育需要好好学习的。



微信名:ACI 微信号:ACI-CHINA



了解更多国际职业资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