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洛克菲勒 (图片来自网络) 2009年11月中旬,我应朋友邀请到佛山市一家校外培训机构,给他们的一百多位家长做一个“学会爱孩子,做个好父母”的讲座,并进行为期一周的跟踪辅导。讲座结束后,一对父母向我诉苦,说他们的儿子现在正上三年级,在当地一所寄宿制民办学校上学。这个孩子以前各方面表现都还不错,性格也挺活泼,跟老师、同学关系都还可以,学习成绩在班里也有中上水平。以前回到家跟爸爸妈妈总是有说有笑的,感觉他在这个学校过得也挺开心。可是最近几个礼拜,每次回到家里就说,我不想上学了,上学没意思,做人没意思,我想自杀。 听了这话,我吃了一惊,连忙问他们:“那你们了解其中的原因吗?”这位母亲告诉我事情发生在一个月前,但他们也是这两周才知道的。 事情是这样的:自从这个学期开学以来,温骏不知从哪学来的“鬼点子”,他会从商店里把铅笔、圆珠笔、小刀、橡皮整盒整盒地“批发”过来,班上如果有些小朋友需要这些文具的时候,他就把这些东西零卖给他们,从中赚取差价,有些赚几分钱,有些赚几毛钱。刚开始同学们都挺喜欢的,因为温骏为他们提供了方便,温骏也挺开心,觉得自己能赚钱了。可是后来这件事不知怎样被老师发现了,狠狠地批评了他,说他不务正业、不爱学习,老想这些歪点子,连同学的钱也好意思赚,让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做检讨,还让他在升旗仪式的时候向全校同学做检讨。 这样一来,那些原本跟他要好的同学,一下子都跟他疏远了,说他真不要脸,同学的钱都敢赚。温骏的情绪一下子低落下来,觉得在同学面前都抬不起头来。上课听讲老是走神,课间变成一个人独来独往,学习成绩不但没有上升反而急剧下降。老师把这些情况告到了爸爸妈妈那里,爸爸妈妈也异口同声地批评孩子,甚至连本来该同他是“一条战壕的战友”——哥哥也觉得他这样做不对,学生就应该好好学习,不要老想其它的事。这样一来,温骏感觉自己更加孤立了,整天一个人沉默寡言、独来独往,跟父母的话也明显少了,做什么事也提不起精神,老是说,我不上学了,上学没意思,做人没意思,甚至竭斯底里地大叫我要自杀、我不想活了…… 我问他们:你们有没有了解孩子为什么要在班上做生意? 他们说没有。 听到这里,我神情非常严肃地对他们说:今天在这里我暂且不去评价老师做得对不对,我首先要批评你们:老师这样做也许有他的苦衷,可孩子是你们自己的,你们怎么也跟着瞎起哄,把孩子往死里整呢?难道你们就看不到孩子的做法里面包含了许多值得赞赏的东西吗? 这对父母听了,一时不知所措,后悔自己做得不好,但造成这种状况现在也不知应该怎么办?我给他们讲了两个故事:一、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小时候的故事;二、两个小保姆的故事。(故事见后面的附件) 然后问:你们有没有从孩子的这种做法里看出什么闪光的东西? 这位父亲说:“其实我也觉得孩子挺聪明的,有生意头脑,可是老师、同学都觉得他做得不好,我总不能跟老师唱反调吧?” 我说:“不是让你们跟老师唱反调,而是你们需要先了解孩子,肯定孩子,要弄清原因,然后再引导孩子。”这位父亲说;“我们都已经安慰过了,可是好像不起作用。”我说:“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安慰肯定不起作用了,你们当时就应该先肯定孩子的做法,然后引导孩子分析老师为什么会批评他,同学为什么会排斥他,再引导孩子如何正确面对。现在你们跟孩子都已经站在对立面上了,再来安慰肯定是没有效果了。” 这位父亲问我,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说,这样吧,明天你们一起把孩子带过来,我来跟他聊一聊,但是你们一定要配合,就是在心里一定要真心实意认为孩子是好样的!并且这次回去要这样跟孩子说:“温骏啊,今天我们到天才之路去听了一个林老师的课,把你在学校的情况跟林老师说了,林老师觉得你没错,你很棒!林老师想见见你呢!我们什么时候去见见林老师?” 第二天上午他们把孩子带了过来。他们一进门,我就开心地对他们说:“你们来啦?欢迎欢迎,请坐,今天小洛克菲勒来了,我非常高兴。”然后转过头对温骏说:“你知道小洛克菲勒是谁吗?” 温骏说:“不知道。” 我说:“就是你呀!” 然后我让他们一起坐下来,我给他们讲洛克菲勒小时候的故事。(故事见后面附件) 讲完洛克菲勒小时候的故事,我对温骏说:“温骏啊,你在学校的做法多么像洛克菲勒小时候啊,将来说不定你会成为第二个洛克菲勒啊!” 温骏听了呵呵一笑,有点不好意思。我非常诚肯地问温骏:“不过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会想到要在班上卖那些小文具呢?” 温骏转过头看了爸爸妈妈一眼,有点不好意思,几次张口想说又把话咽了回去。最后,在我的一再鼓励下,他终于说出了原因。 他说:“我经常会看到我们班上的一些同学,从家里回校的时候会忘一些东西,到了学校找不到又很着急,只好要爸爸妈妈送过来,有时候铅笔、小刀、橡皮坏了或掉了又没得写,很着急,我看到爸爸妈妈工作那么辛苦,每天上班都那么忙,还花那么多钱送我到寄宿学校去上学,我想自己挣些零花钱,免得经常跟爸爸妈妈要,所以我想到把这些文具卖给他们,既帮到了他们,也赚到了钱。” 听到这里,我激动地握着温骏的手说:“温骏啊,你太棒了,相信你爸爸妈妈也会非常感动的。” 我回过头对他的爸爸妈妈说:“你们说是这样的吗?” 他爸爸接过话题说:“是啊,我非常感动,真是我的好儿子,温骏啊,你真的很棒!” 我转过头对温骏说:“温骏啊,其实你爸爸妈妈昨天听完我的讲座就告诉过我,在他们心里你都是相当棒的,他们也觉得你在班上卖东西真的是非常聪明,有生意头脑,可是,你们老师说你做得不好,你爸爸妈妈觉得不好意思跟老师唱反调,所以只好跟你说这样做不对,要好好学习。” 下面我再给你讲一个“两个小保姆”的故事:(故事见后面附件) 讲完故事,我对温骏说:“你看,洛克菲勒小时候的故事和两个小保姆的故事都是告诉我们:一个人要从小学会自立的,都说明从小学会做生意是件好事。不过林老师现在有一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你觉得可以吗? 温骏说:“什么事?” 我说:“刚才给你讲的两个小故事,都是发生在美国,美国人心态比较开放,美国的老师和爸爸妈妈都支持孩子从小学会赚钱、学会做生意。但是在我们中国,很多老师和父母都认为学生就要以学习为主,所以他们会认为你做得不好。你的做法本来是很好的,但是因为事情是发生在我们中国,你这样做会让很多人不理解。如果你想做生意赚钱,可以在放暑假或寒假的时候让你爸爸妈妈给你找一份事做,或者你自己找一件事做。好吗?” 温骏说:“好。” 我说:“还有一个问题想跟你商量一下,你的老师让你在班上做检讨,甚至在全校做检讨,林老师也认为他做法不太恰当。但是现在我们要想到,你的老师也是中国人,受的是中国的教育,他们可能没有你这么先进的思想,而且他们可能也没有读过洛克菲勒的故事,所以他们才会这样对待你,现在你能够理解你们的老师吗?” 温骏说:“能。” 我接着说:“那从今往后,你就开开心心地去上学好吗?上课认认真真地听讲,作业认认真真地去做,把过去的事情忘掉,可以吗?” 温骏说:“可以。” 第二个周末放学回家,爸爸妈妈明显感觉到温骏开朗多了,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心情好多了。妈妈高兴地说:“哇,温骏,这个礼拜你开朗了很多。” 温骏说:“那当然,因为我遇到高人了。” 他爸爸打电话把这个信息告诉我,我开玩笑说,其实我也不高,就一米七多一点,只不过我善于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而已。 附件:【小知识链接】 一、两个小保姆 有一位到美国探亲的中国学者,遇到了这么一件令人深思的事情:有一天,他正在家中看报,突然,有人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8、9岁的女孩子和一个5、6岁的女孩子。 大孩子非常沉着地对他说:“你们家需要保姆吗?我是来求职的。” 学者好奇地问:“你会什么呢?年纪这么小……” 大孩子解释说:“我已经9岁了,而且我已经有了14个月的工作历史,请看这是我的工作记录单。我可以为你照看孩子,帮助他们完成作业,和他一起游戏……” 大孩子观察到学者没有聘用她的意思,又进一步说:“你可以试用我一个月,不收工钱。只需要你在我的工作记录单上签字,它有助于我将来找工作。” 学者指着那个5、6岁的孩子问:“她是谁?你还要照顾她吗?” 听到的回答更令人惊奇:“她是我的妹妹。她也是来找工作的,她可以用小推车推你的孩子去散步,她的工作是免费的。”
二、洛克菲勒赚钱小故事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出生在一个贫民窟里,凭借独有的魄力和手段,一步步建立起庞大的商业帝国。 1:用街上捡来的玩具车,赚回一台崭新的玩具车 洛克菲勒他和很多出生在贫民窟的孩子一样争强好胜,也喜欢逃学。但与众不同的是,洛克菲勒从小就有一种发现财富的非凡眼光。 他把一辆从街上捡来的玩具车修好,让同学们玩,然后向每人收取0.5美分。在一个星期之内,他竟然赚回一辆新的玩具车。 洛克菲勒的老师深感惋惜地对他说:“如果你出生在富人的家庭,你会成为一个出色的商人。但是,这对你来说已是不可能的了,你能成为街头商贩就不错了。” 洛克菲勒中学毕业后,正如他的老师所说,他真的成了一名小商贩。他卖过电池、小五金、柠檬水,每一样都经营得得心应手。与贫民窟的同龄人相比,他已经可以算是出人头地了。 2:白捡1吨丝绸,一夜赚到10万美元 但老师的预言也不全对,洛克菲勒靠一批丝绸起家,从小商贩一跃而成为商人。那批丝绸来自日本,数量足有1吨之多,因为在轮船运输当中遭遇风暴,这些丝绸被染料浸染了。如何处理这些被浸染的丝绸,成了日本人非常头痛的事情。他们想卖掉,却无人问津;想运出港口扔了,又怕被环境部门处罚。于是,日本人打算在回程的路上把丝绸抛到大海里。 港口有一个地下酒吧,洛克菲勒经常到那里喝酒。那天,洛克菲勒喝醉了。当他步履蹒跚地走过几位日本海员身边时,海员们正在与酒吧的服务员说那些令人讨厌的丝绸。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他感到机会来了。 第二天,洛克菲勒来到轮船上,用手指着停在港口的一辆卡车对船长说:“我可以帮你们把这些没用的丝绸处理掉。”结果,他没花任何代价便拥有了这些被染料浸过的丝绸。然后,他用这些丝绸制成迷彩服装、迷彩领带和迷彩帽子。几乎在一夜之间,他拥有了10万美元的财富。 3:当一次“冤大头”,狂赚2490万美元 有一天,洛克菲勒在郊外看上了一块地。他找到地皮的主人,说他愿花10万美元买下来。地皮的主人拿到10万美元后,心里还在嘲笑他:“这样偏僻的地段,只有傻子才会出这么高的价钱!” 令人料想不到的是,一年后,市政府宣布在郊外建环城公路,洛克菲勒的地皮升值了150倍。城里的一位富豪找到他,愿意出2000万美元购买他的地皮,富豪想在这里建造别墅群。但是,洛克菲勒没有卖出他的地皮,他笑着告诉富豪:“我还想等等,因为我觉得这块地应该增值得更多。” 果然不出洛克菲勒所料,3年后,那块地卖了2500万美元。 洛克菲勒的同行们很想知道当初他是如何获得那些信息的,他们甚至怀疑他和市政府的官员有来往。但结果令人很失望,洛克菲勒没有一位在市政府任职的朋友。 4、临死前玩一把幽默,赚了10万美元 洛克菲勒活了77岁,临死前,他让秘书在报纸上发布了一条消息,说他即将去天堂,愿意给失去亲人的人带口信,每人收费100美元。这一看似荒唐的消息,引起了无数人的好奇心,结果他赚了10万美元。如果他能在病床上多坚持几天,赚得还会更多。 5、一张遗嘱,赚一个美人携5万美元与他同穴长眠 他的遗嘱也十分特别,他让秘书登了一则广告,说他是一位绅士,愿意和一位有教养的女士同卧一个墓穴。结果,一位贵妇人愿意出资5万美元和他一起长眠。 洛克菲勒的发迹和致富,在许多人的眼中一直是个谜。解铃还需系铃人。他那别具匠心的碑文,也许概括了他不断在平凡中发生奇迹的传奇一生:“我们身边并不缺少财富,而是缺少发现财富的眼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