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除琴书乃无长物 有花石而佐清游

 文山书院 2017-05-07


苏州曲园,今天仍然是到苏州旅游必去的景点。与拙政园、网师园比较有些许的冷清,但仍不失大格局。曲园为俞樾故居


 
俞樾(1821-1907),清学者。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道光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晚年讲学杭州诂经精舍。治经、子、小学。其实最为后世颇具影响的有两点:一是晚年书院讲学,其学生多,如章太炎、吴昌硕都出自其门下,二是修改《三侠五义》,使《三侠五义》影响更为广泛。


俞樾众多著述中,还有《春在堂楹联录存》。


有道是: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近来有些大事袭扰,未能安定写字,近日几番沟通,终尘埃落定。今天兴致盎然,从《春在堂楹联录存》选联,写四幅对联:


古书旧校汉天禄;盛世今参晋永和。”


“书体流迁通汉隶;诗怀清畅发吴歌。”


清风偶与山阿曲:明月聊随屋角方。”


“除琴书乃无长物;有花石而佐清游。”


此四幅对联目前还“待字闺中”。所谓“待字闺中”,就是说,这些都可以出售。文化人都耻于言商,其实从传播的角度来看,进入流通环节,就是最好的传播。文字与文化如果不传播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


据《陶庐老人随年录》记载,俞大师在临终前忽然叫他的儿子把笔墨纸给他,他就写了九首七言绝句,然后说:“今后两百年的国家和世界大势,都在这九首诗中了,第一首是总论,第二、三、四首是前一个100年,后面的五首是后100年。”说完就离开了人世。录如下:

        
1. 历代成败与兴衰,祸有根苗福有基;
  不过循环一甲子,酿成大地遍疮痍。
        
2. 无端横议起平民,从此人间事事新;
  三五纲常收拾起,一齐都做自由人。
        
3. 才说平权便自由,谁知世界起戈矛;
  弱者之肉强者食,膏血成河满地流。
        
4. 英雄竟逞各图强,各自分封各自防;

道路不通商贾绝,纷纷海客整归装。

    
5. 大邦齐楚小邾滕,百里提封处处增;  
   郡县穷时封建起,始皇废了又重兴。
        
6. 几家玉帛几家戎,又见春秋战国风;
  叹息当时无管仲,茫茫劫运几时终?


7.
  蜗触蛮争年复年,天心仁爱亦垂怜;
  六龙一出乾坤定,八百诸侯拜殿前。
        
8. 人间从此又华胥,偃武修文乐有余;
  壁水圜桥观废礼,山岩屋壁访遗书。
        
9. 天地原来张弛弓,略将数语语儿童;
  悠悠二百余年事,都付衰翁一梦中。

 

既然是诗,任何诠释都是多余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解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