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勤越洋归来 半个世纪聚首

 昵称8815056 2017-05-07

20l7年5月1日,何勤同学从大洋彼岸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自从1978年她先后定居香港、美国至今已近四十个春秋。正是少小离家老大归,乡音无改鬓毛衰。

同学们都在翘首盼望何勤归来,我班霍桂英、耿建华到车站迎接何勤。

何勤到家了!发小来了!老同学来了!我们为何勤接风!

何勤、玛丽可是发小。

5月2曰,何勤在齐菲、霍桂英的陪同下,来到玉田当年下乡的村子,看望一起生活过的乡亲们。

原玉田县长王力学是我们一中老三届的师兄,热情地款待了何勤一行。

5月3日,我们班十九名同学相聚。象儿时过年一样,欢呼雀跃,奔走相拥。一群老太太把静园闹得翻江倒海。

《同学情》


一张通知书 相聚校园中

从此我们是同学

这一称呼伴终生

一块去上课 停课搞运动

一同去下乡 一路坎坷行

漫漫风雨求学路

日月可见同学情

同学情是一份真挚的情

同学情是一份难忘的情

同学是无话不说的好姐妹

同学是情同手足的亲弟兄

一声号令下 各自奔西东

从此我们不常见

同学情意装心中

一边忙工作 一边顾家庭

一路去打拼 一心要成功

悠悠岁月催人老

久别的人们盼重逢

同学不分贵和贱

同学沒有富和穷


同学是无话不说的好姐妹

同学是情同手足的亲弟兄

同学情是一份真挚的情

同学情是一份难忘的情

同学是无话不说的好姐妹

同学是情同手足的亲弟兄

同学是情同手足的亲弟兄

历尽世事沧桑,阅尽人间浮华,往事如过眼烟云,如今仍历历在目。

公平的时光老人把孩子培育成孩子的母亲、姥姥、奶奶,宽厚的上苍给我们一个永久的称呼――同学。青春的容颜已挥手远行,但我们仍有着挥洒不尽的年轻心态,老年自有老年的风景,青春的心境才是一道不变的风景线!

这一抱,我们期待得太久太久,彼此紧握双手,透过这张写满沧桑的脸,看到的仍然是曾经那稚嫩、漂亮而倔强的面庞。

瞧这精气神!七十?十七!

惠纳代表大家向群主敬献芬芳野花。火帅,辛苦了,请接受全体群友的谢意。

瞧惠纳那虔诚谦卑的姿态,前腿弓,后腿蹬,脸上漾着迷人的微笑。

火帅醉了,再辛苦也心甘!

火火,你就是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了四面八方的姐妹;你就是一颗万能的磁石,吸引着天南地北的同学。


火火一来,旗开得胜!

桂英挂帅,马到成功!

五十年前坐在一个教室,今天中午围住一张圆桌,当年书声朗,如今饭菜香。只是日月长,刻上两鬓霜。

班长挨个给大家斟酒。

瞧这俩,一脸的坏笑,还是那样顽皮!拿烙饼的姐妹,还不快把手缩回去!

上学时的上下铺。

申丽英为我挟菜!

让我们高擎美酒,为天真年轻的过往,为快乐健康的今天,为平安幸福的未来,干杯!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团聚的时光总是那样短暂,5月4日,何勤即将离唐赴沪,霍桂英、齐菲、张艳芳为何勤饯行。

故乡的习俗,出门的饺子回家的面,大大的蒸饺为你发脚,故乡舍不得你!滿满的红酒为何勤饯行,祝你事业发达,一路顺风!

何勤动情地对空喊话:同学们,再见了!我想你们!

拭去滚落的泪滴,挥手道别。

何勤,再见!再见……

何勤,记得回来!

张艳芳的一首诗表达了大家的心声:

一别半世纪,朝旭斜阳夕。

何勤越洋归,一(3)空前聚。

彼时孩童心,此刻情依依。

送君老泪横,挥手盼归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